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 搜小说

品三國 與易中天面對面(1/3)

易中天/ 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自动滚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百家講壇》“易中天品三國”一經推出,立即在全國範圍內引起轟動,易中天從一個知名度不高的學者,變成了萬人追捧的偶像。與此同時,一些反面的聲音也接踵而至,其中不乏知名學者和公眾人物。關於易中天的話題正慢慢升溫。應廣大觀眾要求,《百家講壇》特別邀請央視名嘴王志與易中天面對面,共同解讀易中天。

2006年正月十五,《易中天品三國》正式開播,每週一期,一時間“易中天”和“三國”成為當下人們議論的話題。易中天一時成為文化界的熱點人物,有關易中天的報道頻頻見於報端,他所帶動的文化熱點被媒體稱之為“易中天現象”《新京報》開闢專欄談論“易中天現象”《三聯生活週刊》的一篇《“學術超男”易中天》讓易中天又增加了一個耐人尋味的頭銜。當然,在這些熱鬧聲中也夾雜著一些批評的聲音,甚至有些專家和學者對“易中天現象”提出了質疑。

支持與反對,讚譽與指責,面對截然相反的兩種聲音,易中天會如何應對?與易中天面對面,共同解讀“易中天現象”《百家講壇》正在播出,敬請關注。

主持人: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同樣《百家講壇》不只易中天一個,為什麼你現在最火?易中天的訣竅在哪兒?

易中天:沒訣竅,我沒有任何訣竅,很簡單,我就是平時怎麼說話,到了那兒還這麼說,你要問就只有這一條。甭管我面對的是誰,我的說話方式是不會改變的。好像也未見得就是我最火吧?

主持人:又是我的錯覺?

易:不知道,這個問題我沒研究過,也沒人做排行榜,而且我回答不了你的問題,我沒有任何訣竅。

主持人:當初為什麼要去做這件事情呢?

易:直接原因很簡單,就是《百家講壇》找到我,說我們想請您來做一個主講人。我是知道有一個《百家講壇》,但是我從來沒看過,因為我這人不看電視,我當時以為就是和鳳凰衛視的《世紀大講堂》一樣,就是一個在學校裡面或者在一個公共場所面對觀眾所做的一次演講,然後它錄下來,剪輯了就播出來。那我說沒問題,因為這種演講做得多了,不過換一個地方嘛。去了以後我才知道,不是那麼回事。這就是很直接的原因,很簡單。

主持人:為什麼接受呢?

易:這個很簡單啊,你是一個教書匠,教書本來就是你的本分。

主持人:那你喜歡上電視嗎?

易:當時也無所謂喜歡不喜歡,因為那個時候也不像現在這麼忙吧,總還是有些空閒時間,閒著也是閒著嘛,閒著人家電視臺請你去,你去了以後做好了做壞了也無所謂,它是人生的一種體驗。學者可以有兩條選擇,一個是為人生而學術,一個是為學術而學術…這裡面沒有高下之別,我認為啊,我絲毫沒有批判為學術而學術的意思,而且我非常贊成為學術而學術,而且我非常敬重那些真正為學術而學術的學者。我不喜歡的是那種比方說為職稱而學術,為名利而學術。

主持人:但是我們聽到的結論可能恰好相反,電視對於很多學者來說,住在書齋裡的人來說,它可能是一個人彆扭的東西,易老師沒有覺到嗎?

易:不是,這是另一個問題,一個是該不該做的問題,第二個是能不能做的問題,你現在已經轉入第二個問題了,而第一個問題我還沒講完。在我看來,既然是為人生而學術,那麼為人生而學術的學者自己必須有人生,那人生是什麼呢?在我看來就是體驗,而對於我來說上電視、做電視節目是人生體驗之一種,所以我就要去體驗一把;至於我做成功了,我能體驗到成功,做失敗了,我也體驗到失敗了啊,至少我也知道電視是怎麼回事了。這是我為什麼要去做的原因。那麼你剛才問的這個問題…

主持人:能不能做的問題。你到舒適嗎?

易:說實話嗎?

主持人:當然說實話。

易:有時候舒適,有時候不舒適。

主持人:不舒適是什麼時候?舒適是什麼時候?

易:不舒適就是碰上一檔無聊的節目,一個蹩腳的主持人,問了一堆八卦問題,你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就很不舒服。

主持人:但《百家講壇》不一樣。

易:《百家講壇》它沒有八卦問題,它第一沒有主持人,第二沒有八卦問題,所以《百家講壇》很舒適。做《百家講壇》很舒適,如果你是一個會上課的人,也是一個愛上課的人。要知道我是一個熱愛教學的教師,現在因為實在是太累,否則我是很願意上課的,面對那麼多學生或者是聽眾,很高興,可能就是該著去做教書匠了。

主持人:那您的意思是現在發生在你身上的這一切,都是你意料之外的?

易:純屬偶然。很多人來探究這個問題,我說我無可奉告,我現在這種講述方式從小就是這樣,講了幾十年了。完全偶然地撞上了《百家講壇》,又完全偶然地受到大家喜歡,如此而已。

*2005年四月易中天初登《百家講壇》,開講《漢代風雲人物》,他獨特的講史風格迅速讓觀眾記住了這個有著南方口音、說話詼諧幽默的易中天。2006年易中天開始“品三國”他特立獨行的話語表達和思維方式在《品三國》中發揮到了極致,並且樹立了妙語連珠、充滿活力的說史風格,曾一度被媒體譽為“生猛史學”和“麻辣史學”但易中天自己卻將風格定位為“蘿蔔史學”在易中天看來“蘿蔔史學”是草食品,很有營養,也符合《百家講壇》講史學的特點。雅俗共賞,老少咸宜,這也讓一大批觀眾對易中天的講座趨之若鶩。但是另一方面,他的這種講課方式也受到了一些專家學者的質疑。

主持人:但你聽到過對你的批評嗎?

易:聽到過。但沒有當面的,有媒體問我,有人當面批評嗎?我說沒有,我倒真希望他面對面地坐在這兒來批評,沒有人的。

主持人:你介意這些批評嗎?

易:不介意,因為一個東西出來以後,如果有很多人喜歡,那就一定有人不喜歡,這是鐵定的。

[章节报错] [推荐作品] [更多相关作品]
目录
肉便器 #綠帽(1) 母女花 #姐妹花 #無綠(1) 藥物(1) 偽娘(1) 好文筆 #女性視角 #破處(1) 小馬拉大車 #性奴(1) 快穿(1) 姐妹花 #NTL(1) 母女花 #調教(1) 全家桶 #NTR(1) 目前犯 #熟女(1) 女性視角 #墮落(1) 異世(1) 異國(3) 靈異(1) 好文筆 #監禁(1) 改造 #骨科(1) BE(1) 戀足(3) 異世界 #後宮(1)
大家正在读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私藏小說網 | 
Copyright © 私藏小說網(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