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 搜小说

天工開物 乃粒(1/3)

宋應星/ 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自动滚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宋子曰:上古神農氏若存若亡,然味其徽號,兩言至今存矣。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土脈歷時代而異,種隨水土而分。不然,神農去陶唐,粒食已千年矣。耒耜之利,以教天下,豈有隱焉。而紛紛嘉種,必待后稷詳明,其故何也?紈褲之子,以赭衣視笠蓑;經生之家,以農夫為詬詈。晨炊晚餉,知其味而忘其源者眾矣!夫先農而系之以神,豈人力之所為哉!

o總名凡谷無定名,百穀指成數言。五穀則麻、菽、麥、稷、黍,獨遺稻者,以著書聖賢起自西北也。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而來、牟、黍、稷居什三。麻、菽二者,功用已全入蔬餌膏饌之中,而猶系之谷者。從其朔也。

o稻凡稻種最多。不粘者,禾曰亢,米曰粳。粘者,禾曰餘,米曰糯。(南方無粘黍,酒皆糯米所為。)質本粳而晚收帶粘(俗名婺源光之類)不可為酒,只可為粥者,又一種也。凡稻穀形有長芒、短芒、(江南名長芒者曰瀏陽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長粒、尖粒、圓頂、扁圓面不一,其中米有雪白、牙黃、大赤、半紫、雜黑不一。

溼種之期,最早者分以前,名為社種,(遇天寒有凍死不生者。)最遲者後於清明。凡播種,先以稻麥稿包浸數,俟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許,其名曰秧。秧生三十即撥起分栽。若田畝逢旱乾、水溢,不可秧。秧過期,老而長節,即栽於畝中,生谷數粒,結果而已。凡秧田一畝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畝。凡秧既分栽後,早者七十即收穫,(粳有救公飢、喉下急,糯有金包銀之類,方語百千,不可殫述。)最遲者歷夏及冬二百方收穫。其冬季播種、仲夏即收者,則廣南之稻,地無霜雪故也。

凡稻旬失水,即愁旱乾。夏種冬收之谷,必山間源水不絕之畝,其谷種亦耐久,其土脈亦寒,不催苗也。湖濱之田,待夏潦已過,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種,撒藏高畝之上,以待時也。南方平原,田多一歲兩栽兩獲者。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類也。六月刈初禾,耕治老膏田,再生秧。其秧清明時已偕早秧撒佈。早秧一無水即死,此秧歷四五兩月,任從烈幹無憂,此一異也。

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則汲灌與稻相終始。農家勤苦,為酒之需也。凡稻旬失水則死期至,幻出旱稻一種,粳而不粘者,即高山可,又一異也。香稻一種,取其芳氣以供貴人,收實甚少,滋益全無,不足尚也。

o稻宜凡稻,土脈焦枯,則穗實蕭索。勤農糞田,多方以助之。人畜穢遺、榨油枯餅、(枯者,以去膏而得名也。胡麻、萊菔子為上,蕓薹次之,大眼桐又次之,樟、桕、棉花又次之。)草皮木葉,以佐生機,普天之所同也。(南方磨綠豆粉者,取溲漿灌田肥甚。豆賤之時,撒黃豆于田,一粒爛土方寸,得谷之息倍焉。)土帶冷漿者,宜骨灰蘸秧,(凡禽獸骨。)石灰淹苗足,向陽暖土不宜也。土脈堅緊者,宜耕隴,疊塊壓薪而燒之,填墳鬆土不宜也。

o稻工(耕耙磨耙耘耔具圖)凡稻田刈獲不再種者,土宜本秋耕墾,使宿稿化爛,敵糞力一倍。或秋旱無水及怠農耕,則收穫損薄也。凡糞田若撒枯澆澤,恐霖雨至,過水來,肥質隨漂而去。謹視天時,在老農心計也。凡一耕之後,勤者再耕、三耕,然後施耙,則土質勻碎,而其中膏脈釋化也。

凡牛力窮者,兩人以扛懸耜,項背相望而起土。兩人竟僅敵一牛之力。若耕後牛窮,製成磨耙,兩人肩手磨軋,則一敵三牛之力也。凡牛,中國惟水、黃兩種。水牛力倍於黃。但畜水牛者,冬與土室禦寒,夏與池塘浴水,畜養心計亦倍於黃牛也。凡牛前力耕汗出,切忌雨點,將雨則疾驅入室。候過穀雨,則任從風雨不懼也。

吳郡力田者,以鋤代耜,不藉牛力。愚見貧農之家,會計牛值與水草之資,竊盜死病之變,不若人力亦便。假如有牛者,供辦十畝。無牛用鋤而勤者半之。既已無牛,則秋獲之後,田中無復芻牧之患,而菽麥麻蔬諸種,紛紛可種,以再獲償半荒之畝,似亦相當也。

凡稻分秧之後數,舊葉萎黃而更生新葉。青葉既長,則耔可施焉。(俗名撻禾。)植杖於手,以足扶泥壅,並屈宿田水草,使不生也。凡宿田菵草之類,遇耔而屈折。而ㄗ、稗與荼、蓼非足力所可除者,則耘以繼之。耘者苦在手,辨在兩眸。非類既去,而嘉穀茂焉。從此洩以防潦,溉以防旱,旬月而“奄觀銍刈”矣。

o稻災凡早稻種,秋初收藏,當午曬時烈火氣在內,入倉廩中關閉太急,則其谷粘帶暑氣。(勤農之家,偏受此患。)明年田有糞肥,土脈發燒,東南風助暖,則盡發炎火,大壞苗穗,此一災也。若種穀晚涼入廩,或冬至數九天收貯雪水、冰水一甕,(即不驗。)清明溼種時,每石以數碗灑,立解暑氣,則任從東南風暖,而此苗清秀異常矣。(祟在種內,反怨鬼神。)凡稻撒種時,或水浮數寸,其谷未即沉下,驟發狂風,堆積一隅,此二災也。謹視風定而後撒,則沉勻成秧矣。凡谷種生秧之後,防雀聚食,此三災也。立標飄揚鷹俑,則雀可驅矣。凡秧沉腳未定,陰雨連綿,則損折過半,此四災也。邀天晴霽三,則粒粒皆生矣。凡苗既函之後,畝上肥澤連發,南風薰熱,函內生蟲,(形似蠶繭。)此五災也。邀天遇西風雨一陣,則蟲化而谷生矣。凡苗吐穡之後,暮夜“鬼火”遊燒,此六災也。此火乃朽木腹中放出。凡木母火子,子藏母腹,母身未壞,子千秋不滅。每逢多雨之年,孤野墳墓多被狐狸穿塌。其中棺板為水浸,朽爛之極,所謂母質壞也。火子無附,脫母飛揚。然陰火不見陽光,直待沒黃昏,此火衝隙而出,其力不能上騰,飄遊不定,數尺而止。凡禾穡葉遇之立刻焦炎。逐火之人則他處樹放光,以為鬼也。奮梃擊之,反有鬼變枯柴之說。不知向來鬼火見燈光而已化矣。(凡火未經人間傳燈者,總屬陰火,故見燈即滅。)凡苗自函活以至穎慄,早者食水三鬥,晚者食水五斗,失水即枯,(將刈之時少水一升,谷數雖存,米粒縮小,入碾臼中亦多斷碎。)此七災也。汲灌之智,人巧已無餘矣。凡稻成之時,遇狂風吹粒殞落,或陰雨竟旬,穀粒沾溼自爛,此八災也。然風災不越三十里,陰雨災不越三百里,偏方厄難亦不廣被。風落不可為。若貧困之家,苦於無霽,將溼谷升於鍋內,燃薪其下,炸去糠膜,收炒糗以充飢,亦補助造化之一端矣。

o水利(筒車牛車踏車拔車桔槔皆具圖)凡稻防旱藉水,獨甚五穀。厥土沙、泥、磽、膩,隨方不一。有三即幹者,有半月後幹者。天澤不降,則人力挽水以濟。凡河濱有制筒車者,堰陂障,繞於車下,輪使轉,挽水入筒,一一傾於梘內,入畝中。晝夜不息,百畝無憂。(不用水時,拴木礙止,使輪不轉動。)其湖池不水,或以牛力轉盤,或聚數人踏轉。車身長者二丈,短者半之。其內用龍骨拴串板,關水逆而上。大抵一人竟之力,灌田五畝,而牛則倍之。

其淺池、小澮不載長車者,則數尺之車,一人兩手疾轉,竟之功可灌二畝而已。揚郡以風帆數扇,俟風轉車,風息則止。此車為救潦,去澤水以便栽種。蓋去水非取水也,不適濟旱。用桔槔、轆轤,功勞又甚細已。

o麥凡麥有數種,小麥曰來,麥之長也;大麥曰牟、曰廣;雜麥曰雀、曰蕎;皆以播種同時、花形相似、粉食同功而得麥名也。四海之內,燕、秦、晉、豫、齊魯諸道,民粒食,小麥居半,而黍、稷、稻、粱僅居半。西極川、雲,東至閩、浙,吳、楚腹焉,方長六千里中種小麥者,二十分而一,磨面以為捻頭、環餌、饅首、湯料之需,而饔飧不及焉。種餘麥者五十分而一,閭閻作苦以充朝膳,而貴介不與焉。

廣麥獨產陝西,一名青稞,即大麥,隨土而變。而皮成青黑者,秦人專以飼馬,饑荒人乃食之。(大麥亦有粘者,河洛用以釀酒。)雀麥細穗,穗中又分十數細子,間亦野生。蕎麥實非麥類,然以其為粉療飢,傳名為麥,則麥之而已。

凡北方小麥,歷四時之氣,自秋播種,明年初夏方收。南方者種與收期,時差短。江南麥花夜發,江北麥花晝發,亦一異也。大麥種獲期與小麥相同,蕎麥則秋半下種,不兩月而即收。其苗遇霜即殺,邀天降霜遲遲,則有收矣。

o麥工(北耕種耨具圖)凡麥與稻初耕墾土則同,播種以後則耘耔諸勤苦皆屬稻,麥惟施耨而已。凡北方厥土墳壚易解釋者,種麥之法耕具差異,耕即兼種。其服牛起土者,耒不用耕,並列兩鐵於橫木之上,其具方語曰鏹。鏹中間盛一小鬥,貯麥種於內,其鬥底空梅花眼。牛行搖動,種子即從眼中撒下。密而多,則鞭牛疾走,子撒必多;稀而少,則緩其牛,撒種即少。既播種後,用驢駕兩小石團,壓土埋麥。凡麥種緊壓方生。南地不與北同者,多耕多耙之後,然後以灰拌種,手指拈而種之。種過之後,隨以腳壓土使緊,以代北方驢石也。

耕種之後,勤議耨鋤。凡耨草用闊面大,麥苗生後,耨不厭勤,(有三過四過者。)餘草生機盡誅鋤下,則竟畝華盡聚嘉實矣。功勤易耨,南與北同也。凡糞麥田,既種以後,糞無可施,為計在先也。陝、洛之間憂蟲蝕者,或以砒霜拌種子,南方所用惟炊燼也。(俗名地灰。)南方稻田有種肥田麥者,不糞麥實。當小麥、大麥青青之時,耕殺田中,蒸罨土,秋收稻穀必加倍也。

凡麥收空隙,可再種他物。自初夏至季秋,時亦半載,擇土宜而為之,惟人所取也。南方大麥有既刈之後乃種遲生粳稻者。勤農作苦,明賜無不及也。凡蕎麥,南方必刈稻,北方必刈菽、稷而後種。其肥腴,能使土瘦。然計其獲入,業償半谷有餘,勤農之家何妨再糞也。

o麥災凡麥防患抵稻三分之一。播種以後,雪、霜、晴、潦皆非所計。麥食水甚少,北土中再沐雨水一升,則秀華成嘉粒矣。荊、揚以南唯患黴雨。倘成之時晴幹旬,則倉稟皆盈,不可勝食。揚州諺雲“寸麥不怕尺水”謂麥初長時,任水滅頂無傷;“尺麥只怕寸水”謂成時寸水軟,倒莖沾泥,則麥粒盡爛於地面也。

江南有雀一種,有無骨,飛食麥田數盈千萬,然不廣及,罹害者數十里而止。江北蝗生,則大之歲也。

o黍稷粱粟凡糧食,米而不粉者種類甚多。相去數百里,則、味、形、質隨方而變,大同小異,千百其名。北人唯以大米呼粳稻,而其餘概以小米名之。

凡黍與稷同類,粱與粟同類。黍有粘有不粘,(粘者為酒。)稷有粳無粘。凡粘黍、粘粟統名曰秫,非二種外更有秫也。黍赤、白、黃、黑皆有,而或專以黑為稷,未是。至以稷米為先他谷,堪供祭祀則當以早者為稷,則近之矣。凡黍在《詩》、《書》有虋、芑、、丕等名,在今方語有牛、燕頷、馬革、驢皮、稻尾等名。種以三月為上時,五月;四月為中時,七月;五月為下時,八月。揚花結穗總與來、牟不相見也。凡黍粒大小,總視土地肥磽、時令害育。宋儒拘定以某方黍定律,未是也。

凡粟與粱統名黃米。粘粟可為酒,而蘆粟一種名曰高粱者,以其身高七尺如蘆、荻也。粱粟種類名號之多,視黍稷猶甚,其命名或因姓氏、山水,或以形似、時令,總之不可枚舉。山東人唯以穀子呼之,並不知粱粟之名也。已上四米皆種秋獲,耕耨之法與來、牟同,而種收之候則相懸絕雲。

o麻凡麻可粒可油者,惟火麻、胡麻二種。胡麻即脂麻,相傳西漢始自大宛來。古者以麻為五穀之一,若專以火麻當之,義豈有當哉?窈意《詩》、《書》五穀之麻,或其種已滅,或即菽、粟之中別種,而漸訛其名號,皆未可知也。

今胡麻味美而功高,即以冠百穀不為過。火麻子粒壓油無多,皮為疏惡布,其值幾何?胡麻數龠充腸,移時不餒。Х餌、飴餳得粘其粒,味高而品貴。其為油也,發得之而澤,腹得之而膏,腥羶得之而芳,毒厲得之而解。農家能廣種,厚實可勝言哉。

種胡麻法,或治畦圃,或壟田畝。土碎草淨之極,然後以地灰微溼,拌勻麻子而撒種之。早者三月種,遲者不出大暑前。早種者花實亦待中秋乃結。耨草之功唯鋤是視。其有黑、白、赤三者。其結角長寸許有四稜者,房小而子少,八稜者房大而子多。皆因肥瘠所致,非種也。收子榨油每石得四十斤餘,其枯用以肥田。若饑荒之年,則留供人食。

o菽凡菽種類之多,與稻、黍相等,播種收穫之期,四季相承。果腹之功在人用,蓋與飲食相終始。

一種大豆,有黑、黃兩,下種不出清明前後。黃者有五月黃、六月爆、冬黃三種。五月黃收粒少,而冬黃必倍之。黑者刻期八月收。淮北長征騾馬必食黑豆,筋力乃強。

[章节报错] [推荐作品] [更多相关作品]
目录
肉便器 #綠帽(1) 母女花 #姐妹花 #無綠(1) 藥物(1) 偽娘(1) 好文筆 #女性視角 #破處(1) 小馬拉大車 #性奴(1) 快穿(1) 姐妹花 #NTL(1) 母女花 #調教(1) 全家桶 #NTR(1) 目前犯 #熟女(1) 女性視角 #墮落(1) 異世(1) 異國(3) 靈異(1) 好文筆 #監禁(1) 改造 #骨科(1) BE(1) 戀足(3) 異世界 #後宮(1)
大家正在读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私藏小說網 | 
Copyright © 私藏小說網(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