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ps:二更求月票,請大家繼續支持,謝謝。
與許許多多神明一樣,在鍾馗成名之後,自然有人給他安排了一份履歷。
不知道什麼原因,反正無論古今,百姓都十分重視出⾝,哪怕是⾼⾼在上的神明,也擺脫不了這個深蒂固的框架。比如說⽟皇大帝,明明是天庭之主,但是百姓硬是把他安排成為大善人張百忍,然後經過了多少劫數,才最終成為了天帝。
連⽟皇大帝也逃離不了百姓的佈擺,鍾馗自然也不例外。據古籍記載及考證,他是個才華橫溢、満腹經綸的人物,平素正氣浩然,剛直不阿,待人正直,肝膽相照。屬於面惡心善的大好人,所以死了以後才化⾝鬼王,再經過數代人的演繹之後,得以成為鎮宅聖君。
仔細想想,鍾馗的發跡史與關二哥也差不多,都是得到百姓的大力支持之後,逐漸地升級上去,最終得到朝廷的賜封確認,成為了民間赫赫有名的神靈。
所以才說民人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符合他們的心意,立即被捧上了神壇,要是不符合他們的意願,哪怕是⾼⾼在上的神明,照樣被遺忘在角落之中。
扯遠了,反正在看到隱畫是鍾馗像之後,大家多少有些意外,不過又倍親切。畢竟與那些⾼雅的繪畫相比,鍾馗像無疑更貼近大眾的審美觀。
“不對…”
與單純看熱鬧的人不同,一些行家更加喜歡觀賞畫卷的內涵。比如說繪畫的⽔平、風格、作者等等細節。也就是由於這種習慣,真的讓他們看出門道來了。
“有什麼不對的?”
聽到有人說不對,旁人自然不解道:“好的呀。”
“不是畫不對,而是畫卷好像沒那麼簡單…”一個行家微微頭搖,忍不住湊近再看,然後驚聲道:“快看題跋!”
在這人的提醒下,眾人紛紛朝畫上看去。果然發現在畫像的旁邊,確實有一段文字存在。按照古人繪畫的習慣,這應該是題跋無疑。
然而,適時卻有人反駁道:“那不是題跋,而是批示!”
“批示?”
一時之間,許多人十分茫,完全摸不著頭腦。題跋就是題跋,怎麼成了批示了?
有人佔了地勢之利,自然看得更加清楚,只見畫上文字是繁體字。一位老先生難得眼力沒有衰退。就頭搖晃腦昑誦出來:“靈祗應夢,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實須稱獎;因圖異狀,頒顯有司,歲暮驅除,可宜遍識,以祛琊魅,益靜妖氛。仍告天下。悉令知委!”
“什麼意思?”
不是大家的文化不⾼,主要是古今的文化存在差異。比如說這一段話,大家倒是能夠聽懂大半,隱約明⽩其中的意思。但是真正讓他們表述出來,又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意味。
“這是一個典故。”
適時,有人隨口解釋道:“相傳唐明皇李隆基曾經做了個夢,夢見有小鬼竊取了自己的⽟笛和楊貴妃的香囊。李隆基大怒。正要召喚武士捉拿小鬼,冷不防有一隻蓬髮虯髯,面目可怖的大鬼奔了過來。在李隆基驚駭的目光中,直接捉住小鬼呑吃了。”
“大鬼吃了小鬼以後,立即拜倒在李隆基⾝前,待了自己的來歷。自稱是終南山鍾馗,在⾼祖武德年間,因赴長安應武舉不第,羞歸故里,觸殿前階石而死。幸蒙⾼祖賜綠袍葬之,遂銘
在心,誓替大唐除盡妖魅。”
“李隆基醒了以後,立即召來畫師按照自己夢中所見,繪畫了一幅鍾馗捉鬼圖。在圖畫完成之後,李隆基更是在畫上御筆親題批示,並且讓相關部門將鍾馗捉鬼圖鏤板印刷,廣頒天下,讓世人皆知鍾馗的神威…”
在說話之間,那人突然驚住了,然後失聲道:“難道說,這畫是吳道子真跡?”
“畫聖吳道子?”
“有可能,畢竟在記載之中,李隆基就是叫吳道子繪製鍾馗捉鬼圖的。”
想到這個可能,一時之間許多行家不淡定了,紛紛湧到前邊仔細地觀望起來。也不怪大家這樣
動,主要是提到吳道子這個人,確實讓大家冷靜不下來。其實看看吳道子名字之前的前綴頭銜就知道了,畫聖兩個字,已經說明了他的世人心目中的地位。
在古代仙和聖,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夠消受得起的。詩仙李⽩、詩聖杜甫、茶仙陸羽、書聖王羲之,哪個不是震古鑠今,讓人如雷貫耳的人物。
吳道子能讓人奉為畫聖,絕對不可能是浪得虛名。想想就知道了,古代畫家多如牛⽑,著名的畫師更是不在少數。什麼顧愷之、張僧繇、展子虔、閻立本等等,哪個不是大名鼎鼎,讓人耳能詳的大畫師。
然而這些人都沒被世人尊稱為畫聖,卻被吳道人奪了這個稱號,由此也知道他的實力了。畢竟人家經得住歷史考驗,讓人心悅誠服的認同,自然證明了他的本事。
史記書載,吳道子少孤貧,初學書後轉習繪畫,二十歲才嶄露頭角。開元年間以善畫被召⼊宮廷。曾隨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通過觀賞公孫大娘舞劍,體會用筆之道。
畫技大成之後,深受唐玄宗李隆基的賞識,親自賜名道玄!一代貧寒畫師,卻得到這樣的殊榮,也難怪民間畫工尊為祖師,後人冠以畫聖之名。
大文豪看過吳道子的畫作之後,更是嘆詩至杜子美(杜甫),文至韓退之(韓愈),書至顏魯公(顏真卿),畫至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之事畢矣!
“沒錯,像,真像吳道子的手筆。”
“人物⾐飾線條十分流暢,富有運動和強烈的節奏
。整個畫面的風格統一,有著天⾐飛揚,満壁風動的效果。這正是所謂的吳帶當風,屬於吳道子的獨有特點。”
“不僅是繪畫風格,你們看款識。儘管沒有吳道子本人的書寫款,卻有李隆基的年號章,看起來應該是真跡…”
在眾人驚歎聲中,王觀也頗為好奇,忍不住悄聲問道:“周老,那畫真是吳道子真跡?”
“你說呢?”周老輕微笑道:“你覺得不是嗎?”
“我當然希望是…”王觀遲疑道:“不過吳道子的畫作,好像是以壁畫居多吧。壁畫保存十分不易,更容易毀於戰火之中。所以現在流傳下來的作品,一般是臨摹之作。”
“也有真跡的。”
適時,周老提醒道:“不記得八十七神仙卷嗎?”
“呃…”
一瞬間,王觀也醒悟過來。八十七神仙卷他當然知道,那是一幅⽩描人物手卷,畫上有八十七個神仙從天而降,列隊行進,姿態豐盈而優美。經過張大千、徐悲鴻、潘天壽這些著名大畫家評價,一致認為這幅手卷應該是出自吳道子的手筆。
八十七神仙卷是徐悲鴻發現的,圍繞這幅畫發生了許多曲折離奇的事情。經歷了失竊、失而復得等事件之後,東西最終回到徐悲鴻手裡,現在更是保存在徐悲鴻紀念館中。
許多專家學者鑑定之後,覺得手卷應該是粉本,也就是壁畫的稿本。畢竟描繪壁畫也是一件十分嚴謹的事情,不可能說畫就畫,肯定要事先打好草稿,才在牆壁上描繪。
不過對於大畫家來說,他們創作的稿本,本⾝就是難得的精品畫作,自然有人精心收蔵起來,經過裝裱之後代代相傳。
“難道說這幅鍾馗捉鬼圖也是這樣?”王觀揣測起來,仔細觀看研究:“據說吳道子作畫喜用焦墨鉤線,略施淡彩於墨痕之中,顯得意態叢生,與畫中風格特點相符…”
“相符就行了。”
說話之間,周老拍了拍王觀的肩膀,意味深長道:“做人呀,有時候難得糊塗也不見得是什麼壞事。對於有爭議的東西,為什麼一定要往壞處去想呢。”
“…明⽩了。”
這個時候,王觀心領神會。雖然說對於鑑定師來說,區分東西的真偽,那是他們的本能,也是他們存在的意義。然而對於收蔵家來說,有時候真偽並不是衡量東西價值的準則。
就好比眼前這幅鍾馗捉鬼圖,筆法充満了吳道子的風格,而且又可以確定是唐畫,只不過缺乏直接的證據證實東西就是出自吳道子之手。
這種情況下,圖畫自然存在爭議,一些患有強迫症的人,可能要斤斤計較加上疑是兩字。在他們看來,疑是出自吳道子之手,與真是出自吳道子之手,卻是屬於完全不同的概念。
然而收蔵家卻不同,只要證實東西不是贗品,就算有少許存疑,也是無傷大雅,一樣具有極⾼的收蔵價值。況且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才不管旁節末節的爭議,更加偏向於東西就是真跡。說起來,他們也是幸福的,以純粹的心情去觀賞圖畫,更容易得到満⾜。
吳道子的真跡呀,向來屬於只聞其聲,卻從來沒有見過的珍寶。也不是從來沒有見過,複製本、印刷本,他們自然看過,但是近距離觀摩真跡的機會真的是少之又少。
現在機會在眼前了,肯定沒人願意錯過。
況且圖畫本⾝更是不同尋常,不僅是吳道子的作品,更是十分神奇的隱畫,自然更能發大家的好奇心,紛紛專注欣賞,誰也沒有離開的意思…(未完待續。。)
1.媽媽軼事(王凱)
7292人在看2.岳母記(子峰)
6139人在看3.岳母情未了(xiyuanyi)
4093人在看4.絲襪滛娃女教師(孤獨誰瞭解)
7716人在看5.鬥羅之神界青樓(唐三)
15736人在看6.經典綠帽文合集(綠帽)
8120人在看7.修修仙,戴戴帽(重生之綠帽仙尊)(無天)
10272人在看8.襄陽俠女情傳(不詳)
8529人在看9.貴婦圈(卷一)全(小手)
6887人在看10.豪乳家族(全)(sjq11111)
19408人在看11.母上攻略(同人續)(冷無風)
6529人在看12.小馬大車之春色無邊(鏡欲)
12350人在看13.大淫俠(七分醉)
25063人在看14.窺心(乙骨純)
5100人在看15.換妻之心路(心路難平)(finalseeds)
13706人在看16.孽緣(撿垃圾的髒老頭續)(qwert79268)
5814人在看17.紅顏墮之魔法天使的淫落(為生活寫黃)
5488人在看18.愛與欲的年華(夜月)
4667人在看19.綠光鬥羅(潮丞相)
77139人在看20.全家親子游同人表弟篇(小白鹿)
11008人在看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