用户 | 搜小说

天工開物 乃服(2/3)

宋應星/ 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自动滚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o花機式(具全圖)凡花機通身度長一丈六尺,隆起花樓,中託衢盤,下垂衢腳。(水磨竹為之,計一千八百。)對花樓下掘坑二尺許,以藏衢腳。(地氣溼者,架棚二尺代之。)提花小廝坐立花樓架木上。機末以的槓卷絲,中間疊助木兩枝,直穿二木,約四尺長,其尖於筘兩頭。

疊助,織紗羅者,視織綾絹者減輕十餘斤方妙。其素羅不起花紋,與軟紗綾絹踏成梅小花者,視素羅只加桄二扇。一人踏織自成,不用提花之人,閒住花樓,亦不設衢盤與衢腳也。其機式兩接,前一接平安,自花樓向身一接斜倚低下尺許,則疊助力雄。若織包頭細軟,則另為均平不斜之機。坐處鬥二腳,以其絲微細,防遏疊助之力也。

o機式(具圖)凡織杭西、羅地等絹,輕素等綢,銀條、巾帽等紗,不必用花機,只用小機。織匠以皮一方置坐下,其力全在尻之上,故名機。普天織葛、苧、棉布者,用此機法,布更整齊堅澤,惜今傳之猶未廣也。

o結花本凡工匠結花本者,心計最巧。畫師先畫何等花於紙上,結本者以絲線隨畫量度,算計分寸杪忽而結成之。張懸花樓之上,即織者不知成何花,穿綜帶經,隨甚尺寸度數提起衢腳,梭過之後居然花現。蓋綾絹以浮輕而見花,紗羅以糾緯而見花。綾絹一梭一提,紗羅來梭提,往梭不提。天孫機杼,人巧備矣。

o穿經凡絲穿綜度經,必用四人列坐。過筘之人,手執筘耙先以待絲至。絲過筘則兩指執定,足五七十筘,則絛結之。不亂之妙,消息全在竹。即接斷,就絲一扯即長數寸。打結之後,依還原度,此絲本質自具之妙也。

o分名凡羅,中空小路以透風涼,其消息全在軟綜之中。袞頭兩扇打綜,一軟一硬。凡五梭三梭(最厚者七梭)之後,踏起軟綜,自然糾轉諸經,空路不粘。若平過不空路而仍稀者曰紗,消息亦在兩扇袞頭之上。直至織花綾綢,則去此兩扇,而用桄綜八扇。

凡左右手各用一梭互織者,曰縐紗。凡單經曰羅地,雙經曰絹地,五經曰綾地。凡花分實地與綾地,綾地者光,實地者暗。先染絲而後織者曰緞。(北土土屯絹,亦先染絲。)就絲綢機上織時,兩梭輕,一梭重,空出稀路者,名曰秋羅,此法亦起近代。凡吳越秋羅,閩廣懷素,皆利紳當暑服,屯絹則為外官、卑官遜別錦繡用也。

o練凡織就猶是生絲,煮練方。練用稻稿灰入水煮。以豬胰脂陳宿一晚,入湯浣之,寶燁然。或用烏梅者,寶略減。凡早絲為輕、晚絲為緯者,練之時每十兩輕去三兩。經緯皆美好早絲,輕化只二兩。練後幹張急,以大蚌殼磨使乖鈍,通身極力刮過,以成寶

o龍袍凡上供龍袍,我朝局在蘇、杭。其花樓高一丈五尺,能手兩人扳提花本,織來數寸即換龍形。各房鬥合,不出一手。赭黃亦先染絲,工器原無殊異,但人工慎重與資本皆數十倍,以效忠敬之誼。其中節目微細,不可得而詳考雲。

o倭緞凡倭緞制起東夷,漳、泉海濱效法為之。絲質來自川蜀,商人萬里販來,以易胡椒歸裡。其織法亦自夷國傳來。蓋質已先染,而斫綿夾藏經面,織過數寸即刮成黑光。北虜互市者見而悅之。但其最易朽汙,冠弁之上頃刻集灰,衣領之間移損壞。今華夷皆賤之,將來為棄物,織法可不傳雲。

o布衣(趕彈紡具圖)凡棉布禦寒,貴賤同之。棉花古書名麻,種遍天下。種有木棉、草棉兩者,花有白、紫二。種者白居十九,紫居十一。凡棉種秋花,花先綻者逐摘取,取不一時。其花粘子於腹,登趕車而分之。去子取花,懸弓彈化。(為挾纊溫衾襖者,就此止功。)彈後以木板擦成長條以登紡車,引緒糾成紗縷。然後繞{矍}牽經就織。凡紡工能者一手握三管紡於鋌上。(捷則不堅。)凡棉布寸土皆有,而織造尚松江,漿染尚蕪湖。凡布縷緊則堅,緩則脆。碾石取江北冷質膩者,(每塊佳者值十餘金。)石不發燒,則縷緊不松泛。蕪湖巨店首尚佳石。廣南為布藪而偏取遠產,必有所試矣。為衣敝浣,猶尚寒砧搗聲,其義亦猶是也。

外國朝鮮造法相同,惟西洋則未核其質,並不得其機織之妙。凡織布有云花、斜文、象眼等,皆仿花機而生義。然既曰布衣,太素足矣。織機十室必有,不必具圖。

o著凡衣衾挾纊禦寒,百有之中止一人用繭綿,餘皆著。古袍今俗名胖襖。棉花既彈化,相衣衾格式而入裝之。新裝者附體輕暖,經年板緊,暖氣漸無,取出彈化而重裝之,其暖如故。

o夏服凡苧麻無土不生。其種植有撒子、分頭兩法。(池郡每歲以草糞壓頭,其隨土而高。廣南青麻撒子種田茂甚。)有青、黃兩樣。每歲有兩刈者,有三刈者,績為當暑衣裳、帷帳。

凡苧皮剝取後,喜燥幹,見水即爛。破析時則以水浸之,然只耐二十刻,久而不析則亦爛。苧質本淡黃,漂工化成至白。(先用稻灰、石灰水煮過,入長水再漂,再曬,以成至白。)紡苧紗能者用腳車,一女工並敵三工,惟破析時窮之力只擔三五銖重。織苧機具與織棉者同。凡布衣縫線,革履串繩,其質必用苧糾合。

凡葛蔓生,質長於苧數尺。破析至細者,成布貴重。又有m麻一種,成布甚,最者以充喪服。即苧布有極者,漆家以盛布灰,大內以充火炬。又有蕉紗,乃閩中取芭蕉皮析緝為之,輕細之甚,值賤而質枵,不可為衣也。

o裘凡取獸皮制服統名曰裘。貴至貂、狐,賤至羊、麂,值分百等。貂產遼東外徼建州地及朝鮮國。其鼠好食松子,夷人夜伺樹下,屏息悄聲而取之。一貂之皮方不盈尺,積六十餘貂僅成一裘。服貂裘者立風雪中,更暖於宇下。眯入目中,拭之即出,所以貴也。有三種,一白者曰銀貂,一純黑,一黯黃。(黑而長者,近值一帽套已五十金。)凡狐、貂亦產燕、齊、遼、汴諸道。純白狐腋裘價與貂相仿,黃褐狐裘值貂五分之一,禦寒溫體功用次於貂。凡關外狐取見底青黑,中國者吹開見白以此分優劣。

羊皮裘母賤子貴。在腹者名曰胞羔,(文略具。)初生者名曰羔,(皮上似耳環腳。)三月者曰跑羔,七月者曰走羔,(文漸直。)胞羔、羔為裘不羶。古者羔裘為大夫之服,今西北紳亦貴重之。其老大羊皮硝為裘,裘質痴重,則賤者之服耳,然此皆綿羊所為。若南方短革,硝其享如紙薄,止供畫燈之用而已。服羊裘者,腥羶之氣習久而俱化,南方不習者不堪也。然寒涼漸殺,亦無所用之。

麂皮去,硝為襖褲御風便體,襪靴更佳。此物廣南繁生外,中土則積集聚楚中,望華山為市皮之所。麂皮且御蠍患,北人制衣而外,割條以緣衾邊,則蠍自遠去。虎豹至文,將軍用以彰身;犬豕至賤,役夫用以適足。西戎尚獺皮,以為毳衣領飾。襄黃之人窮山越國取而遠貨,得重價焉。殊方異物如金絲猿,上用為帽套;扯裡猻御服以為袍,皆非中華物也。獸皮衣人此其大略,方物則不可殫述。飛禽之中有取鷹腹、雁脅毳,殺生盈萬乃得一裘,名天鵝絨者,將焉用之?

o褐氈凡綿羊有二種,一曰蓑衣羊,剪其毳為氈、為絨片,帽襪遍天下,胥此出焉。古者西域羊未入中國,作褐為賤者服,亦以其為之。褐有而無,今褐亦間出此羊之身。此種自徐、淮以北州郡無不繁生。南方唯湖郡飼畜綿羊,一歲三剪。(夏季稀革不生。)每羊一隻,歲得絨襪料三雙。生羔牝牡合數得二羔,故北方家畜綿羊百隻,則歲入計百金雲。

一種{矛ぁ}{艹刁}羊(番語,)唐末始自西域傳來,外不甚蓑長,內毳細軟,取織絨褐,秦人名曰山羊,以別於綿羊。此種先自西域傳入臨洮,今蘭州獨盛,故褐之細者皆出蘭州。一曰蘭絨,番語謂之孤古絨,從其初號也。山羊毳絨亦分兩等,一曰ㄐ絨,用梳櫛ㄐ下,打線織,曰褐子、把子諸名。一曰拔絨,乃毳細者,以兩指甲逐莖ㄎ下,打線織絨褐。此褐織成,揩面如絲滑膩。每人窮之力打線只得一錢重,費半載工夫方成匹之料。若ㄐ絨打線,多拔絨數倍。凡打褐絨線,冶鉛為錘,墜於緒端,兩手宛轉成。

凡織絨褐機大於布機,用綜八扇,穿經度縷,下施四踏輪,踏起經隔二拋緯,故織出文成斜現。其梭長一尺二寸,機織、羊種皆彼時歸夷傳來,(名姓再詳。)故至今織工皆其族類,中國無典也。凡綿羊剪毳,者為氈,細者為絨。氈皆煎燒沸湯投於其中洗,俟其粘合,以木板定物式,鋪絨其上,運軸趕成。凡氈絨白黑為本,其餘皆染。其氍俞、氆魯等名稱,皆華夷各方語所命。若最而為毯者,則駑馬諸料雜錯而成,非專取料於羊也。

譯文宋先生說:人為萬物之靈長,五官和全身肢體都長得很齊備。尊貴的帝王穿著堂皇富麗的龍袍而統治天下,窮苦的百姓穿著製的短衫和布,冬天用來禦寒,夏天藉以遮掩身體,因此而與禽獸相區別。因此,人們所穿著的衣服的原料是自然界所提供的。其中屬於植物的有棉、麻、葛,屬於禽獸昆蟲的有裘皮、、絲、綿。二者各佔一半,於是衣服充足了。

巧妙如同天上的織女那樣的紡織技術,已經傳遍了人間。人們把原料紡出帶有花紋的布匹,又經過刺繡、染而造就華美的錦緞。儘管人間織機普及天下,但是真正見識過花機巧妙的又能有多少呢?像“治亂”、“經綸”這些詞的原意,文人學士們自小就學習過,但他們終其一生都沒有見過它的實際形象,對此難道人們不到遺憾嗎?現在我先來講講養蠶的方法,讓大家明白絲是從何而來的。大概是人和衣服相互映襯,其中的貴與賤自然分明,這實在是上天的安排吧!

蠶種蠶由蛹變成蠶蛾,需要經過約十天的時間才能破繭而出,雌蛾和雄蛾數目大致相等。雌蛾伏著不活動,雄蛾振動兩翅飛撲,遇到雌蛾就要配,配半天甚至一天才脫身。分開之後,雄蛾因體內力枯竭而死,雌蛾立刻就開始產卵。用紙或布來承接蠶卵,各地的習慣有所不同(嘉興和湖州使用桑皮做的厚紙,第二年仍然可以再使用)。一隻雌蛾可產卵二百多粒,所產下的蠶卵自然地粘在紙上,一粒一粒均勻鋪開,天然無一堆積。養蠶的人把蠶卵收藏起來,準備第二年用。

蠶浴對蠶種進行浸浴的只有嘉興、湖州兩個地方。湖州多采用天浴法和石灰浴法,嘉興則多采用鹽水或滷水浴法。每張蠶紙用從鹽倉出來的滷水約兩升摻水倒在一個盆盂內,紙便會浮在水面上(石灰浴仿照此法)。每逢臘月開始浸種,從臘月十二到該月二十四,共浸浴十二天,到時候就把蠶紙撈起,用微火將水分烤乾。然後小心妥善保管在箱、盒裡,不讓蠶種受半點兒風寒溼氣,一直等到清明節時才取出蠶卵進行孵化。天浴的時間與前述方法相同。將蠶紙攤開平放在屋頂的竹篾盤上,將蠶紙的四角用小石塊壓住,任憑它經受霜雪、風雨、雷電吹打,放夠十二天後再收起來。用前述相同方法珍藏起來等到時候再用。大概是孱弱的蠶種經過浴種就會死掉不出,所以不會費桑葉,而且這樣處理後蠶吐絲也多。而對於一年中孵化、飼養兩次的“晚蠶”則不需要浴種。

種忌裝蠶種的紙,是用四或者木做成的方架,將方架掛在高高的通風避陽光的梁枋上,進而把蠶紙撐開。方架下面忌諱放桐油和煙熏火燎。冬天要避免雪的反光映照,蠶卵一經雪光映照就會變成空殼。因此,遇到下大雪時,要趕緊將蠶種收藏起來,等到第二天雪停了以後,依舊把它掛起來,一直等到十二月浴種之後再進行收藏。

種類蠶分早蠶和晚蠶兩種,晚蠶每年比早蠶先孵化五六天(四川的蠶不是這樣的)。結繭也在早蠶之前,但它的繭約比早蠶的繭輕三分之一。當早蠶結繭的時候,晚蠶已經出蛾產卵了,可用來繼續餵養(晚蠶的蠶蛹不能吃)。用三種不同方法浸浴的蠶種,無論採用其中任何一種都要認真記準原來的標記,一旦錯了,例如將天浴的蠶種放到鹽滷水中進行鹽浴,那麼蠶卵就會全部變空,培育不出蠶來了。繭的顏只有黃和白兩種,四川、陝西、山西、河南有黃的繭而沒有白的繭,嘉興和湖州有白的繭沒有黃的繭。如果將白繭的雄蛾和黃繭的雌蛾相配,它們的下一代就會結出褐的繭。黃的蠶絲如果用豬胰漂洗,也可以變成白,但終究不能漂成純白,也不能染上桃紅

繭的形狀也有幾種。晚蠶的繭結成束的葫蘆形,經過天浴的蠶結的繭尖長很像榧子形。也有的繭結得像核桃形。還有一種不怕吃帶泥土的桑葉的蠶,名叫“賤蠶”吐絲反而會比較多。

蠶的體有純白、虎斑、純黑、花紋幾種,吐絲都是一樣的。現在的貧苦人家有用雄早蠶蛾與雌晚蠶蛾相配而培育出良種的,真是很不尋常啊!有一種野蠶,它不用人工飼養管理而能自己結繭,多產于山東的青州及沂水一帶。當樹葉枯黃時自然就會有長出的野蠶蛾。用這種蠶吐的絲織成的衣服,能防雨且耐髒。野蠶蛾鑽出繭後就能飛走,不在蠶紙上產卵傳種。別的地方也有野蠶,只是不多罷了。

[章节报错] [推荐作品] [更多相关作品]
目录
肉便器 #綠帽(1) 母女花 #姐妹花 #無綠(1) 藥物(1) 偽娘(1) 好文筆 #女性視角 #破處(1) 小馬拉大車 #性奴(1) 快穿(1) 姐妹花 #NTL(1) 母女花 #調教(1) 全家桶 #NTR(1) 目前犯 #熟女(1) 女性視角 #墮落(1) 異世(1) 異國(3) 靈異(1) 好文筆 #監禁(1) 改造 #骨科(1) BE(1) 戀足(3) 異世界 #後宮(1)
大家正在读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私藏小說網 | 
Copyright © 私藏小說網(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