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 搜小说

天宋武功 第四十二章開拓流求拓池種稻(1/1)

夏侯皓月/ 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自动滚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庚子過後,來了辛丑,占城使者南歸,而求的船隻已經滿載著希望回開封了,如今裝載的貨物已經分成四艘,在官員以及軍將士的一路護送之下,安全沿著汴水漕運河道北上。

住在河對岸以及船伕每皆可見到,河道繁忙,船隻揚帆,在河道之上排成一字。

而恰在這段時間之內,開封水泥廠也加快了生產水泥的節奏,在開封可以見到一些水泥產物的誕生,在這快兩個月的時間內,開封城內的排水設施、道路設施、居民房改建工程、城牆加固加高、河道加固等工程正在進行之中,與之前相比較,所有人均發現了開封城的變化。

好些個開封百姓都望著那一塵不染的開封水泥路,用腳踩上去,只見沒有任何變化,道路依舊是那麼平整、乾淨,給人一種美好的情懷。

“美哉奇也,這開封城越來越繁華了!”百姓們在讚歎之餘,也受著開封城變化帶給他們生活的便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北方,那王仁贍出宮之後,給占城使臣找了些人馬。

之後王仁贍暗中領了趙匡胤的聖旨在河北地區招收因戰爭而失去土地的民、匠戶,順便回收去年淘汰的軍將士,打算收攏迴作為大宋開拓求的第一批有生力量。

事情在趙匡胤的預計之內,將近半個多月的工夫,王仁贍就在北方招募了一萬百姓,之後將此消息上報給趙匡胤。

計劃是趙德昭提出來的,而在這個時候趙匡胤召來趙德昭,就是商量這個錢的事情。

趙德昭聽說了趙匡胤的計劃之後,思索再三,他摸摸頭,然後望著趙匡胤,道:“爹爹,孩兒想得也是如此,而我大宋初立才一年,國庫財賦不多,各處都有虧空,而我大宋其他各地糧倉糧食不足,眼下耕在即,不如這次提供軍糧武器以及種子其他的都由我從旗下產業來出一部分錢財,供養這一萬百姓,而且這些百姓失去了土地,沒有營生,此去求也是為了他們的未來考慮。”他放下手上的御筆,然後抬頭看了一下趙德昭,“那就拜託昭兒了。”趙匡胤有些不好意思,前幾年周世宗南征北戰,戶部的錢糧消耗過大,後來唐國戰敗每年上貢,緩解了一部分,可是今年初黃河水患,錢糧消耗巨大。

今年初位於河北之地的一個糧倉因為進水而導致大批糧食發黴變質,最終導致了河北地區糧價的上漲,這件事情影響十分巨大,所以只有朝廷的人與河北糧道官員清楚一些,趙德昭也是趙匡胤告訴他之後才知道國庫的情況了。

“大宋的國事就是我趙德昭的事情,爹爹放心求的船隻如今已經到達陳留,估計今夜就會到達開封。而眼下耕在即,一切應該以耕為重,上次昭兒從占城國使臣那裡打聽到了占城水稻種子在這次貢品之中,昭兒打算從中調一批,在城外如家試種占城來的水稻,若是如占城使臣所言,水稻出產率高,那爹爹就下旨在江淮、河北等地推廣此種水稻的種植。”

“那也好,總歸是要一試究竟,等成功了朕就在廟堂之上與眾位大臣商議推廣之事。”趙匡胤適才拿起筆架上的御筆,然後正準備批奏摺,“既然如此,那就等今年秋收之後,看看占城水稻的產量如何?”而在此刻,殿外一聲內侍的公鴨嗓打破了平靜,之後進來的是一個官員。這人就是教船務督造船隻,他今進殿有要事稟告。

那人必然是有大事,關於造船之事,趙德昭略有耳聞,他整理了一下衣衫,道:“爹爹,既然教船務官員有事上奏,昭兒就告退了。”趙德昭正準備退出門外,趙匡胤喊住了他,“且慢,你留下來聽聽有何要奏。”

“唔!”趙德昭回過身子,站在原地。

“陛下,臣教船務有事稟告陛下。”趙德昭見到那個教船務督造船隻官員一臉急迫,一進入殿內就亟不可待地奏報。

“且說。”事關船隻,趙匡胤也想知道最近船隻建造如何了。

“陛下,如今我大宋所造用於水戰之船隻不斷增多,可是金明池水域太過狹隘,無法承載更多的戰船訓練,也不能一下子滿足造船的需要,所以臣懇求陛下利用此次修繕開封京城契機,擴大金明池水面,來滿足戰船訓練。”而提起金明池,此乃在後周顯德年間,郭榮用以水戰之地,如今大宋繼承了金明池之後也開始大範圍訓練水軍,以便統一江南之用,所以關於這件事情上,是十分重大的。

趙匡胤面有些不安,遂不假思索,道:“如今金明池狹小不能滿足我大宋水軍訓練,這件事情非常棘手,明早朝的時候與諸位大臣商議之後再決斷吧。”

“諾,臣告退。”教船務官員將奏摺留下,然後走出福寧殿。

那名官吏走後不久,趙匡胤的目光就盯著自己的兒子看,“昭兒,平時你鬼點子最多,你有甚麼好方法?”趙德昭怔了一下,遂面平靜一般,道:“這…爹爹,孩兒方才聽教船務官員說這池水滿足不了水軍的訓練,而且金明池確實是太過狹窄了,有必要再挖掘一個池子,只是拓寬金明池所需大量百姓,所以昭兒認為這,不如在宣化門外,開鑿一個池子,引蔡河水入池,這樣子估計就能滿足水軍訓練之用了吧,而此次挖掘池子所需人員眾多,而京城之中各項工事正在緊鑼密鼓的修建之中,恐怕一時半會兒也調不出,還是等明早朝之時再商議吧。”趙匡胤苦笑道:“如此也罷,這三個諸葛亮頂個臭皮匠,爹爹是勞過度了,這大臣們也該為朕想出一個解決的好方法。還有水稻之事,就有勞昭兒了,等立一開始,就開始在昭兒的封地上試種占城水稻”

“唔,沒事昭兒就告退了。”趙德昭心裡記掛這出世未久的弟弟,所以急著去看望孩子。他退去之後,就開始去仁明殿看望趙德芳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朝會之上,趙匡胤就把金明池拓寬一事放諸與朝堂之上。諸位大臣皆在議論,而朝廷之上最終的意見就是如同趙德昭所言那樣,在宣化門外,開鑿了一個大池,引蔡河水入池,供水軍使用。

金明池一事已經吩咐下去,這段子是調集勞力最頻繁、最浩大的一次,整個開封城都在如火如荼之中。

使人欣的是,求歸來的船隻已經安然到達開封,隨即船上所裝載之物如數由戶部查點檢驗之後,然後上於國庫之中,而使皇帝高興的是,萬松等人在求島上做得不錯,一下子運送來這麼多的礦產,其中金子大半船,石炭半船,其餘鐵礦、銅礦等均有發現。

據聞求有如此多的礦產而且在幾乎沒有人煙的情況下,憑藉十艘海船之上的人員就能開採出這麼多的礦產資源,確實是令人瞠目結舌。

皇帝眼,大臣著急,趙德昭催促之,所以更加不能放任求沒有人來管理,所以皇帝大臣們商議之後,改任一得力官員去求上任,之後趙匡胤改求為州,任一地方官員葉十三為知州事,即起隨著一萬百姓,二十艘大船,十五艘小船,奔赴求。

一切就緒之後,立前,大宋官吏以及百姓們坐上了離京的船隻,從開封啟程南下。

建隆二年,立時節,眼下快要到耕的子了,這段時間趙德昭隨著司農署官吏去視察了開封附近的農田,而耕前首先得將田地開墾一番,佃戶家的老牛開始犁田,一頭牛後面牽著犁,而老農此刻正在作著。

這是這時候的犁為多數為唐朝時期傳下來的曲轅犁。曲轅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幾處重大改進。首先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牲畜。

只是趙德昭見到曲轅犁犁轅的長度有些長,據力臂的長度所消耗的能量,事實上越長消耗的力量越大,所以在視察過程之中,與司農署的官吏商議了一番之後,趙德昭建議將在唐代曲轅犁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和完善,使犁轅縮短、彎曲,減少策額、壓鑱等部件,這樣子可是使犁身結構更加輕巧,使用靈活,得到的耕作效率也更高。

所以在回去之後趙德昭立馬讓將作監的工匠改進了一批曲轅犁,經過趙匡胤首肯之後,在皇宮後苑開闢了一塊地方,然後趙匡胤將此地命名為觀稼殿,專門由皇帝親自觀種稻之用。

趙德昭親自拉著牛,縛上改進後的曲轅犁,幾經試驗之後,最終得到了幾駕不錯的曲轅犁。隨後又親自去城外讓如家的百姓親自嘗試,確實要比原先的曲轅犁省去力氣不少。

過後,天氣回暖,趙德昭從皇倉之中出納了一批占城的稻穀,然後親自給封地上的百姓,讓他們種植這批稻穀,除此之外,宮中新開闢的觀稼殿也開始嘗試種植此類稻穀。

整地之後,接下去就是播種稻穀的種子了。首先用水在盆中浸個一一夜,在播種下去之後,等待是漫長的,而趙德昭的心也在焦急等待之中。所幸立過後,尚未出現倒寒的極端惡劣天氣。

之後,這批占城的水稻種子開始芽了,當第一片葉就突破胚芽鞘長出的那一刻間,趙德昭的心開始撲通撲通跳了。雖然第一葉仍然捲曲著,但幼已伸長!

之後趙德昭就把這些給了經驗豐富的老農去作了,而這批水稻的種子發芽率確實比原先的種子出芽率高,發芽率達到了98%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s。庚子,農曆時節為大雪到次年1月小寒。

宋朝的地方行政區劃,基本上是兩級制,即府、州、軍、監為一級,縣為一級。宋朝的地方官均以中央官吏派出任“知xx事”高級官吏則稱“判xx事”以州為標準單位,多稱“知x州軍州事”知州照例兼廂軍正印職。除知州外,每州設“通判”一人,其地位類似隋朝通守。州一級發出文件,必須通判簽署,才能生效。目的就是要牽掣一下知州的權力。

[章节报错] [推荐作品] [更多相关作品]
目录
肉便器 #綠帽(1) 母女花 #姐妹花 #無綠(1) 藥物(1) 偽娘(1) 好文筆 #女性視角 #破處(1) 小馬拉大車 #性奴(1) 快穿(1) 姐妹花 #NTL(1) 母女花 #調教(1) 全家桶 #NTR(1) 目前犯 #熟女(1) 女性視角 #墮落(1) 異世(1) 異國(3) 靈異(1) 好文筆 #監禁(1) 改造 #骨科(1) BE(1) 戀足(3) 異世界 #後宮(1)
大家正在读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私藏小說網 | 
Copyright © 私藏小說網(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