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 搜小说

平安傳 第331章長大成人(1/1)

西風緊/ 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自动滚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可剛過半天時間,他自己就對這種法子產生了質疑,真的有用麼?一件“產品”要成到可以投入實用,裡面其實包含許多種技術,一枝燧發槍實則就是一項工程。

不否認世上有天才,但要通過懸賞讓一個人就創造諸多環節的技術,顯然可能是非常渺小的…與其如此,還不如讓許許多多的人參與其中,每個人出點力一點一滴積累起來完成這一項工程。問題就在於一個上位者、如何才能“壓榨”出這麼多人潛力,並讓他們良好地合作。

張寧覺得做這樣的事就是自己的分內事,是一個人擁有權力後應該乾的工作。那麼就可以試試一種與功勞評定和貢獻度直接掛鉤的“晉升規則”制定出評級的具體標準,劃分其中利益分配的高低以及晉升職務的規則。現在在籌備六部,如果一個工匠可以利用自身的天資和努力進入工部做官…

這種事恐怕會極大地提高人們的熱情。畢竟在這個時代,底層百姓除了讀書科舉一輩子都沒有盼頭,而且在沒有義務教育的制度下,有些人一出生就沒可能讀書的。

想做官想往上爬並不是那麼容易。張寧想到了法子,立刻有了種廢寢忘食的受。覺也不睡,當晚就連夜留在書房謀劃,大方向已經想到,關鍵是怎麼制定出合理的細則。

誰來評功?如何防止掌權者以公謀私、照顧私人,這中間如何制衡?燧發槍,領先這個世界一兩百年的東西,但他相信一定可以造得出來。

就好像自火炮被人類創造出來,無論是元軍還是後來的明軍,都只能用大口徑的短管臼炮,盞口銃、碗口銃、大將軍…

長管野戰炮那種極高初速的火器是幾乎沒有可能的。為什麼?因為長管炮膛壓太高,鑄造技術有限,管壁稍不光滑或是有砂孔就要炸膛。

不過最後還不是讓張寧和一幫匠人給搗鼓出來了。銅鐵包炮身,中空水冷…法子總是人想出來的。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而且湖廣極度缺銅,連整個中國都缺銅,張寧的條件並不好。

為此現在的湖廣經濟已經受到兵器局的影響波及,市面上急缺銅幣,銅料都拿去造炮了。地方上的金銀儲備也不夠,現在朱雀軍參議部軍餉都發不出來,辦法是印紙票。

不過這玩意和明朝廷發的大明寶鈔,以及後世的紙幣是完全不同的,主要功能是讓文武官吏將士拿票到府庫的鋪面換取需要的物資,糧食、絲織品、手工品、各種獸皮原料等等,相當於以物支付報酬。

湖廣經濟已經退步到以物易物的程度。***次早晨,他來到官署想找文官幫忙完善自己的設想。

制定兵器局的人事考察細則,在參議部內部也不用保密的,可以找人幫忙。可是思量了半天,竟然找不到一個可以合謀的人,如果朱恆在武昌應該是可以找他商量的。

但朱恆現正在武昌到九江之間的某地永定營大營,沒回來。只好自己琢磨,那這件事就得花些時了,急也急不來。

這時大將陳蓋進官署提及一件事:“今永定營第四、五軍要在城北校場演練,新兵訓練了兩個多月已頗有成效,王爺是否要去觀看?”張寧稍一想,便決定隨陳蓋等武將去看看狀況。現在武昌城的安全主要靠西面的常德營東渡庭湖後的一部,以及位於東南方的永定營主力大營。

部署是武昌城受到威脅、這兩邊的軍隊便向中間增援。但是城防還是隻能靠武昌城內的第四、五軍,兩部新建的人馬,從來沒上過戰場。

於是張寧不得不重視他們的狀況。宣德二年底到今年初,朱雀軍下屬三營陸軍一營水軍都經過了一系列編制擴軍,但是規模有限,因為眼下他們無法有效動員各地普遍的青壯丁夫。

駐紮在武昌城內的永定營第四五軍就是這次擴軍的產物,除了軍官全是新手菜鳥,大部分是民和城鎮破產者。

武昌城校場在北面,距離官署並不遠。城西外臨江,有幾個碼頭沒有地方建校場。南、東兩面城郊人口過於密集,依附於大城重鎮的人口聚集於此,估計數以十萬計。

只有城北才修建了一個校場,朱雀軍集結大型訓練便多在此地。一行武將簇擁著張寧騎馬至北校場,只見幾千人分成兩邊排列,旗幟衣甲鮮明、隊伍成列成排竟然兩個月就有些模樣。

張寧問陳蓋等人,士卒是否學會了使用火繩槍,部將答“一個月就練了”他心道:等燧發槍進入批量製造階段,動員組織軍隊的時間會更快。而且武器的進步也會進一步縮小銳老兵和新軍之間的差距。

一幫農夫只要經過短時間的訓練就可以投放戰場,一個新兵和一個通弓馬騎武藝高強的人,拿著同一種火器發,殺傷效果是一樣的。

但是如同朝廷京營的那些兵,不經過十年八年的錘鍊達不到那種彪悍程度,只要損失了就無法從民間招募到對等的兵員補充。

張寧白手起家,手頭沒有久經沙場的家臣兵,火器部隊是他不二的選擇。旁邊一個武將正在稟報當的訓練內容:“全軍不發鉛彈,只發火藥。

排隊走近至二十步,讓他們面對著開火齊,練膽。槍響後有落荒而逃的,就用鞭子到他懂規矩為止…下午放炮和隊列推進,讓他們悉何時會放炮,何時該前進…”***辛未想起張寧曾經說過的梅花“花語”:高雅、脫俗、忠貞。但當這似曾悉的環境撲面而來時,記憶裡的梅花卻完全沒有那種受。***一行人已離一個叫顧莊的地方越來越近了,便是辛未所說的家鄉。她對桃花仙子說:“我們只是在顧莊暫時逗留,若是消息通過閒言碎語傳出去,就算能傳到官府耳目那裡也需要不短時間的。

唯一值得防範的是,萬一莊上有人起疑直接去報官,那便有些不妙了。因此為了謹慎起見,我們應該派人輪到路口安個暗哨。”桃花仙子覺得她說得很有道理,便贊成了這個提議。

進出莊子的路口對面有座青山,暗哨便可以設在那山林裡。萬一碰見了人可以稱有人扭傷了腳,上山採藥。

十來人正走到了進莊的路口,路面比較寬,但是土路,人和馬匹一起走過便塵土飛揚。大路正中修有一道牌坊,石木建築,上面刻著“顧莊”兩個字。

出資修建的正是本地一家姓顧的縉紳地主,以其姓氏命名。但顧莊裡的百姓並不都姓顧,李、張、陳、陸最多,辛未本來就是姓陸。這周圍的丘陵地形,田園道路格局,在辛未看來五年時間幾乎都沒變過。

還有這座牌坊,和以前一樣老舊,字跡同樣有點模糊…一個地方的細微模樣,能讓她記得這麼清楚,只能是她長大的家鄉了。

一個人無論走到哪裡,都難以擺脫這個地方曾經給她帶來的影響。辛未一時間心情極其複雜。這次大夥兒正需要一個地方暫避,她主動提出到這兒的建議,也是因為心裡很想借機再回來看看。

重回故地,和上次的時間已經相隔了五年。五年,對於一個成年後的人或許不算太長。但五年前的辛未才十二歲多一點,走出這裡時正對這個世間懵懵懂懂。

但此時的覺和記憶裡稍有不同,一走到這道牌坊下,辛未腦子裡立刻想起的場景是過年的時候。路上沒有這麼多塵土,而是有很多白雪,兩邊堆滿了積雪,中間還有碎冰。

她伏在爹的背上,風很大,覺非常冷。肚子很餓,風裡飄來的葷菜香味讓她嘴饞得厲害。那股子菜香總是來自一個方向,那就是顧家的莊園。她在爹的背上轉頭看,看到了幾株在雪中開放的梅樹,而那富貴的莊園就在稀疏的梅花後面,視線被樹枝分割得支離破碎。

白雪與梅花,已經定格在了她的心底,在夢中在回憶中,它總是會出現。可是梅花從來沒讓她受到過所謂的高雅脫俗,反而是一股子心酸苦楚及傷。稍大以後,她慢慢不僅羨慕解饞的葷菜和保暖的房屋衣裳了,人總是在慢慢改變著。

顧莊上的事物在她懵懂的眼裡成為了美好的化身,從裡面出來的婦人總是穿著漂亮的衣裳,在人們眼裡是既喜歡又敬畏,覺得好但不敢靠近。屬於顧家的湖泊裡,荷葉之間往往有飄蕩的小船,船裡的人既不捕魚也不摘採蓮藕,而是十分悠閒。

高高的圍牆裡出來的樹木和屋頂,叫人遐想著裡面的別樣生活。辛未十來歲的時候常常會有意無意地想靠近顧家莊園,嚮往那裡的另一種世界。

後來她是走過來,逛著瞧瞧也覺很舒服,大約是滿足了一時的幻想。後來父母相繼離世,顧家竟然注意到了小“辛未”與她家的親戚商量買下她。

不過顧家不是要買丫鬟,而是買下來送到外地去。因為當地的縉紳的丫鬟家奴來源是最不願意在本地購買良家小娘的,有損自家的名聲,而且一旦出了點什麼事還要就近面對其親戚的麻煩。

辛未家幾個同宗收了錢,辛未自此便離開了家鄉,先被送到南京的風月場所栽培,後來出事向西部逃跑,被辟教的人看上收留了。

經過了幾年時間的顛沛離,她長大成人,也漸漸從小時候的夢想中清醒過來。無論是南京的繁華,還是大戶人家的富貴,見識一下是有機會的,但沒有一樣能屬於自己。

人們總是貪婪無度地審視著她的利用價值,年紀、相貌又沒有家人找麻煩,當然會讓上社會接納,不過接納之後不是分享、而是掠奪。

[章节报错] [推荐作品] [更多相关作品]
目录
肉便器 #綠帽(1) 母女花 #姐妹花 #無綠(1) 藥物(1) 偽娘(1) 好文筆 #女性視角 #破處(1) 小馬拉大車 #性奴(1) 快穿(1) 姐妹花 #NTL(1) 母女花 #調教(1) 全家桶 #NTR(1) 目前犯 #熟女(1) 女性視角 #墮落(1) 異世(1) 異國(3) 靈異(1) 好文筆 #監禁(1) 改造 #骨科(1) BE(1) 戀足(3) 異世界 #後宮(1)
大家正在读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私藏小說網 | 
Copyright © 私藏小說網(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