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 搜小说

平安傳 第27章張寧還得等等(1/1)

西風緊/ 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自动滚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張寧隨口謙虛道。胡瀅見周圍沒有了外人,便微笑道:“其中一項寥寥數言大有包含,平安惜墨,罵詞兒倒記得很詳細?”張寧鎮定地解釋道:“罵詞兒是她情緒失控時所言,那時心理防備較低,也許正有線索。”胡瀅呵呵一笑:“看來老夫找你為副沒選錯人,你我見解略同。比如‘濫殺無辜侮辱婦人’八字,侮辱婦人便罷了,濫殺無辜又是何故?我們還沒殺人。故而今天的審訊也是有收穫的,至少讓她開口了…關鍵人物還是宮女周氏,我們得從她身上掏出東西來。至於其他牽扯的人,沒什麼價值,那些人如果知情也不會冒那麼大風險在選秀女的時候作弊。

還有錦衣衛抓到的那個桃花山莊的人,是否與案情有關暫時也只是猜測。”

“胡部堂言之有理。”張寧不動聲地拜道。事到如今他隱隱猜測到:胡瀅選自己過來參與這樣重大的刑訊,絕不是他說的‘沒選錯人’的理由,自己一個剛進官場的小官,什麼人不選偏找自己?張寧想起胡瀅在審訊的時候有一句話”桃花山莊和你有什麼關係,他們有什麼背景”怕是大有深意。

既然東宮御史彈劾欽案的幕後主使是漢王,胡瀅為何偏要往桃花山莊這號人身上扯?恐怕不相信主使為漢王的人是皇帝,胡瀅夾在皇帝和東宮之間,所以要找一個與東宮關係密切的人?但他為什麼不找于謙…***陰天天灰濛濛的,也不知是天氣影響了張寧的心情、還是灰暗的心情影響了看事物的眼光。

冬天的北京城顏十分單調,草木枯萎凋零,除了皇城那邊居民區的灰、棕等黯淡之最為常見,就連人們穿衣服也不如南京那邊喜歡彩

不過秋冬的蕭瑟,也只有北方的受更明顯了。張寧下值回到家裡情緒不高,話很少。王振幾次遇到他一副言又止的樣子,倒是好像有什麼話說,張寧也懶得過問他。

晚飯是何老頭做的,將就昨天的剩菜,另外炒了個很難吃的素菜。主客二人默默吃飯,這時王振才開口說道:“平安兄,能不能借我點銀子?”

“要多少?”張寧隨即問道,轉念想著他是不是有了別的打算,借了銀子會趕緊滾蛋,便不再問了一句“王兄要做什麼用?”張寧承認自己是比較世俗的一個人,還無法做到敢愛敢恨,自己厭煩的人還能假惺惺稱一聲“王兄”對想要愛護的人卻只能默默無聲。人生能做到真情的又有幾人?

“五兩…”王振低下頭道,張寧理解向別人借錢的心情。

但這廝也開得了口,開口就要老子兩個月的工資。王振頓了頓又道:“實話相告吧,我在家裡時已經想好了,想進宮去謀口飯食。

按照朝廷選宦官的律法,我早已過了年紀、而且要有幾個兄弟才行,所以沒法走這條路子。惟今之計,只有自己找人動刀。”張寧聽罷愣了愣:這個王振還真是要去做宦官?!

難道他會變成歷史上那個有名的太監?

“前些我在看《大明律》,律法不是止民間自宮麼?”張寧問道。王振道:“律法是這麼規定的,但不過是在紙上寫寫而已,沒人去管,只是不一定能被選進宮裡。”張寧便勸道:“王兄身有功名,有家有室,是否再考慮一番,除此之外沒有出路了?”王振搖頭冷冷道:“我對才學有自知之明,而今三十有餘有個生員功名已是到頭了,連舉人都考不上,科舉之路是不指望了,況且又惹上了官司。

再說那玩意留著無非就是傳宗接代和玩婦人,我早就看淡了,就那麼點事有多大意思?”確實就那麼點事,但也不是完全沒意思吧,敢情鄰里謠言他是天閹確沒冤枉他?

如果真是天閹,割掉圖個前程也不算虧。太祖朱元璋祖制宦官及後宮不得干政,但永樂帝以來重用宦官以及內閣漸參與決策,體制已經向“三權分立”的格局發展了:君權、相勸、宦權。

相互依存相互制衡。從大眾向上爬的出路來看,君權就別想了,除非造反成功,國朝處於前中期難度極高,幾乎違背歷史規律。

而相勸甚至於普通的文官權力,也是很不容易的,寒窗苦讀數十載,能得舉人進士的有多少,之後做官的又不多除非是進士,能混到相位更是鳳麟角。

宦權雖同樣不易,大內宦官數以萬計不是什麼宦官都能有權的,但相比之下,宦權的門檻就非常低了,割掉就有機會,比熬幾十年簡單吧?

其實國人的功利是非常重的,光宗耀祖、有權有勢,絕大部分人的追求。

“作為同鄉鄰里,我就是勸一勸,如果王兄意下已決,銀子當然可以借你。”張寧不想在他面前哭窮什麼一個月只有二兩半、剛剛當上官還得房租什麼的,之前吏部發過五十兩安家費存錢莊裡了,五兩他是有的,便痛快地說道“現在錢莊已經打烊了,明一早王兄隨我出門,取出來便給你。”不料王振一聽答應了,有點急不可耐的樣子:“銀票也可以。”張寧心道:我存的銀票是十兩面額啊,您不是借五兩,有錢找我零?他沉片刻便道:“那也行,我去取銀票。”待張寧拿了一張十兩的銀票過來,說道:“這是十兩大通錢莊的銀票,王兄順便買些滋補之物…正好我也只有十兩面額的銀票。”他故意加上後面一句,心想王振也是個生員,處事規矩什麼的總是懂的。不料王振恬不知恥更不體諒所謂“兄弟”的難處,厚著臉皮接了說道:“補品就算了,怕以後選不進宮裡,有點準備總是沒錯。平安兄慷慨相助,我定不會忘記。”罷了,多給五兩銀子,只想他早點從家裡滾蛋就行,張寧確實不太喜歡和王振這樣的人來往。***一個人逃亡的難度取決於追捕者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像王振這樣放火的看起來嚴重,其實真不算什麼,王振就大搖大擺逃到京師來了還有心思找出路。

如果他是殺了人,恐怕沒這麼淡定。還有比殺人更嚴重的,就像張寧可能扯上的欽案,如果要逃就很不容易了。所以他一開始就沒打算逃,第二天仍然如常地去錦衣衛衙門的辦事處上值。

胡部堂也很快來了錦衣衛衙門,找王啟年和張寧見面,開門見山地說道:“這個案子的關鍵人物是當事者宮女周氏,我們首先要查明她的身份才好做進一步的佈置,她進宮時登記造冊的身份肯定是假的、姓氏名字也是假的。一個沒有籍貫、姓名、人關係可查的人,如何得知她從哪裡來?”王啟年認真地回答道:“除非她自己說出來…昨周氏開口說話了,能從口音聽出籍貫麼?”胡瀅沉道:“口音是很正的淮語官話,沒法查,就算猜測她是江淮人,又從何地查起?”張寧呆站著沒搭話,本身他品級就最低,不說話反而顯得禮貌。這時胡瀅又道:“昨晚老夫想了一下,她那句‘濫殺無辜侮辱婦人’很有點含義。

咱們由此可以在驗證之前大膽推測一番:此女之父母近親獲罪而死,且非殺人償命類案情,比如是建文遺臣,方至於周氏懷恨皇上一心為父母報仇。

否則何至於她小小年紀就不顧死活、不顧忠孝來刺殺大明之君父?當然這是猜測不能作為依據,咱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嘗試驗證。”王啟年點頭稱是:“胡部堂所言極是,如今了無頭緒,先從這方面著手說不定就能找到一個口子。”胡瀅微微一嘆道:“只能試試,老夫暫時不想下令對她用刑,萬一不小心死了,這黑鍋就得老夫來背。

用刑只有在實在沒辦法的時候嘗試。現在案情的方向還沒摸準,事情很多,宜早不宜遲,今你們兩人就去辦這事兒:查檔。”白胖的王啟年一點都不遲鈍,馬上就說:“一般判了死罪處決的案卷,最終都要經過大理寺複審,在大理寺就能查到幾乎所有的卷宗。另外還有一類是東廠錦衣衛辦的欽案,要關押執行都會經過北鎮撫司詔獄,卷宗在關白本衛可查。

咱們從這兩處入手便可,大理寺的案檔知會大理寺卿即可協助查閱,但錦衣衛本衛的卷宗咱們外臣無權審查,得先請旨才行。”胡瀅道:“如此,老夫修書大理寺,東海今天就帶幾個書吏幾個錦衣衛到城西三司法去督促審查。

錦衣衛的卷宗,由平安來督促,等老夫請旨之後實辦。卷宗繁多,為了縮小範圍老夫列出幾個條件:第一,永樂八年到永樂二十年三月的案件。

第二,涉及建文遺臣及類似案情者,殺人放火作犯科的可以排除。第三,膝下有一女估計年紀與周氏相仿的。”王啟年和張寧都拱手領命,王啟年道:“建文遺臣在永樂初被殺甚眾,但從永樂八年後就不多了,加上第三個條件限制,範圍不會太大。此事大有可為也。如果再加上江淮籍貫,那便更少了。”胡瀅道:“先不排除江淮以外籍貫,可以挑出來以為重點。”倆人一唱一和,本就是想把罪責往建文遺臣身上引,或者說本身就這樣懷疑,只是缺乏證據佐證。張寧琢磨著:懷疑建文遺臣可能是皇帝的心思,所以胡部堂他們才如此熱衷。

如果證實這件事是建文遺臣所為,那麼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就是為漢王開脫嫌疑了,張寧總算明白了自己在此事中的價值。

如果沒有真憑實據,胡瀅是不敢隨便栽贓在神秘的建文帝身上的,不然就有和漢王勾結的嫌疑。胡瀅吩咐完差事就走了,王啟年也趕著去辦差,張寧還得等等,沒有聖旨多大的官也無權去查錦衣衛。

[章节报错] [推荐作品] [更多相关作品]
目录
肉便器 #綠帽(1) 母女花 #姐妹花 #無綠(1) 藥物(1) 偽娘(1) 好文筆 #女性視角 #破處(1) 小馬拉大車 #性奴(1) 快穿(1) 姐妹花 #NTL(1) 母女花 #調教(1) 全家桶 #NTR(1) 目前犯 #熟女(1) 女性視角 #墮落(1) 異世(1) 異國(3) 靈異(1) 好文筆 #監禁(1) 改造 #骨科(1) BE(1) 戀足(3) 異世界 #後宮(1)
大家正在读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私藏小說網 | 
Copyright © 私藏小說網(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