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 搜小说

混在東漢末 第五卷天下崩第423章玄陽子(1/1)

莊不周/ 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自动滚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原創“完全不一樣?”袁隗倒有些吃驚了盡在他雖然沒有過孩,但是兄長袁逢所生的幾個兒女,他都是悉的,當然也知道孩出生之後的相貌會有幾次變化,一是週歲前後,一是十一二歲左右,這兩次變化非常大,甚至有可能面目全非,判若兩人,而之後在十六七歲時雖然還有一次改變,但那只是脫去少年的稚嫰,具有成年人的味道,與前兩次相比,其基本的臉型不會有的變化。

皇嫡和如今的天有幾分相似,這也是袁隗一直不太敢相信馬倫的推論的原因,他擔心馬倫因為沒有生育,不會有這方面的經驗,可是現在聽了袁徽傳出來的消息,他倒是有些信了。

在此之前,他已經從袁赦那裡得到了準確的消息,按照皇嫡出生的時間倒推,劉修當時的確在洛陽,並且多次到皇后宮裡,與足夠多與皇后接觸的機會。

袁隗提出的三個問題,前兩個已經得到了満意的答案,現在只剩下後一個,也是重要的一個,如果這個也和前兩個問題一樣得到肯定,那他就穩cāo勝劵了。

可是,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卻不是那麼容易的。不是不容易,而是非常難。

要想確認兩個人有沒有血緣關係,除了從外形上和相關的人證之外,沒有好的辦法。人證是沒有,他們現在只有外形上的一個證據,而這個證據卻偏偏不是那麼有說服力,知道天年幼時是什麼樣的只有那麼幾個人,董太后現在是沒意識到其中的問題,等她明白這關係到皇家血脈的時候,她還能那麼肯定嗎?

退一步說,父之間長得不像也是常有的事,有的孩像父親,也有的孩像⺟親,還有的一個也不像。這都是有可能的。僅憑這一點來判斷劉協是不是天的血脈遠遠不夠。

袁隗非常希望能因此一舉扳倒宋家和劉修,可是他也知道如果沒有確切的證據,他的願望本不可能實現。

“如果沒有可行的辦法確認,我覺得只能暫時擱置這個疑問。”袁隗沉思良久,後對馬倫說:“我知道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是也非常危險,一旦傷不著對手,很可能就會傷了我們自己。”馬倫也有些頭疼,一個這麼好的機會放在眼前卻不能用,這太煎熬人了。

“我已經問過太醫令,他行醫四十年,也不知道這樣的辦法。”袁隗接著說道:“我讓阿徽到蘭臺秘書裡查找,看看有沒有古籍中記載有這樣的辦法。你先君讀書甚廣,可曾聽說過如個古籍中有這樣的記載?”馬倫苦笑著搖‮頭搖‬:“至少我沒聽說過。”袁隗嘆了一口氣。袁家蔵書甚富,馬家同樣也是家蔵萬卷,如果他們都沒有這樣的印象,那袁徽要從蘭臺秘書裡查到相關辦法的可能也將微乎其微。

夫婦倆互相看看,不約而同的嘆了一口氣。

馬倫想了很久,後無奈的說道:“要不,讓本初和公路問問,他們⾝邊都有不少奇人異士。也許有些秘而不宣的辦法也說不定。”

“也只能如此了。”

袁紹慢慢的收起書札,眼珠轉了兩圈,吩咐了一聲:“把襄大師請來。”親衛應了一聲,轉⾝出去了,時間不長,襄楷踩著穩健的腳步走了進來,拱拱手,便自己坐在袁紹的對面。他不是袁紹的部屬,只是袁紹請來的賓客。不用對袁紹施什麼大禮。

襄楷字公矩,是平原隰陰人,他本是一個儒生,學問很好,不僅精通儒家經典,讀了很多古書,對被稱為儒家內學的讖緯是精擅,又擅長天文陰陽之術,和蔡無彈窗無廣告//邕很相似,是一個比較全面的學者。而他在各種方術的造詣⾼於蔡邕,方術化的特徵比蔡邕還要明顯。

方術原本是道家、陰陽家、神仙家的學問,和儒家學問格格不入,夫的學問不涉及鬼神,《論語》裡就明確的說“不語怪力亂神”但是到了漢代,董仲舒整合‮家百‬,把鬼神之說引入儒家,著《舂秋繁露》,以災異說政事,開“天人應”之先河,儒家和方術就開始合流了,其後讖緯之書紛紛出世,到了西漢末,王莽為篡位而大造輿論,是把讖緯這類神秘學問推向了**。

光武帝劉秀因讖緯得天下,此後又把圖讖頒佈天下,讖緯正式成為官方學問,成了入仕的敲門磚之一,自然是大行其道,雖然有桓譚等一些學者極力反對,但讖緯的流行還是不可阻擋,儒士方術化也成為東漢儒學的一個重要特徵。

讖緯具有天生的神秘,與方術一拍即合,儒生通曉方術,方士通曉儒經,雙方融合得非常自然,後已經難以區分他們究竟是儒生還是方士。

襄楷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他還有一個不能不提的功績:《太平經》就是他獻給桓帝的。

聽了袁紹的疑問之後,襄楷皺了皺眉:“沒聽說過這樣的方術。”袁紹雖然早有心理準備,還是有些失望。如果襄楷也不知道,那就真的沒人知道了。

“不過,道門中常有一些秘法,只是師徒之間口耳相傳,不著於文字,我去打聽打聽看,也許會有這樣的辦法也說不定。”襄楷見袁紹失望,便安了一聲,順便問道:“怎麼,將軍有疑問?”袁紹一愣,連忙‮頭搖‬:“不,不是我。”襄楷有些詫異,不過他見袁紹不肯說,也不好再問,只得起⾝告辭。袁紹苦笑了一聲,心道這事情太大,襄楷這人雖然道術學問都是一流,但還沒到把這種事也全盤相告的地步。

袁紹對襄楷沒報太大指望,可沒曾想,這襄楷雖然是個儒生,可是在道門內的朋友還真不少,只過了五六天,居然還真被他找到一個知道這種辦法的道術。

這是一個看起來大約三十歲左右的道士,眉清目秀,雙目湛然有神,穿著一⾝寬袍大袖的道袍。手裡拿著一潔白的塵尾,頭上沒有戴冠,髮髻上只揷了一木釵,腳上穿了一雙草鞋,大冬天的也不怕冷。見了袁紹。他只是點點頭,豎起手掌,算是打了招呼。袁紹眯起了眼睛上下打量了這道士半天,這開口問道:“不知道長仙鄉何處,如何稱呼?”

“小道姓左,道號玄陽,在天柱山煉丹,忽然一曰心動,便出山北行。不料卻是應在此地,應在將軍⾝上。”這位玄陽、左道士笑道:“將軍是不是一到陰雨天就難受?”袁紹一愣,眼神中頓時多了幾分詫異。

“將軍不用這麼看著我。”玄陽微微一笑:“將軍這個病應該是受了極重的陰寒落下的。將軍如今還年輕,勉強還受得住,等過了四十歲,只怕就度曰如年,恨雨如仇人了。”袁紹不敢怠慢,連忙起⾝行禮。從北疆回來之後。他的確一到陰雨天就覺得關節有些不舒服,但僅僅是不舒服而已,還沒有到不能忍受的地步,平時也看不出一點端倪。這玄陽一見他就道破其中玄機,可見多少有些本事。

“那敢問道長,可有辦法除?”

“當然有。”玄陽笑了起來:“如果沒有,我離開天柱山又為何來?”他想了想“有兩個辦法,不知道將軍想選哪一個?”

“請道長指教。”

“好的辦法。當然是入山修道,清心寡慾,保精自持,待精満化氣,陽氣充盈,陰寒自消,從此百病不生,益壽延年,逍遙活。”袁紹沉昑了片刻,苦笑著搖‮頭搖‬:“入山修道?我恐怕沒有那份道心。”玄陽眉⽑一挑。有些失望的嘆了口氣:“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服丹。我有玄陽之丹,可化你體中寒氣,助你耳聰目明,只是…”

“只是什麼?”

“只是服丹雖然迅速,卻頗耗資財,我所帶的玄陽丹遠遠不夠。”袁紹笑了:“資財卻是小事,只要道長的玄陽丹有效,我願意出資請道長煉丹。”玄陽很遲疑:“將軍真的不敢隨我入山修道?這俗世有何可戀,修成仙體,羽化登天,何其樂哉?”袁紹搖‮頭搖‬:“奈何⾝負天下之望,不敢求一人之樂。”玄陽又嘆惜了一聲:“那真是可惜了,以將軍的資質,如果肯隨我入山,只需五十年,便可修成我這樣的境界。”

“五十年?”袁紹詫異的看看襄楷,又看看玄陽:“敢問道長仙齡?”

“你看我有多大?”玄陽捻著頜下的鬍鬚笑道,他看起來年齡不大,可是這一部鬍鬚卻長及腹,煞是漂亮。

“五十?”袁紹猶豫了好半天,豎起一隻手掌。

“哈哈哈…”玄陽仰天大笑,伸手握住袁紹的手掌,來回翻了兩次“如此,庶幾近矣!”

“一百五十?”袁紹將信將疑,眼神變得冷了起來。

玄陽將袁紹的眼神全看在眼裡,也不說破,只是微微一笑,從後取出一隻葫蘆:“我煉這玄陽丹,原本也是為了一個姓袁的朋友,只是可惜,當年走了些彎路,丹成之曰,那位朋友已經垂垂老矣,終究未能治,沒想到今天卻遇到了他的後人,這玄陽丹又能派上用場,也算是功德圓満了。”袁紹一愣,忽然一驚:“你說的…莫非是我⾼祖邵公君?”玄陽有些傷的點了點頭:“斯人已逝,如今見到將軍,彷彿又見當年故人,也算是上天可憐我啊。只是你和令祖一樣,以天下為已任,不肯隨我修道,只怕將來…”玄陽長嘆一聲,不忍心再說下去了。

[章节报错] [推荐作品] [更多相关作品]
目录
肉便器 #綠帽(1) 母女花 #姐妹花 #無綠(1) 藥物(1) 偽娘(1) 好文筆 #女性視角 #破處(1) 小馬拉大車 #性奴(1) 快穿(1) 姐妹花 #NTL(1) 母女花 #調教(1) 全家桶 #NTR(1) 目前犯 #熟女(1) 女性視角 #墮落(1) 異世(1) 異國(3) 靈異(1) 好文筆 #監禁(1) 改造 #骨科(1) BE(1) 戀足(3) 異世界 #後宮(1)
大家正在读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私藏小說網 | 
Copyright © 私藏小說網(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