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 搜小说

粉墨舂秋汪精衛 第08章禍溯從頭(1/1)

高陽/ 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自动滚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本軍部亟謀拔出泥淖的回顧。

近衛當然不主張”事變”擴大;記起丁紹仞辭行時所作的約定,認為除卻他跟蔣主席促膝深談以外,別無防止擴大之法。於是先向宮崎及秋山聯絡;再徵得陸相杉山元大將的同意,決定派宮崎到南京聯絡。哪知在神戶上船之前,宮崎為憲兵所扣押。同時秋山亦在東京被捕,罪名是有間諜嫌疑。幾經涉,軍部同意釋放,但並未履行同意;事隔一週,”事變”已擴大至不可收拾的地步——軍部欺騙了他們的首相,有意扼殺近衛謀與蔣委員長直接深談的可能

到得中國在蔣委員長領導之下,奮起抗戰,明白昭示,犧牲已到最後關頭,唯有與敵人周旋到底時,近衛內閣卻還拿不出確定的方針,因為內閣受軍部的影響;而軍部在擔當中國戰場主要責任的陸軍方面,卻有擴大派與不擴大派的尖銳對立。是故近衛雖在閣議中聲明瞭不擴大的方針,而事實上”蘆溝橋事變”已無法作為”地方事件”就地解決。即使陸軍一致不同意擴大,要收束局勢亦起棘手;更何況意見紛起,無法下達明確的指令,唯有任令在中國的陸軍將領,任意胡為,以致瀕於無法收拾的惡劣態勢。

陸軍的擴大派,大致在陸軍省;由杉山陸相及梅津次官主持,此外朝鮮總督南次郎及朝鮮軍司令官小磯國昭,亦為擴大派的巨頭。

至於不擴大派,則為參謀本部掌實權的人物,以多田參謀次長為首。最不可思議的是,發動”九一八事變”的侵華急先鋒,屬於統制派石原莞爾及板垣徵四郎,竟為不擴大派的健將。石原平時擔任參謀本部作戰部部長,協助次長多田駿與陸相杉山元展開烈的爭論;到得”事變”第二年的6月,杉山元垮臺,由板垣徵四郎接任陸相,即為多田與石原的策劃。

何以石原與板垣不主張擴大?那是因為他們對中國的情況,比在東京的陸軍將領,瞭解得多,深知蔣委員長的地位及威望,與”九一八”時代已大不相同;號召力在整個中國大陸,無遠弗屆,無微不達。

同時,他們在關東軍服務多年,深知本真正的心腹大敵是俄國。中兩敗俱傷,得利的漁翁在莫斯科,所以極力主張不擴大,保存國力,對付蘇俄。但多田、石原、板垣雖居陸軍的要津,卻非統制派的領袖;論資望足以與杉山、梅津、小磯以及松井石相片的荒木貞夫、宇垣一成,因為不是現役,無法擔任陸相或參謀總長;儘管近衛邀宇垣擔任外相,荒木擔任文相,但以無法約束現役的陸軍將校之故,所以不擴大派的主張,到頭來終於犧牲在以統制派為主的擴大野心之中。

更糟糕的是,不擴大派的板垣,從入閣以後,暗中受了統制派的遊說,言行一變,破壞了石原構想為主的”宇垣工作”——一條雙管齊下的結束中戰爭的路線。

在”蘆溝橋事變”發生半年以後,本不但未能如杉山向昭和保證的,可以3個月以內結束戰爭;而且投入中國戰場的總兵力,已超過預定限度的三分之二。本軍部所擬定的戰略指導原則是,全部陸軍50個師團,以15個動用於中國戰場;其餘35個師團,用來防俄;而至1938年初,軍在南京方面有14個師團,華北10個師團,山西一個師團,恰為總兵力的一半;而且情勢顯示,尚須增兵。石原與板垣在中國的陰謀活動,一向撿便宜慣了的,認為這樣打仗法,即令戰勝,亦將大喪元氣;所以必須改弦易轍;由力戰改為智取。板垣之入閣,象徵著謀略戰的開始。

影佐禎昭之脫穎而出,即在此時;他擔任陸軍參謀本部第八課課長,主管的就是謀略工作。

在石原莞爾的指導之下,開始挽救由第一次近衛聲明:“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及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調停中停戰失敗所造成的僵局。

第一個行動是利用”滿鐵”駐南京事務所主任西義顯與外部亞洲司本科科長董道寧的同學關係,試探和平。當時軍事委員會對敵情報工作的原則是,不放棄任何可以探索敵人真相的機會,所以董道寧被允許可以秘密赴

1938年2月,董道寧到了南京,與影佐見面,影佐表示,當近衛發表”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的聲明時,他曾強烈反對,且一度想懇求參謀長多田,直接向皇陳述,中止發佈此一聲明,這話不知真偽,但董道寧在本逗留兩週回國時,影佐託他帶了兩封親筆信給行政院副院長張群,軍政部長何應欽,這卻是一個足以為他自己帶來殺身之禍的不平凡的舉動。

於是4月初,高宗武與西義顯在香港會談,提出了中國方面的和平條件。當然,這是以謀略對謀略,虛與委蛇,藉此一則多瞭解敵人的意向;二則為緩兵之計,但本方面卻很認真;石原打算由這條路線,逐步進行,修正近衛自己所承信的,平生所犯的最大的錯誤,發佈了那個國際慣例所僅見的聲明。

那知,4月6臺兒莊大捷,本第十、第五兩個師團被擊潰,傷亡三萬人之多。東京軍部大受刺,封閉了西義顯的這條路線。

於是接下來便有”宇垣工作”;而以近衛內閣逐漸改組,杉山”退陣”、板垣登場,及宇垣任外相、荒木任文相為”宇垣工作”的開始。

當時軍已打到徐州,下一個目標是開封與鄭州,奪得平漢,隴海兩路叉點的中原要衝,循平漢線長驅南下,直達武漢三鎮,打一個大勝仗以後,談和更為有利。那知國軍已準備了一個據中國最古老的戰略而設計的陷阱,等在那裡了。

6月上旬,軍攻陷開封;它的機械化部隊正計劃一鼓作氣,直下武漢時,開封、鄭州間的花園口決堤,黃河橫決,滾滾南下,淹沒了河南省東南的大平原,以及淮河以北的地區,浸水地區約一公尺,農民還可以步行往來;中國政府當然也有必要的賑濟行動。而軍的災情慘重,百倍於當地的中國百姓;他們的車輛、大炮、坦克,皆盡陷於泥沼,動彈不得,不但阻遏了軍對武漢的攻勢,而且軍修改作戰計劃,並改組華中的戰鬥序列。

這對剛剛開始的”宇垣工作”雖說是兜頭一盆冷水:但也有好處,那就是正好配合宇垣的”低姿勢”在6月17,他就任外相後所舉行的第一次外國記者招待會中,公開修正了第一次近衛聲明,說”大局本變動時,可以重新考慮本的態度。”在此以前,中國政府已獲得情報,宇垣就任外相有4個條件:加強內閣統一;對華外一元化;迅速決定和平方針;不拘泥於”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的聲明。近衛完全接受。因此,本乎謀略戰的原則,中國國防會議秘書長張群,以私人身分向宇垣發了一個賀電,宇垣覆電道謝,並建議可否請行政院院長孔祥熙到本商談謀和的可能?及至6月17的公開聲明,無異進一步表明求和的誠意;於是,10天以後,孔祥熙的代表喬輔之首先在香港與本總領事中村豐一會談,為孔祥熙赴的行程作安排。

當然喬輔之首先要探明的是,本方面的條件;喬輔之問:“本是不是會要求蔣委員長下野?”中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急電外務省請示。宇垣親自擬了覆電,明確指示:“以蔣介石下野為條件。”外務省東亞局長石立即提出警告:倘或如此,和談一開始就不必希望有結果。

宇垣的答覆是:“最後並不以蔣介石下野為條件;但目前本朝野反蔣的空氣很濃厚,所以不能不在一開始作一個姿態。”事實上是很清楚的,蔣委員長已成為中國唯一的領袖,不論和戰,都非他主持不可。但石原莞爾所策劃的謀略戰以暫時”倒蔣”為整個謀略的核心;其中包含著亦和亦戰,對內對外的重重陰謀:第一、如果蔣委員長”下野”中國再無第二個人能領導抗戰;那時中國戰場將形成一片混亂,軍在華中、華北、華南、河東——山西各個戰場,發動全面攻勢;或許杉山元所作”3個月內結束戰爭”的狂妄大言竟得實現。這也就是統制派甘於退讓,容一個長於設計,一個重在實行的石原與板垣這一對搭檔,來試一試的主要原因。

第二、即或不能達成使中國訂立”城下之盟”式的”和約”;但打一個大勝仗,不會成問題,”和片”亦一定可以實現。

第三、軍部雖知數十萬陸軍陷入中國戰場這個大泥淖的危險;但下級軍官至士兵,以及民間為數眾多的狂熱右派分子,對戰略上的嚴重危機,不會了解,只看到”皇軍”節節進展,會反對談和。鑑於俄戰後,訂立《朴資茅斯條約》引平民間大暴動的往事,就必須在”反蔣的情”上,使大家有所發洩,才能接受與中國談和這一決定。

因此,以宇垣出任外相,決非偶然,而是出於心的設計;因為宇垣以”倒蔣”出名,但其他中國政府的要人,則頗多為宇垣的舊識。是故,打出宇垣這張牌,在一般的覺上,便有”支終必和平;但蔣介石不會再成為中國領袖”的印象。

石原的謀略最深刻之處,便在不獨要造成本人有此印象;同時要使中國的政府,亦能產生這樣的誤解——汪衛、周佛海便是有此誤解,怦怦心動,鑽入石原的圈套,旋即省悟,而悔之已晚的人。

至於石原謀略的具體手段,是建立一個”內閣中的內閣”由首相及陸、海、外務、大藏四大臣,組織”五相會議”作為”最高國策研討機關”6月10成立,在一個半月中開了4次會議,制訂了”今後支那事件指導方針”;”因應時間的對支謀略”;”支那政權內面指導大綱”3個文件。

“指導方針”是”集中國力於1938年內達成戰爭目的”如何”達成”就要看”對支謀略”了。

“謀略”的核心,即是使中國”中央政府崩壞,蔣介石下臺”主要的手段一共6項;尤其重要的3項是:起用”支那一人物”釀成”新中央政權”的機運;利用並縱”反蔣實力派”在敵中樹立”反蔣、反共、反戰政府”;促使中國法幣制度崩潰,取得中國在外財產,從財政上去徹底擊敗中國。

至於第三個文件,所謂”支那政權”是指本炮製的”新中央政權”而言;既有”內面指導”則此”新中央政權”必成傀儡,自不待言。

不過宇垣雖建議請孔祥熙赴本會談,但以孔祥熙對國家的紀錄,及與蔣委員長的親密關係,絕不可能期望他能為”新中央政權”的領導者;而且亦難望與孔祥熙的談判中,獲致如何有利於本的和平條件。因此,雖然喬輔之與中村豐一第二次在香港會談,大致已達成可由孔祥熙前往長期談判的結論;但板垣一變初衷,認為這樣的談判,並無好處,便趁近衛請假休養的機會,利用”帷幄上奏權”謁見昭和後,接見外國記者,發表”倒蔣”的聲明,接著進一步表明了強硬的態度,明白反對宇垣的外方針。石原的謀略,遭到嚴重的挫折;同時這對策動”九一八事變”的親密搭檔,亦就此分道揚鑣了。

促使板垣態度變化的另一主要原因是,他們找到了一個”支那一人物”就是汪衛。他早就在唱”低調”了;當”宇垣工作”剛開始時,想去說明蔣委員長,放棄”抗戰到底”的決心——那天蔣委員長因為重冒,必須臥休息,便在病榻前面,接見汪衛。

問了病況以後,汪衛有片刻的沉默。他一向以長於詞令見稱,在這樣的情況下,出現冷場的局面,當然是有一句非常重要而難於措詞的話在考慮。蔣委員長雖在發高燒,卻是神智湛明;見此光景,便從頭櫃上拿起一杯白開水,喝一大口,舒口氣說:“如果我們接受了本的和平條件,將來喝口水都不會有自由。”汪衛默默不答;敷衍了一會,告辭離去;他已知道蔣委員長的決心是決不可動搖的,與本談和的話,不必再提。但本方面積極”引誘”的手段,終不免使他”心蕩漾”了。

就在板垣發表強硬聲明,亦就是”蘆溝橋事變”將屆週年的前兩天,近衛銷假視事;同時昭和分別召見了板垣、宇垣、近衛及參謀總長閒院宮親王,決定了扶植汪衛的路線。平時高宗武已私下到了橫濱;由於扶植汪衛的路線已經確定,所以高宗武才得由影佐禎昭的引見,與近衛及板垣會談。他要求近衛親筆寫一封”本政府願以汪衛為和平運動中心”的保證函;這是國際涉慣例絕不容許的事,結果改由陸相板垣出了這樣的一封信。

但高宗武這條路線,還是表面的;另外有條秘密路線,由石原親自領導,出面執行的則是參謀本部情報課的中國班長今井武夫中佐,早在宇垣、板垣未入閣前的4月間,便跟汪系的梅思平,在香港作了秘密接觸,那是典型的特務政治,一切表面文章都不必談,赤地提出”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合作”計劃。但梅思平知道汪衛多少還有點”頭巾氣”所以他跟今井武夫接觸的結果,報知汪衛的只是比較冠冕堂皇的一部分;真正的秘密,只有陳璧君一個人知道。

當然,本方面希望高宗武這條路線能夠成功,也就是一反近衛的第一次聲明,以蔣委員長為對手,談成”中和平”但一方面鑑於蔣委員長的意志堅決;另一方面發覺高宗武並不如梅思平那樣純粹以擁汪為目的,而他另有他的一套想法,希望以汪衛為過渡,影響蔣委員長,改變政策,願意談和,所以起初雖是擅自行動,未經政府許可,秘密赴,但回國以後,整理出《東渡記》、《在東會談紀錄》、《個人觀》3個文件,函呈駐節漢口的蔣委員長,並特別陳明:“倘有可供鈞座參考之處,則或可贖職擅越之罪於萬一。”在本軍部看來,高宗武便是相當危險的人物,因為跟汪衛的秘密涉,蔣委員長都會知道;從此對高宗武器了戒心,同時也決定了加緊利用秘密路線的原則。

由於對這條秘密路線,深具用心,因而以統制派為主的對華事變擴大派,採取了兩項重大行動:對外是加速進行對武漢的攻擊,由東久邇穩彥中將的第二軍,及岡村寧次的第一軍,配合海軍第三艦隊,分兩路進攻,水路十一軍自安徽入江西,在九江突擊登陸;陸路由第二軍自大別山北側,直指漢口。

對內,則是展開倒宇垣運動;主要的手段是要來設置”對支院”統一處理所有關於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問題;換句話說,是陸軍要從外務省中奪取對中國部分的職權。

這是個老問題。外職權之被分割,是一件絕對無法容忍的事,宇垣的前任廣田弘毅,就因為這個問題之不能解決而掛冠求去;宇垣被邀入閣時,所提的4項條件,第二項”對華外一元化”亦即為針對此問題而發。現在陸軍舊事重提,而且態度堅決,明明是反對”宇垣工作”的強烈表示;宇垣作了一些讓步,提出”對支院”的職權只限於軍佔領地區,但陸軍堅持如故,近衛亦有屈服在軍部壓力之下的明顯趨向。這一來,宇垣就不能不辭職;平時為9月29

兩天以後,本閣議通過設立”對支院”;後來改名”興亞院”直屬於首相,兼任總裁,而實權諸”總務長官”直接受軍部的指揮。第一任總務長官是統制派的要角,指揮金山衛登陸的柳嶺平助中將。

由宇垣的垮臺,明白表示本陸軍決意貫徹今井——梅思平——陳璧君之間的那條”秘密路線”;三星期以後,梅思平由香港飛重慶,告訴汪衛說:“本希望汪先生脫離重慶,別組新政府,談判和平條件。”於是汪衛召集周佛海、陳公博密議;由於武漢恰好在此時淪陷,所以議而不決。但最後是由陳璧君作了決定,接受本的意向。於是對華陰謀的”秘密”、”公開”兩條路線合了。11月初,近衛發表第二次聲明,”倘國民政府放棄抗政策,參加東亞新秩序,本並不拒絕”修正了第一次”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的聲明;作為汪衛得以發起”和平運動”的起藉。

很快地汪衛表示”應該本政府的聲明,和方開始和平談判”事實上秘密會談已經開始,代表秘密路線的是今井和梅思平;代表公開路線的是影佐和高宗武。會談的地點是上海虹口公園附近,後來成為土肥原住宅的”重光堂”;子是11月19、20

[章节报错] [推荐作品] [更多相关作品]
目录
肉便器 #綠帽(1) 母女花 #姐妹花 #無綠(1) 藥物(1) 偽娘(1) 好文筆 #女性視角 #破處(1) 小馬拉大車 #性奴(1) 快穿(1) 姐妹花 #NTL(1) 母女花 #調教(1) 全家桶 #NTR(1) 目前犯 #熟女(1) 女性視角 #墮落(1) 異世(1) 異國(3) 靈異(1) 好文筆 #監禁(1) 改造 #骨科(1) BE(1) 戀足(3) 異世界 #後宮(1)
大家正在读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私藏小說網 | 
Copyright © 私藏小說網(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