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 搜小说

粉墨舂秋汪精衛 第12章力爭上游(1/3)

高陽/ 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自动滚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本軍閥密謀暗殺周佛海。

這些情形,周佛海很快地知道了,此外還有一個令人驚喜的消息,在重慶的國民政府正跟美國、英國在積極涉,廢除租界和領事裁判權等等侵犯中國的不平等條約;而且進展很順利,可能在雙十節就會宣佈。

這就越發起汪政府領導分子向本要求改約的決心。所謂改約,是廢除”中基本條約”另外訂一種有利於汪政府的新約。於是舊事重提,向本政府提出照會,表達了希望參戰的意願。

這個問題非正式地談過不止一次,只以雙方的想法不同,始終談不攏。汪政府不過借參戰為名,求改約之實;本則一直希望像朝鮮、臺灣那樣,能在中國調壯丁參加”皇軍”作戰,幾次為汪衛斷然拒絕,既然如此,汪政府就談不到參戰。但目前的情況,已有所不同;戰局逆轉,汪政府的參戰,即或對本不能有什麼實質上的貢獻,至少可以壯一壯聲勢,發生一點宣傳上的作用。

沒有想到,本對這個問題,居然是很認真地考慮。而處理這個問題的主管部門,不是外務省,而是在10月1成立的大東亞省;此一部的首長,即稱為大東亞大臣。

雙十節那天,蔣委員長在重慶”神堡壘”廣場舉行的國慶紀念大會,檢閱了青年團及國民兵以後,宣佈了一個喜訊:接獲美、英兩國自動放棄治外法權的通知,”我國百年來所受各國不平等條約的束縛,至此已可本解除”當時起了響徹雲霄的歡呼。這一事實,加速推動了大東亞省的工作;終於迫使本大本營及政府聯席會議,作成了同意汪政府參戰的決議,由大東亞省研究實行此一決議的具體辦法。

在11月27所召集的大本營及政府聯席會議,以本檢討對華政策為主題,大東亞大臣青木一男發表研究報告,認為汪政府參戰,須朝兩個目標進行:一是”加強戰爭協力、強化兩國之綜合戰力”;再是強化汪政府之控制力,使能充份掌握民心。

他指出一個可憂慮的事實,中國淪陷區對本太平洋戰爭失利,都抱幸災樂禍的心理,汪政府的統治力在繼續弱化之中,所以本現在應該幫助汪政府去爭取民心。

“譬如以敵產處理而論,現地當局,都採取囊括主義。上海在名義上,將英法租界還給中國,但租界內敵人的倉庫、房屋以及值錢的東西,都收歸我有。這種還方式,使得中國人大起反,是必然的事。”大東亞大臣青木強調:“現在關於經濟封鎖、經濟統制及其他加諸於中國人束縛的各種問題,都有重新考慮、改弦更張的必要。”所謂”現地當局”即是指在華的陸海軍;因而惹起軍務局長佐藤的不滿,要求青木作進一步的說明。

“經濟統制現在都是本人在搞,本有些社團,所獲的暴利,相當可觀。”青木答說:“就中國而言,一切大企業,例如煤礦鐵礦,雖然被你們霸佔,猶有可說;至於零零碎碎,常用品,亦全部被本人奪去,毋乃過甚?這些本人都是向本軍部哭訴,苦心積慮為自己的利益著想。軍部滿足了極少數的本人的私心,失去了廣大的中國民心,這種做法,值得反省。”居然公開指責軍部!佐藤越發生氣;臉鐵青地說:“請貴大臣舉例說明,什麼零零碎碎,常用品,亦全部被本人奪去?”

“喏,”青木取起桌上的火柴,揚了一下,”這就是。”

“不錯,在汪政權管轄的地區,設火柴廠是要管制的;這因為火柴的製造原料,是化學起,屬於國防物資,不管制是危險的。”

“是嗎?”青木順手擦燃一火柴,望著小小的火焰說:“火也是危險的;中國人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也需要管制吧?”針鋒相對的諷刺,使得佐藤緊閉著嘴生悶氣。

“不妨談點具體問題。”賀屋大藏大臣站起來說:“本國與汪政權的中國之間,有些什麼經濟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妨提出來討論。”

“鐵路是個大問題。美、英對中國的經濟侵略,都是以鐵路為據而進行的。辛亥革命以後,中國人大概已經全部收回,但事變以來,又為本人一舉搶光,這是最清楚的問題。”青木略停一下又說:“本席以為在戰時自當歸我們控制;戰後必須歸還。各位以為如何?”中國的鐵路是本軍閥最重視的;聽青木的語氣,大有將南京、上海、杭州,以及津平等鐵路付汪政權接管之意,佐藤忍不住又要爭了。

“閣下的理想高遠,深為欽佩。不過,就陸海軍事務當局的立場而言,未便如此處理。閣下的所謂囊括主義,據我所知,最厲害的,以前是興亞院,現在是大東亞省。”佐藤接著表明對汪政權參戰一事的態度:“汪政權希望參戰,才要它參戰;既然是共同作戰,必須聽我們的指揮、服從我們的命令。軍事就是如此簡單。像剛才閣下所說的,事務官不會了解。在當前的戰爭中,並非事務支配政策;但無論如何,政策必須促進事務的開展,而非束縛事務當局。就具體事實而言,軍部既有治安警備的關係,又有軍隊自治的問題,不能光說實際上辦不通的漂亮話。這一點,請原諒!”說完,只聽”叭噠”一聲,他碰腳跟立正,向作主席的東條鞠個躬,方始面無表情地坐下。

大家都明白,他所說的”軍隊自治”意思就是在華的派遣軍,對現地的一切保有絕對的控制權。”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要他還鐵路,他不你又如之奈何?

看會議將要變成僵局,東條急忙作了一個敷衍的結論:“以本討論為基礎,由大東亞省從速擬訂具體方案。”由重慶所發出的無線電廣播,從雙十節以後,即以廢除不平等條約為主題。中國與美國、英國在重慶、華府、倫敦舉行的雙邊談判,進展頗為順利;美英兩國決定與中國重訂”平等新約”放棄一切在華特權;上海的”公共租界”、”大英照會”以及北平的東民巷”使館區”等等名詞,都將成為歷史的陳跡了。

這給了汪政府一個對涉非常好的藉口,美、英已經廢除了不平等條約,百年桎梏,一旦解除,不但中國人對美、英的觀一變,而且也為蔣委員長帶來了空前崇高的聲望。本必須正視這一現實。

但此時的汪、涉,不如以前來得順利:因為一向支持汪政權的影佐禎昭,在這年夏天調任”滿洲國”新職;接替他主持”梅機關”並擔任汪政府最高顧問的松井太郎中將,不是肯遷就的人。因此,周佛海除了通過今井武夫的關係,在本駐華派遣軍總司令畑俊六大將身上下工夫以外,更由汪衛直接參預,向松井太久郎提出了類似警告的要求。

“這一次美國跟英國放棄在華的特權,完全出於自動。你應該記得珍珠港事變爆發之前的十幾天,美國赫爾國務卿,向貴國野村大使提出的建議,就曾提到取消在華領事裁判權及其他特權。現在美國已有行動了;在中國人看,美國的態度、主張、誠意是一貫的。”

“美國是因為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需要重慶政府協力的地方很多,不能不先示惠。”松井答說:“這一點,諒必早在主席先生鑑之中。”

“不然!”汪衛立即提出反駁:“據我們所得到的情報,這件事發動在4月底;英國外相艾登表示,目前同盟國在遠東的軍事情勢不利,如果這時候談判這個問題,中國將會產生誤解。他所顧慮的誤解,正就是足下的想法,以為美國、英國有求於中國,故而示惠。由此可見,美國、英國之願意放棄在華特權,在動機上,是相當純正的。”松井無言以對;好一會才苦笑著說:“看樣子,山本大將的戰爭如果得手,美,英還不會有這種慷慨的舉動!”

“我們決不以為本在中途島海戰失利,帶來提早實現美、英放棄在華特權,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汪衛用了這句外詞令,隨又正說道:“不過,我必須強調,中山先生領導中國革命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廢除各國所加諸中國的不平等條約。現在美、英已經這樣做了;本如果沒有明確的表示,結果是證明了一點:中國抗,完全正確,完全必要!”松井變,誠惶誠恐地說:“主席先生的卓見,我一定據實報告東京。”其實不須松井提出報告,大東亞省亦會加緊草擬對華新政策;因為各種跡象顯示,中美新約將在1943——中華民國32年的元旦簽訂。本既然已經決定跟美國、英國競爭對華的”友誼”當然應該搶在前面,才算佔了上風。

在12月初,安排好了程;一項定名為”為完成大東亞戰爭之對華處理本方針”的提案,將在12月21召開的御前會議提出。汪衛則在其前訪,談判參戰的原則問題。但到了12月中旬,仍未見美國政府對國會採取行動,將中美新約的草案,送請審議。轉眼耶誕及新年,美國國會休假;元旦是不可能簽約的了。

這是為了什麼?是何原因延擱了這件好事?周佛海叮囑情報部門,用各種方法去探索真相,終於瞭解了其中的癥結,原來英國對九龍租借地不願放棄;在西藏的特權,更想保留。而且要求國民政府發表聲明,九龍不在不平等條約之內。

就為了這個原因,美英新約,不能不延期簽訂。本人在國際事務上向來小器,因而政府及軍部中,有些有發言權人,真如中國俗語所說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為美、英不會那麼大方,延起簽訂可能永不簽訂,不妨觀望一下,不必亟亟乎讓汪政府決定參戰期,換句話說,御前會議中所通過的調整”華”關係案亦可展緩實施。

當然,汪政府對此是不肯放鬆的,一再涉,終於決定汪政府在民國32年1月15正式公告參戰。那知突然傳來,美國戰時國會,新年假期縮短,而且美國政府已將中美平等新約草案諮送國會,定期1月8審議。

於是,本政府特派專使飛到南京,安排搶先一步表示”本對華友誼”汪政府在1月9佈告對英美宣戰,本則與汪政府發表共同聲明,由還租界,廢除治外法權。但是九龍卻仍舊在本所派的香港總督管轄之下,條件並不比美、英來得好。

這在汪政府與本,自然都認為是件必須大加宣傳的事;由於這也正是強化汪政權,爭取民心的好機會,所以周佛海關照會雄白,協助”上海市長”陳公博,大規模辦一場慶祝收回租界的民眾大會,希望金雄白親自擔任主席。

[章节报错] [推荐作品] [更多相关作品]
目录
肉便器 #綠帽(1) 母女花 #姐妹花 #無綠(1) 藥物(1) 偽娘(1) 好文筆 #女性視角 #破處(1) 小馬拉大車 #性奴(1) 快穿(1) 姐妹花 #NTL(1) 母女花 #調教(1) 全家桶 #NTR(1) 目前犯 #熟女(1) 女性視角 #墮落(1) 異世(1) 異國(3) 靈異(1) 好文筆 #監禁(1) 改造 #骨科(1) BE(1) 戀足(3) 異世界 #後宮(1)
大家正在读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私藏小說網 | 
Copyright © 私藏小說網(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