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 搜小说

百戰奇略 愛戰(1/1)

劉基/ 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自动滚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凡與敵戰,士卒寧進死,而不肯退生者,皆將恩惠使然也。三軍知在上之人愛我如子之至,則我之愛上也如父之極。故陷危亡之地,而無不願死以報上之德。法曰:“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戰國,魏將吳起為西河守,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坐不設席,行不乘騎,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之。卒母聞而哭之。或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其疽,何哭也?”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其父,其父戰不旋踵,遂死於敵。吳公今又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文侯以吳起用兵廉平,得士卒心,使守西河,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

譯文大凡對敵作戰,士卒之所以寧肯前進而死,卻不願後退而生的,這都是由於將帥平時對他們實行恩惠、愛護的結果。全軍士卒深知將帥愛護他們如同愛子那樣無微不至,那麼,他們熱愛將帥也會像熱愛自己的父親那樣至敬至誠。所以,作戰中儘管陷入危亡境地,卻沒有不願以拚死奮戰來報答將帥恩德的。誠如兵法所說:“將帥對待士卒如同對待自己的愛子,士卒可以同將帥在危難中生死與共。”戰國時期,魏國將領吳起出任西河太守時,能和最下層的士卒穿同樣衣服、吃同樣飯菜;睡覺時不鋪墊軟席,行軍時不乘車騎馬;親自包紮攜帶軍糧,替士卒分擔勞苦。有個士卒長了膿瘡,吳起為他膿汁。這個士卒的母親聽到這個消息後便哭了起來。有人問她說:“你兒子不過是個士卒,而將軍親口為他膿瘡,你為什麼還哭呢?”她回答說:“不是這樣的。往年吳公曾為他父親膿瘡,他父親因此在作戰中奮勇直前而不後退,結果就戰死在沙場。如今吳公又為其子膿瘡,我不知道他又會戰死在什麼地方。所以,我是在為他哭泣。”魏文侯鑑於吳起善於用兵,廉潔公正,深得士卒擁護,就委派他為將鎮守西河地區。在此期間,他先後同諸侯大戰七十六次,而獲全勝的作戰有六十四次之多。

解析本篇以《愛戰》為題,旨在闡述將帥愛兵的重要。這裡的“愛”與“恩”為同義詞。它認為,作戰中士卒所以寧願冒死前進而不願後退求生的,都是由於將帥平時實施恩惠的結果。只要將帥愛卒如同愛子,那麼,士卒愛將也會像愛父一般。故在危難時,士卒無不情願以拚死搏鬥來報答將帥恩德的。士卒是武裝力量的主體,軍隊戰鬥力的第一要素。戰鬥中沒有廣大士卒的奮勇殺敵,是無法取得作戰勝利的。而要在戰鬥中充分發揮部隊英勇殺敵的犧牲神,要靠平時將帥對他們嚴格教育訓練和切實關心愛護。因此,是否做到愛兵,乃是衡量將帥治軍好壞的重要標誌之一。本篇能夠認識到這一點,並且從治軍的高度闡述了將帥愛兵的重要,這無疑是很可貴的。在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曾湧現不少將帥愛兵的人事蹟,戰國初期的魏將吳起,便是突出的一例。他把愛兵問題作為治軍的重要內容來抓,其主要特點:一是能以普通一兵嚴格要求自己,切實做到與士卒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二是能夠體察下情,關心士卒疾苦,身居將帥高位,竟親自為卒疽,成為傳千古的佳話。所以,他所帶出來的部隊具有較強的戰鬥力。他在鎮守西河郡地期間,曾身經大戰七十六次,而獲全勝者竟多達六十四次,堪稱善戎能戰的“常勝將軍”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認為:吳起之所以成為戰績輝煌的著名將帥,主要是其“用兵廉平,得士卒心”的結果。這是很有道理的。

[章节报错] [推荐作品] [更多相关作品]
目录
肉便器 #綠帽(1) 母女花 #姐妹花 #無綠(1) 藥物(1) 偽娘(1) 好文筆 #女性視角 #破處(1) 小馬拉大車 #性奴(1) 快穿(1) 姐妹花 #NTL(1) 母女花 #調教(1) 全家桶 #NTR(1) 目前犯 #熟女(1) 女性視角 #墮落(1) 異世(1) 異國(3) 靈異(1) 好文筆 #監禁(1) 改造 #骨科(1) BE(1) 戀足(3) 異世界 #後宮(1)
大家正在读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私藏小說網 | 
Copyright © 私藏小說網(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