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微反在上,澀反在下。微則陽氣不足,澀則無血。陽氣反微,中風、汗出而反躁煩;澀則無血,厥而且寒。陽微不可下,下之則心下痞硬。
動氣在右,不可下,下之則津內竭,咽燥、鼻幹、頭眩、心悸也。
動氣在左,不可下。下之則腹內拘急,食不下,動氣更劇。雖有身熱,臥則蜷。
動氣在上,不可下。下之則掌握熱煩,身上浮冷,熱汗自洩,得水自灌。
動氣在下,不可下。下之則腹脹滿,卒起頭眩,食則下清谷,心下痞也。
咽中閉寒,不可下。下之則上輕下重,水漿不下,臥則蜷,身急痛,下利
數十行。
諸外實者,不可下。下之則發微熱,亡脈厥者,當臍握熱。
諸虛者,不可下。下之則大渴,求水者易愈,惡水者劇。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為陽運,微為陰寒。上實下虛,意得溫。微弦為虛,虛者不可下也。
微則為咳,咳則吐涎,下之則咳止,而利因不休,利不休,則中如蟲齧,粥入則出,小便不利,兩脅拘急,
息為難,頸背相引,臂則不仁,極寒反汗出,身冷若冰,眼睛不慧,語言不休,而谷氣多入,此為除中,口雖
言,舌不得前。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浮反在上,數反在下。浮為陽虛,數為無血,浮為虛,數為熱。浮為虛,自汗出而惡寒;數為痛,振寒而慄。微弱在關,下為急,
汗而不得呼
,呼
之中,痛在於脅,振寒相搏,形如瘧狀,醫反下之,故令脈數、發熱、狂走見鬼,心下為痞,小便淋瀝,小腹甚硬,小便
血也。
脈濡而緊,濡則衛氣微,緊則榮中寒。陽微衛中風,發熱而惡寒;榮緊胃氣冷,微嘔心內煩。醫為有大熱,解肌而發汗,亡陽虛煩躁,心下苦痞堅。表裡俱虛竭,卒起而頭眩。客熱在皮膚,悵怏不得眠。不知胃氣冷,緊寒在關元。技巧無所施,汲水灌其身。客熱應時罷,慄慄而振寒。重被而復之,汗出而冒巔。體惕而又振,小便為微難。寒氣因水發,清谷不容間。嘔變反腸出,顛倒不得安。手足為微逆,身冷而內煩。遲從後救,安可復追還。
脈浮而大,浮為氣實,大為血虛。血虛為無陰,孤陽獨下陰部者,小便當赤而難,胞中當虛,今反小便利,而大汗出,法應衛家當微,今反更實,津四
,榮竭血盡,幹煩而不得眠,血薄
消,而成暴
。醫復以毒藥攻其胃,此為重虛,客陽去有期,必下如汙泥而死。
脈數者,久數不止,止則結,正氣不能復,正氣卻結於藏,故
氣浮之,與皮
相得。脈數者,不可下,下之則必煩,利不止。
脈浮大,應發汗,醫反下之,此為大逆。
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下之為逆。
夫病陽多者熱,下之則硬。
無陽陰強,大便硬者,下之則必清谷腹滿。
傷寒發熱,頭痛,微汗。發汗,則不識人;燻之則,不得小便,心腹滿;下之則短氣,小便難,頭痛,背強;加溫針則衄。
傷寒,脈陰陽俱緊,惡寒發熱,則脈厥。厥者,脈初來大,漸漸小,更來漸漸大,是其候也。如此者惡寒,甚者,翕翕汗出,喉中痛;熱多者,目赤脈多,睛不慧,醫復發之,咽中則傷;若復下之,則兩目閉,寒多者便清谷,熱多者便膿血;若燻之,則身發黃;若熨之,則咽燥。若小便利者,可救之;小便難者,為危殆。
傷寒發熱,口中氣出,頭痛,目黃,衄不可制,貪水者必嘔,惡水者厥。若下之,咽中生瘡,假令手足溫者,必下重便膿血。頭痛目黃者,若下之,則兩目閉。貪水者,脈必厥,其聲嚶,咽喉
;若發汗,則戰慄,陰陽俱虛。惡水者,若下之,則裡冷不嗜食,大便完谷出;若發汗,則口中傷,舌上白胎,煩躁,脈數實,不大便,六七
後,必便血;若發汗,則小便自利也。
下利,脈大者,虛也,以其強下之故也。設脈浮革,固爾腸鳴者,屬當歸四逆湯主之。
譯文關脈濡而弱,寸脈反見微,尺脈反見澀。微主陽氣不足,澀主陰血虧虛。陽氣不足,就容易出現中風多汗,煩躁;陰血不足,就會出現形寒怕冷、四肢厥冷。陽虛不能用攻下法,誤用攻下,就會導致心下痞結脹硬的變證。
臍右有氣築築然跳動,是肝氣虛,不能用攻下法。如果誤用攻下,就會導致津內竭,出現咽喉與鼻中乾燥、頭目昏眩、心慌等證。
臍左有氣築築然跳動,是肝氣虛,不能攻下。誤用攻下,就會形成腹中拘攣疼痛,飲食不進,氣築築然跳動更加厲害,雖然身上發熱,卻要蜷曲而臥。
臍上有氣築築然跳動,是心氣虛,不能攻下。誤用攻下,致陰虛內熱,就會出現掌心發熱、身上體表覺冷,卻又發熱汗出,想用冷水澆洗。
臍下有氣築築然跳動,是腎氣虛,不能用攻下法。誤用攻下就會導致腎陽更虛,陰寒更甚,出現部脹滿、驟然站起即
頭暈、飲食不消化、瀉下盡是不消化的食物、心下痞
等證。
咽喉閉的病症,不能用攻下法。如果誤用攻下,就會導致湯水喝不進,蜷曲而臥,身體拘急疼痛,腹瀉一天數十次。
凡是表有實的,不能攻下。如果誤用攻下就會引起身發微熱、脈搏摸不到、四肢厥冷、齊腹中部發熱等變證。
凡是虛證,不能用攻下法。如果誤用攻下,就會導致口渴很甚。如果渴而想喝水的,為陽氣未竭,其預後較好,容易治癒;如果渴又不願喝水的,為陽氣已竭,其病情嚴重。
關部脈濡而弱,寸部脈反弦,尺部脈反微。弦是陽氣擾動在上,微是陰寒盛於下,上雖實而下焦虛寒,所以病人喜歡溫暖。由於正氣本虛,所以不能攻下。脈微而咳嗽、吐痰,是陽氣虛弱、水寒犯肺所致,不能攻下。如果誤用攻下,咳嗽雖止,卻引起腹瀉不止,中疼痛而煩擾不安,有如蟲咬,食粥就立即吐出,小便不通暢,兩脅拘急疼痛,氣
呼
困難,頸部及背部拘急牽引不舒,臂部麻木,失去知覺。如果虛寒甚極,則反見汗出,身冷如冰,眼睛看不清物體,言語喋喋不休,食慾旺盛,進食很多,這就是除中,此時病人雖然想說話,卻舌體縮短、強硬,不能運轉。
關脈濡弱,寸脈浮,尺脈數。浮為陽虛,數是陰血少。陽氣虛弱不能固外,所以自汗出而怕冷;陰血少,不能濡潤溫養,所以身體疼痛、振戰寒慄。如果關脈微弱,為中氣虛衰,所以中憋悶難受,
息,出汗,呼
困難,呼
牽引
脅疼痛,時發寒戰,好象瘧疾一樣。如果誤用攻下,就會導致脈數、發熱、發狂奔走、如見鬼狀、胃脘部痞
、小便淋漓不暢、小腹部堅硬、
血等變證。
脈象濡而緊,濡是衛氣虛弱,緊是營中受寒。陽氣不足,衛中風,所以發熱、怕冷;營受寒
,胃中虛冷,所以微微嘔吐、心煩不安。證屬陽虛兼表,治當扶陽解表。醫生卻認為肌表熱甚,單用解肌發表藥治療,致汗出亡陽,所以煩躁不安,胃脘部痞脹硬結;表裡俱虛,所以驟然站起即
頭暈,自覺肌表發熱,苦悶不能安眠。醫生仍不知道胃中虛寒、下焦寒甚,不循辨證論治規律,反而用冷水澆灌病人身上,體表之熱雖然立即消退,卻引起寒慄振戰,須蓋幾
棉被。結果又導致汗出、頭目昏暈、全身筋
跳動、身體振顫。裡寒因用冷水澆灌治療而更甚,所以出現腹瀉不止,腹瀉完谷不化,脫
,嘔吐,起臥不安,手足微有厥冷,身上發冷而心中煩躁。如果治療稍遲,就無法挽救。
脈象浮而大,浮是氣實,大為血虛。血虛則陰虧,陰虛則陽亢。如果膀胱空虛,陽熱乘虛下乘,小便應當黃赤短澀,現反見小便通暢而大汗出,照理陽氣應虛衰,現陽氣反而盛實,致使津大量外洩,營血受到煎熬而虛竭,出現口乾、心煩不能安睡、
消形瘦等證。醫生如再用峻猛藥攻下,必使陰
更傷,陰竭而陽脫,勢必出現大便瀉下如汙泥的變證,預後不良。
脈象浮而緊,浮為受風
,緊為
受寒
。
受風
則損傷衛陽,
受寒
則損傷營陰。風寒之
同時
受,則營衛俱病,所以有骨節疼痛等證,應當用發汗法治療,而不能攻下。
脈象數的,一般主熱,表現為長時間跳的快而不歇止。如果數脈中而見歇止,是氣結滯、正氣鬱結。脈數的,不能用攻下法治療,如果誤用攻下,就會引起心煩、下利不止的變證。
脈象浮大,為表實盛,當用發汗法治療。醫生卻反而用攻下法治療,這是嚴重的治療錯誤。
病人想要嘔吐的,不能用攻下法治療。
凡病屬陽氣亢盛的發熱,不能攻下。如果誤用攻下,就會引起心下痞結脹硬的變證。
病人脾胃本來虛弱,如果誤攻其熱,就會導致呃逆的變證。
陽虛陰盛的大便硬結,不能攻下。如果誤用攻下,就會引起腹瀉完谷不化、腹部脹滿的變證。
患傷寒病,頭痛發熱,微微出汗,證屬陽明裡熱。如果誤用發汗,則裡熱更甚,產生神昏不識人的變證;誤用火燻法治療,則火內迫,出現
氣、小便不通、胃脘及腹部脹悶等變證;誤用攻下,則耗傷津
,出現短氣、小便解出困難、頭痛、項背強急不舒等變證;誤用溫針,則致熱盛動血,出現鼻衄等變證。
患傷寒病,寸關尺三部脈俱緊,發熱怕冷的,屬太陽表實,如果少陰陽氣內虛的,則將出現厥脈。所謂厥脈,是指脈象初來時大,漸漸變小,再來又漸漸變大。出現這種症候的病人,如果怕冷嚴重的,就會見身體翕翕然汗出,咽喉中疼痛;如果發熱重的,就會有目睛發紅、脈絡多、視物不清。此時,如果醫生再用發汗法治療,就會使咽中損傷、破潰;如果再行攻下,就會出現兩目難睜,寒多的,就腹瀉完谷不化,熱多的,就瀉下膿血便;如果誤用火燻法治療,就會出現肌膚髮黃;如果用火熨法治療,就會出現咽喉乾燥。這種種變證,如果小便通利的,尚可治療;如果小便難出的,則屬危候。
外病,發熱,口中熱氣
而出,頭痛,眼睛發黃,衄血不止,如果想要喝水的,喝水後就一定嘔吐,不願喝水的,就會產生手足厥冷。假如誤用攻下,就會引起咽中潰爛生瘡,其手足溫暖的,還會出現瀉下膿血、裡急後重的症狀。病人頭痛目黃的,如果誤用攻下,就會導致雙目緊閉懶睜。病人想喝水的,如果誤用攻下,就會引起脈厥、聲音不清晰、咽喉閉
疼痛;誤用發汗,就會導致陰陽俱虛,出現畏寒戰慄。病人不願喝水的,如果誤用攻下,致陰寒內
,就會出現不思飲食、大便完谷不化;誤用發汗,就會引起口中生瘡、煩躁不安、舌生白苔等變證。如果脈象數實,不解大便六七天,是熱瘀於內,以後可能出現便血;倘若再用發汗法治療,則會引起小便自遺的變證。
腹瀉而脈象大的,屬正氣虛弱,這是強行攻下所造成的。假如脈象浮革,並見腸鳴的,為血虛裡寒,可用當歸四逆湯治療。
腹脹腹瀉可以據脈象使用攻下之法。
1.媽媽軼事(王凱)
7291人在看2.岳母記(子峰)
6124人在看3.岳母情未了(xiyuanyi)
4091人在看4.絲襪滛娃女教師(孤獨誰瞭解)
7715人在看5.鬥羅之神界青樓(唐三)
15735人在看6.征服媽媽(白虎媽媽)(龜甲)
9163人在看7.經典綠帽文合集(綠帽)
8115人在看8.淪為母畜的千金大小姐(慕容惜花)
4887人在看9.襄陽俠女情傳(不詳)
8529人在看10.貴婦圈(卷一)全(小手)
6887人在看11.豪乳家族(全)(sjq11111)
19406人在看12.母上攻略(同人續)(冷無風)
6529人在看13.小馬大車之春色無邊(鏡欲)
12347人在看14.大淫俠(七分醉)
25063人在看15.換妻之心路(心路難平)(finalseeds)
13705人在看16.孽緣(撿垃圾的髒老頭續)(qwert79268)
5814人在看17.紅顏墮之魔法天使的淫落(為生活寫黃)
5488人在看18.愛與欲的年華(夜月)
4578人在看19.綠光鬥羅(潮丞相)
77118人在看20.全家親子游同人表弟篇(小白鹿)
11008人在看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