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馮友賢這麼說,恐怕只是不想得罪人而已。張寧也不點破,只是語重心長地說道:“前路仍舊艱險,望諸位勿忘大局,凡事以公正,不能讓有能力有功勞的人寒心。”這句話明面上是對馮友賢說的,實則是說給在場的文官武將聽。終於有個將領開口道:“馮指揮領首功,兄弟服氣。”眾人紛紛附和。韋斌最後才開口道:“說起石場灣之戰,某人也認馮指揮的能耐,改稍閒了,營中的兄弟設酒給你慶慶功。”馮友賢忙拜道:“下官恭敬不如從命。”張寧笑道:“喝高興便好,爛醉傷身。”朱雀軍開拔進常德城,控制了所有的
通要道,官軍武裝全部繳械投降。
第二天,連同南部斷後阻擊朱雀軍的幾支小股兵馬也投降了。對於俘虜,一些武將嚷嚷著砍了祭澧州死難的兄弟,因為這批官軍戰俘中就有人是參與澧州之戰的覃有勝的部下。
但張寧想都不用想就馬上拒絕了那些武將的要求。參議部很快就下令,首先清點俘虜身份名冊,總旗官以下的官兵全部釋放,讓他們回家與家人團聚。
軍官則要受到審判,一些參與過屠殺的武將被處死,參議部首次使用了一個新的罪名“戰犯”張寧要釋放俘虜的士卒理由很簡單,人們被釋放後不太可能對朱雀軍造成什麼威脅,這只是一場內戰。
同時通過殺戮削弱朝廷戰爭潛力的想法也毫無意義,大明各省單是軍戶籍貫的人都數以百萬計,你能殺多少?
緊接著一些常規的法令也陸續頒佈,除了對朱雀軍內部重申軍紀不得擾民犯罪等,安民榜文也張貼出來,新的統治者對當地官軍鄭重其事地做了許多承諾,以安人心,讓百姓各安其事。
這些事張寧都沒有過問,全是參議部常做出了安排。張寧再次
覺到自己組建這個衙門的重要作用,著實為他減輕了許多負擔,很多他一個人想不到的事,官員們自己就能按照規矩辦了。或許張寧覺得自己需要“創造
”的做法,到常德後又頒佈了一道不同尋常的法令,名曰“軍民同等”下令治下各府縣,取消軍戶籍貫,軍戶一律改為民籍,今後可以科舉、經商等不受限制。這道法令在此時實際上非同一般,以往的軍戶實質上就是二等民,可能比賤籍好也不會太多,不僅在社會上受到歧視,也受很多限制,不能科舉不能經商,而且世襲,和半奴隸差不多。
明證就是軍戶的子女婚嫁一般也是同樣籍貫的人,出身民籍的人不太願意和他們聯姻,人們不想自己的子孫世世代代無出頭之。太祖言“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夢想是好的,現實卻事與願違,大明立國才不到六十年,軍隊戰鬥力已每況
下,同時很快就衍伸出無數的問題。
張寧與諸文官議事時,在一篇文章裡論述,認為軍籍就是一個弊政。他認為國家武備是自上而下每個人的責任,沒有理由只讓一部分人既負擔兵役又出軍糧,這種說法是不公正的。
公正的做法是上到宗室貴族,文官士大夫,下到黎民百姓,都應該為武備出力。政令幾乎沒有任何阻力,和辰州一樣,常德在城破的那起就處於朱雀軍的統治下,以前的官吏沒有任何話語權只能屈服於鐵蹄下仰仗鼻息生存。而朱雀軍內部無論文官武將,
常理政軍務為要,這種政策和他們利益沒有什麼衝突。
只不過有幾個有點見識的文官知道軍制實際是出自太祖之手,算是一個“祖制”不過既然張寧身為太祖的子孫都違背祖制,下面的人並非大儒、誰也懶得管了。
其實在張寧看來一種過於不公平的政策,就算憲章祖制也無法長久。明中期以後就出現了嚴重問題,因為以前是通過壓榨軍戶來維持國防,很快府兵敗壞軍費難以維持,轉而無奈由國庫負擔,結果就拖累了整個財政,軍費成了國庫開銷最大的一項。
大明朝的財政問題,張寧認為軍制也負有一定的責任。但是廢除了朝廷既定的國策,他又沒能設計出一種新的制度來代替。
不過眼前這個問題還不是問題,他面對的是如何打敗強敵,而不是怎麼治理國家。張寧站在常德府的城頭上,久久眺望著視線中的河、原野、山脈,若有所悟地想一個人的眼睛確實也是身處的位置決定的。
僅僅幾年以前,他從來不真正關心這些事,看到的只是自家如何過子而已。***常德之戰後,那些與此有關的人都需要向皇帝上奏解釋,而現在朱瞻基仍在揚州。從揚州發出的各部公文都批註了“行在”二字,也造成了朝政
常的一些不便。
不過陪在宣德身邊的孫貴妃好像喜歡這裡的,不僅山水園林風景秀麗,氣候也比京師更溼潤,孫貴妃覺得對自己皮膚好。
也許最讓她滿意的還是在揚州,離開了三宮六院無數的女人,心裡踏實一點,雖然在京師皇上也最寵她,但畢竟那些競爭者著實就在眼皮底下。朱瞻基常處理事務的地方有兩個,都在北城河邊一個叫“徐林小築”的園子裡面。
這處園林是江浙一個姓徐的鹽商在洪熙年間建造,當他得知皇帝御駕親征到揚州時,主動上書貢獻出自己的園林作為朱瞻基的行宮。
朱瞻基接受了他的好意,並因此省去了一筆開支。明朝皇帝到江浙來主要花費還是軍費,和後來滿清皇帝南巡動輒以千萬兩的耗費沒法相提並論…
這種事在大明朝廷是難以想象的。一座較大的樓閣裡是朱瞻基與大臣商議軍務政務的地方,內有許多六部官吏當值。
後面的幾處湖邊水榭則只有內侍宦官走動,朱瞻基在這裡私下接見一些人。比如錦衣衛的人、東廠的人,他處理的事不是所有都可以在朝廷裡公開。
現在朱瞻基在水榭裡見的人就是錦衣衛南鎮撫司的陸僉事,陸僉事剛剛從湖廣過來,身上的風塵僕僕也未去盡,就趕著來面聖了。錦衣衛的人不是時時都說文官的壞話,很多時候他們還是比較務實的。
陸僉事這回的言論就支持于謙,他表示不知撤軍是否做得對,但當時在戰陣上確實難以取勝,並提供了一些證據…
這些真憑實據也是陸僉事在這次差事中主要的作為。不管怎樣,錦衣衛的人在士林名聲很臭,他們不會故意幫著文官說話,所以陸僉事的說辭應該還是可信的。
這時內侍把一副長長的木匣子抬進了水榭,司禮監掌印王公公親自下令宦官們把匣子打開,只見裡面是兩枝嶄新的火槍。
陸僉事躬身道:“微臣到湖廣後,一面聯絡北司給的名單,一面重新安排人手,勸降了張寧叛賊中負責為他打造兵器的偽官和工匠數人。之後召集了一些人手,下令降官仿製出叛賊使用的火器。這種火器稱為火繩槍,便是叛賊主要的兵器。
整體不難製造,只有槍管較費時,要先用鐵不斷鍛打成
鐵皮,鍛裹成管之後還需用鋼鑽鑽進打磨,鑽成一枝槍管需要一月時間,稍有不慎便可能出現炸膛等差池,報廢無法使用。”陸僉事見皇帝在聽,便又繼續說道:“這種大火繩槍
程可達一百多步,有效
程約百步可穿鐵甲。所謂百步穿楊的神兵恐有不實,但賊軍以三段擊戰術,整列步軍齊放,對我步軍威脅極大。
戰陣之上,鉛彈無跡可尋,鐵甲不能阻擋,被擊中者慘不忍睹,又聲大如雷、徒增聲勢,故幾次步軍戰官軍幾乎都是一觸而潰。”
“還有這種火藥請皇爺過目,是以各料加水用木舂,晾乾打碎以竹篩,可得米粒狀之物。以微臣察之,米粒藥攪拌均勻不會因顛簸分層,也能防風吹散,防也有效用。”陸僉事一併呈上了自己的戰果“賊軍還曾使用過圖上的炮,或稱之為子母炮,不過微臣記得幾年前鄭公公提到過的弗朗機人船上的炮,與之彷彿相似…
臣以此斗膽猜測,建文餘孽是否在海上有所活動,並和弗朗機人有所勾結,從夷人手中學到的這些火器?”朱瞻基當即下令道:“把人和東西就送南鎮撫司,讓他們試造,若是可用,則兵部議決成批製造。”陸僉事又道:“據降人
代,賊軍用炮時另有‘銃規’,只可惜他們都不懂,微臣盡力把其它的東西也打探清楚。”叫皇上點頭,並有讚許之意。陸僉事心下高興,知趣地跪拜告退。王狗兒忙吩咐道:“來人,把東西都抬下去放著罷。”朱瞻基不動聲
地坐著,手指輕輕放在於謙的奏章上。
陸僉事的論述讓他心裡多少體諒于謙,但並沒有因此對湖廣的人滿意:雖有諸多理由,但不戰而逃放棄府縣,實在考慮欠妥。另外在戰事的描述中,常德騎兵一部於城外被劣勢賊軍突襲擊敗,又和火器有什麼關係?
恐怕武陽侯薛祿本身作戰也有問題。朱瞻基不是一個猶豫不決的人,哪怕是看起來很複雜的事,他也能三下五去二處理。這時他從諸多考慮中很快清理出幾個關鍵點:臨陣換人反而不利。派到湖廣的各派人士也並非無能。
放棄常德是沒法拿出來說通的。所以朱瞻基很快就作出了決策,很簡單:不問不理。既不問罪,也不催促。常德府之戰對於整個湖廣局勢不過是其中一個環節而已,真正的大戰還在後頭,應該給於謙和薛祿一些時機。
而朱瞻基最急的,是希望張輔儘快渡江攻佔南京,解決禍亂之源。但他仍然沒有過分催促張輔。***陸僉事不是時時都趁手,他回揚州後不久,有個人在辰州被抓住了。
這個人的真實身份是錦衣衛總旗官,名叫王忠,本屬北鎮撫司,不過陸僉事到武昌後便暫時受命於他。逮住他的人不是張寧新組建的“近衛局”反而是姚姬的一個護教。
1.鄉豔:狂野美人溝(寒江醉友)
4609人在看2.帝王公侯滛風錄(林少暴君)
6637人在看3.我的媽媽是女俠(147-最新)先行版(陳一樂兒)
4231人在看4.劍仙子走火入魔,老奴妙計淫美人(jackxht)
5480人在看5.精靈催眠系列(後悔的神官)
4937人在看6.絕世神器(御女十二式床譜)(明日落花)
14390人在看7.大主宰同人之美母清衍靜的墮落(肉絲yyds)
11469人在看8.征服母女後宮行(未刪節全本)(lepro)
7422人在看9.巨乳淫奴(kakacikkk1)
6415人在看10.瓊明神女錄 番外篇(同人)(不詳)
6968人在看11.慾海淫妻(綠海淫妻)(玄素)
12559人在看12.亂倫是逼出來的(小豬崽子B)
5978人在看13.會長姐姐與校長媽媽在親生兒子的大肉棒下淪為精液母豬(純愛仙人)
8223人在看14.奪妻(論如何艹到別人的新娘)(1-131全本+番外)(老司姬流蘇)
8704人在看15.拉拉的SM生活(第四部)(瑤池照影)
7950人在看16.《我的蜜母》(全本)作者:佚名(不詳)
20801人在看17.朕只是一個演員(卷1,2)二次加料精校(不詳)
30524人在看18.攝母情事(Gstar111)
16606人在看19.劍來淫行(llllllll)
3801人在看20.世子很綠(下海還債)
9264人在看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