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 搜小说

漢宮名媛王昭君 第二十一章(1/7)

高陽/ 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自动滚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局勢外弛內張,就表面看,一切仍如原來的計劃,遣送昭君和番。因此,皇帝特意囑咐皇后進言,請太后恢復她寧胡長公主的封號。

“寧胡長公主的封,本來就沒有撤消。”太后對事理了解得清澈異常,糾正皇后的說法。

“不過移花接木,給了韓文了。”

“是!”皇后答說:“臣妾的意思,就是要請皇太后將此封號賞還給她。”

“只要是她出,當然她就是寧胡長公主。”

“臣妾還有建議,既然是寧胡長公主,似乎應該將她移到上林苑。”這才是皇帝的本意,皇后受了利用,太后卻不是輕易就會受愚的,沉著不作聲。

“長公主有長公主的住處。”皇后又說:“請皇太后俯念國家的體統——”

“好!”太后打斷她的話說:“你提到國家的體統,我不能不允許。不過,你得提醒皇上。他也別忘了,要處處顧到國家的體統。”

“是!”皇帝如願以嘗,對昭君有了代,當然很高興。遺憾的是,太后已有暗示,他不能隨意進入上林苑寧胡長公主的住處,不免怏怏。從而又想到昭君不免寂寞,所以特意傳旨,讓韓文仍舊留在上林苑,為昭君作伴。

由冷宮移住別苑,而且恢復了長公主應有的一切待遇,對昭君應是一件喜事。但她另有一番抑鬱難宣之情,想到皇帝可能因為她而大動干戈時,內心更有無可言喻的惶懼不安。偏偏皇帝由於懿旨限制,不得相見。心中的抑鬱不安,無可傾訴,加上秋風漸厲,受風寒,竟致懨懨成病了。

起先只是有些發燒,似無大礙。及至起身都覺困難時,奉旨為她作伴,亦就負有照料之責的韓文,不能不派人去告訴周祥,轉奏皇帝。

於是,接連派了兩批侍醫來為昭君診視,其中有一個女醫官。

這個女醫官複姓淳于,單名一個秀字。

“淳于”本來是齊魯之間一個小國的國名。國亡人在,即以淳于為姓。但這小國之中,卻出過兩位天下聞名的傑出之士,一位是戰國齊宣王時期的淳于髡,不但為滑稽之雄,而且智數過人,在當年學者薈聚的臨淄稷下,是位風頭人物。

再有一位是曠古絕今的名醫淳于意,他管過供應天家玉食的太倉,所以人稱“倉公”而不名。文帝年間,因結怨權貴而獲罪,他的小女兒緹縈上書救父,格天心,為之修正刑律,更是一般膾炙人口的美談。

這淳于秀便是倉公的曾孫女,而本姓為薛。因為倉公只有五個女兒,並無兒子,將一個姓薛的外孫抱了來做孫子,便是淳于秀的父親。

這淳于秀家學淵源,內科湛,固不待言,而且善施刀圭,外科亦是高手。當下替昭君診了脈,開了方子,說了幾句寬心靜養的話,隨即進宮覆命。

“寧胡長公主的病,要緊不要緊?”皇帝問說。

“長公主的病,雖不要緊,卻很麻煩。”淳于秀答說:“外不重,心病不輕。心病須得心藥醫,藥石無所奏其效。”

“喔,心病!”皇帝問說:“應該用何心藥?”

“若能聖駕親臨藉,長公主的病,不藥可愈。”

“原來如此!”皇帝吩咐:“周祥,傳旨賞這女醫官黃金十鎰。”等淳于秀謝恩退下,皇帝大費躊躇。因為上林苑不比冷宮,可以悄然而往。車駕一出,慈壽宮就會得到消息,太后面前不好代。

想了半天,只有傳旨先派林採到上林苑陪伴,作為一種關切的表示,希望能代“心藥”的作用。

“大姊!”昭君驚異地問:“你怎麼來了?”

“掖庭令告訴我,皇上有旨,著我來陪陪你。”林採仔細端祥著昭君:“二妹,你瘦了!咳嗽好像很厲害。”

“天氣驟寒,著了點涼,不要緊的。”

“只怕不關乎天氣。”林採裝得不輕意地說:“憂能傷人,你自己要想開些!”

“唉!”昭君嘆口氣,沒有說什麼。

“大姊,”韓文在一旁說:“外面有什麼消息?不妨談談,替二姊解個悶。”她一面說,一面使個眼。林採會意,外面的好些傳言,是不宜使昭君入耳的。因而便說些新奇有趣,可當笑話來談的里巷瑣事。

儘管林採的口才出,將那些宮闈中趣聞妙事,形容得淋漓盡致,而韓文又在一旁湊趣助興,有時嗟嘆,有時歡喜,將林採所談的新聞,烘托得格外熱鬧,目的是想轉移昭君的心情,忘卻煩憂,破顏一笑。可是她們的苦心是失敗了!昭君始終打不起興致,總是一副蕭索落寞的臉

[章节报错] [推荐作品] [更多相关作品]
目录
肉便器 #綠帽(1) 母女花 #姐妹花 #無綠(1) 藥物(1) 偽娘(1) 好文筆 #女性視角 #破處(1) 小馬拉大車 #性奴(1) 快穿(1) 姐妹花 #NTL(1) 母女花 #調教(1) 全家桶 #NTR(1) 目前犯 #熟女(1) 女性視角 #墮落(1) 異世(1) 異國(3) 靈異(1) 好文筆 #監禁(1) 改造 #骨科(1) BE(1) 戀足(3) 異世界 #後宮(1)
大家正在读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私藏小說網 | 
Copyright © 私藏小說網(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