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同年葉書山太史,掌教鐘山。生平專心經學,而尤長於《秋》,自稱啖助、趙匡,不足多也。注《
詩》“佻兮達兮”一章為兩男子相悅之詩,人多笑之。然作詩頗有
情。《出都》雲:“行年七十古來稀,東、馬、嚴、徐事已非。檢點良方醫老病,所須物藥是當歸。”
“白石清泉故自佳,九衢車馬漫紛孥。知此後
相憶,只有豐臺芍藥花。”
“行匆匆鬢影疏,騎驢猶憶入京初。蒯緱一劍酸寒甚,今
歸裝有賜書。”太史諱酉,桐城人。
二壬戌歲,餘改官金陵,寓王俁巖太史家,遇戚晴川太守言:“書生初任外吏,參見長官,不慣屈膝,匆遽間,動致聲響。”餘試之果然。戲雲:“書銜筆慣字難小,學跪膝忙時有聲。”戚《宿承恩寺》句雲:“瓦溝落月印孤榻,簷隙入風吹短檠。”殊冷峭。戚諱振鷺,湖州人。
三舒城任自舉學坡,為莊明府記室,好詠。一
餘訪莊公,聞書齋中高唱拍案,細聽之,乃餘詩也。莊出笑曰:“幸而任先生大賞公詩;如其大罵,則奈何?”後任死,伏魄時口號別親友雲:“六旬失足下蓬瀛,今
才欣返玉京。直以聰明還造化,但憑樵牧話子生。花當
盡應辭樹,鳥際冬殘合罷聲。見說群仙同抗手,遲餘受代主蓉城。”四通州李方膺晴江,工畫梅,傲岸不羈。罷官,寓江寧項氏花園,
與沈補蘿及餘遊覽名山,人觀者號“三仙出
”《題畫梅》雲:“寫梅未必合時宜,莫怪花前落墨遲。觸目橫斜千萬朵,賞心只有兩三枝。”《秋葵》雲:“肅瑟風吹永巷長,采衣非復舊時黃。到頭只覺君恩重,常自傾心向太陽。”晴江牧滁州,見醉翁亭古梅,伏地再拜。其風趣如此。
五上猶令方綺亭,名求義,聵於耳而聰於心;與人言,必大聲高呼,諧謔百出,而一本於天真。《辭官歸裡》雲:“三年政罷喜忘機,老去仍思竹裡扉。攜取清風隨棹去,添來白髮湖頭歸。不妨琴鶴為行李,那計孥說是非。力倦眼昏貪穩臥,誤傳高尚遂初衣。”死後,餘為銘墓。陳古漁哭之雲:“不見白頭憑几坐,尚疑朱履出堂來。”六予過蘇州,常寓曹家巷唐靜涵家。其人有豪氣,能羅致都知錄事,故尤狎就之。兩家
女無嫌,如龐公之於司馬德
,不知誰為主客也。靜涵有句雲:“苔痕深院雨,人影小窗燈。”《花朝分韻》雲:“薄醉微
答歲華,
寒十
掩窗紗。多情昨夜樓頭雨,吹出滿牆紅杏花。”其少子七郎詠《落花》雲:“零落嫣紅歸不得,楊花相約過鄰家。”真佳句也。長子湘昀居隨園,
雲:“小住名園又一年,石闌干畔聽
泉。夜深怕作還鄉夢,月到南窗尚未眠。”
“小窗閒坐夕陽斜,對此教人不憶家。喜見香荷才出水,一枝高葉一枝花。”從來荷葉高出水者,必有花;湘昀居園久,故知之。靜涵有姬人王氏,美而賢;每聞餘至,必手自烹飪。先數年亡,餘輓聯雲:“落葉添薪,心傷元相貧時婦;為誰截髮,腸斷陶家座上賓。”七元人詩曰:“老不甘心奈鏡何?”李益《覽鏡》雲:“縱使逢人見,猶勝自見悲。”本朝鄭璣尺先生雲:“朱顏誰不惜?白髮爾先知。”皆嫌鏡之示人以老也。宋人云:“貧女如花只鏡知。”又曰:“鏡裡自應諳素貌,人間只解看紅妝。”又曰:“自家憐未了,臨去復徘徊。”本朝高夫人有句雲:“乍見不知誰覿面,細看真覺我憐卿。”是鏡有恩於女子,有怨於老翁也。容成侯何容心哉?
八蘇州楓橋西沿塘,有餘本家漁洲居士,乃前明六俊之後,愛客能詩。家有漁隱園,水木明瑟,餘為作記,鐫石壁間。每過姑蘇,必泊舟塘下,與其叔鋤、弟又愷,為剪燭之談。年甫五十而亡。有《新柳》一律雲:“二月韶光媚,
風
柳條。含煙初作態,泡
不勝嬌。
細柔難舞,眉疏淡
描。丰神與誰並?好女乍垂髫。”九香亭弟偶
,往往如吾意所
出,不愧吾家阿連也。餘三十年前,選妾姑蘇,所需花封甚輕;今動至數金。香亭《過吳門》雲:“傳聞近
選花枝,百兩纏頭費莫支。爭及當年吳市好,一錢便許看西施。”《消夏雜詠》雲:“科頭赤足徜徉過,一領蕉衫尚覺多。不信熱場人不熱,紅燈圍著聽笙歌。”十《南史》言:“阮孝緒之門閥,諸葛璩之學術,使其好仕,何官不可為?乃各安於隱退,豈非
之所近,不可強歟?”近今吾見二人焉;一為尹文端公之六公子似村,一為傅文忠公從子我齋。似村舉秀才,終
閉戶
詩;我齋雖官參領、司馬政,而意思蕭散,不希榮利。有人從都中來,誦其《環溪別墅》詩云:“將官當隱稱畸吏,未老先衰號半翁。”又曰:“不是門前騎馬過,幾忘身現作何官。”長洲女子陶慶餘,嫁大司馬彭公孫希洛,年二十二而亡。有《瓊樓
》行世。詠《鸚鵡》雲:“一夢喚回唐社稷,千秋留得漢文章。”《婢去》雲;“院從汝去長青苔,小榻香消午夢迴。不覺疏簾搖樹影,風前誤認摘花來。”一十一己卯秋,在揚州遇萬近蓬秀才,屬題《紅袖添香圖》。近蓬少時託李硯北寫此圖,虛擬娉婷,實無所指。裘姓友見畫中人,驚笑,以為絕似其家婢;遂延近蓬至其家,出婢贈之。婢姓花。一時題者紛然。餘獨愛吳玉墀詩曰:“紅樓翠被知多少,如此消魂定姓花。”又曰:“聘錢若許名
斂,第一須酬作畫人。”廿年後,餘至杭州,花姬已下世矣。近蓬訪餘湖上,不值,投詩云:“惜花人早出,載酒客遲來。”一十二辛丑秋,忽有浙中校官入山見訪,方知即玉墀,字小谷,是吾鄉尺鳧先生之少子、鷗亭居士之季弟。予少時,乞假歸娶,飲於鷗亭之瓶花齋,其時小谷才四歲。故見贈雲:“園林心契卅年餘,今
真來大隱居。修贄忙於投要路,扣門快比訪奇書。相看共訝鬚眉古,久別渾忘問訊疏。細認雙瞳點秋水,依然竹馬識君初。”嗚呼!四十餘年鄉里故人,二十年前詩中知己,彼此茫茫,絕無晤期,而天必為兩人作合,文章有神,信矣!小谷在隨園賞芙蓉,賦五古千言,以太長,不能全錄。託羅兩峰畫《板橋遺蹟》,題雲:“談罷羅家《鬼趣圖》,去尋舊院影模糊。蘆
瑟瑟如人語,中有鶯鶯燕燕無?”
“綠蕪一片眾香埋,半沒橋身半沒街。豔跡但餘殘礎在,也曾親近玉人鞋。”
“此柏婆娑似舊人,盤桓幾度板橋。只憐生長煙花裡,猶作亭亭倩女身。”
“者番遊緒已愴然,又對風斜雨細天。畫最淒涼天最慘,看君筆上起蒼煙。”一十四餘自幼,詩文不喜平。丙辰,諸徵士集京師,獨心折于山陰胡天遊稚威。嘗言:“吾於稚威,則師之矣;吾於元木、循初,則友之矣;其他某某,則事我者也。”元木者周君大樞,循初者萬君光泰也。稚威駢體文,直掩徐、庾,散行恥言宋代,一以唐人為歸。詩學韓、孟,過於澀拗。今錄其近人者。如《明妃》雲:“天低海水西
處,獨有琵琶堪解語。斷絲枯木本無情,猶勝人心百千許。”詠《諫果》雲:“苦口眾所揮,餘甘幾人賞。置
錕鋙端,或者如舐掌。”《贈某營將》雲:“大聲當鼓急,片影落槍危。劍血看生癭,天狼對持髭。”皆奇句也。亦有風韻獨絕者,《曉行》雲:“夢闌鶯喚穆陵西,驛吏催詩雨拂衣。行客落花心事別,無端俱趁曉風飛。”丁巳
,予與元木、循初同在稚威寓中,夜眠聽雨,元木見贈一篇雲:“文章之家無不有,袁郎二十膽如鬥。”詩甚奇詭,不能備錄。壬申歲,餘起病至長安,元木再贈七古。起句雲:“憶昔相見長安邸,志氣如虹掛千裡。狂飛大句風雨來,頭沒酒杯笑不已。”真乃替餘少時寫照。元木廷試報罷,果毅公訥親延為上客。每公餘之暇,命講《通鑑》數則,亦想見當
公卿風雅也。元木詩最堅瘦,獨詠《桃花》頗婉麗。其詞曰:“寂寂朱塵度歲華,又驚
到桃花。五陵遊客知何限,只有漁人最憶家。”《管仲墓》雲:“
說儒門羞五尺,至今江左幾夷吾?”早行詩,二人同調,而皆有妙境。梁藥亭雲:“鴻雁自南人自北,一時來往月明中。”元木雲:“行人飛鳥都何事,一樣衝寒度曉堤。”周蘭坡學士多髯,冬
同元木詠雪,和東坡“尖叉”韻。元木押“鹽”字韻雲:“修髯繞作離離竹,妙句清於《昔昔鹽》。”一十五予宰江寧時,俞來溪秀才見贈雲:“誰道樓前多鼓響,只聞花外有琴聲。”餘道:“不如宋人‘雨後有人耕綠野,月明無犬吠花村’。”又有人贈雲:“事到眼前亮於雪,民從心上養如
。”餘道:“不如餘《沭陽雜興》雲‘獄豈得情寧結早,判防多誤每刑輕’。”一十六人言通天文者不祥。四川高太史名辰,字白雲,向為嶽大將軍西席。嘗在金陵觀星象,言山東有事。次年,果有王倫之逆,而太史已先亡矣。過隨園,命其子受業門下,贈詩云:“名重隨園詎偶然?興來神妙寫毫顛。已知葛井來勾漏,豈但香山數樂天?入座嵐光時拱揖,依人鶴影自翩躚。荀香近處瞻先輩,
我調飢三十年。”《過定軍山吊武侯》雲:“三代而還論出處,兩朝之際見權宜。”一十七孫過庭《書譜》雲:“學書者初學先求平正;進功須求險絕;成功之後,仍歸平正。”予謂學詩之道,何以異是?
—十八為人,不可以有我,有我則自恃恨用之病多;孔子所以“無固”、“無我”也。作詩,不可以無我,無我則剿襲敷衍之弊大;韓昌黎所以“惟古於詞必己出”也。北魏祖瑩雲:“文章當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不可寄人籬下。”一十九詩有現前指點語最佳。香樹尚書《題紅葉》雲:“一夜傳霜信遍,早衰多是出頭枝。”程魚門《觀打漁》雲:“旁人束手休相怪,空網由來撒最多。”張哲士《觀弈》雲:“笑渠斂手推枰後,始羨從旁攏袖人。”宋人詩云:“無事閉門防俗客,愛閒能有幾人來?”哲士《月夜》雲:“恐有閒人能見訪,滿庭涼影未關門。”兩意相反,而皆有味。
二十唐以前,未有不《文選》理者,不獨杜少陵也。韓、柳兩家文字,其濃厚處,俱從此出。宋人以八代為衰,遂一筆抹殺,而詩文從此平弱矣。漢陽戴思任《題文選樓》雲:“七步以來誰抗手,‘六經’而外此傳書。”二十一近
文人,常州為盛。趙懷玉字映川,能八家之文;黃景仁字仲則,詩近太白;孫星衍字淵如,詩近昌谷;洪君亮吉字稚存,詩學韓、杜:俱秀出班行。黃不幸早亡。錄其《前觀
行》雲:“客有不樂遊廣陵,臥看八月秋濤興。偉哉造物此巨觀,海水直挾心飛騰。龍堂誰作天吳介,對此茫茫八埏隘。才見銀山動地來,已將赤岸浮天外。砰崖槌嶽萬
號,雄呿雌
六節搖。是豈乾坤共呼
,乃與晦朔為盈消。殷天怒為排山入,轉眼西追
輪及。一信將無渤湃空,再來或恐鴻漾溼。唱歌踏
輸吳儂,曾將何物齎海童。答言三千水犀弩,至今猶敢攖其鋒。我思此語等兒戲,員也英靈實難避。只合回頭撼越山,那因抉目仇吳地。吳顛越蹶曾幾時,前胥後種誰見知?
生
落自終古,我
停杯一問之。”《後觀
行》雲:“海風捲盡江頭葉,沙岸千人萬人立。怪底山川忽變容,又報天邊海
入。鷗飛艇亂行雲停,江亦作勢如相
。鵝
一白尚天際,側耳已是風霆聲。江
不合幾回折,
折
頭如折鐵。一折平添百丈飛,浩浩長空卷晴雪。星馳電掣望已遙,江塘十里隨低高。此時萬戶同屏息,但見窗欞齊動搖。濤頭障天天亦暮,蒼茫卻望
來處。前陣才平羅剎磯,後來又沒西興樹。獨客弔影行自愁,大地與身同一浮。願乘世外鹿盧趼,孰職就裡陰陽韝。賦罷觀
長太息,我尚輸
歸即得。回首重城鼓角哀,半空純作魚龍
。”二十二餘嘗謂孫淵如雲:“天下清才多,奇才少。君天下之奇才也。”淵如聞之,竊喜自負。《登千佛樓》雲:“城東佛樓幾年閉,
徑秋
刺芒利。飛磷
屋鳥啄牆,鬼風吹簷斷佛臂。此間非墓非戰原,豈有厲魄號煩冤?青狸捧骨夜窺月,
氣不足羅神
。
廊一僧病枯瘠,見慣妖蹤訝人跡。老莎出戶曲復斜,反鎖空堂晝深黑。樓前慘碧竹作圍,
袖細影明寒暉。殘霖滴階漬幽血,敗粉剝壁生陰苔。竹梢朦朧上無路,疑墮中宵夢遊處。回頭不憶隔世來,過眼復恐今生去。簷牙壓肩樓腳搖,驚起
棟千年鴉。屏聲獨立瓦爭落,失勢一墜魂難招。原頭
落樹蒼莽,既下心神久惝悅。林端卻顧寺角移,那得騰身立平壤。”又,《
病》雲:“眉痕只覺瘦來濃,指爪都從病後長。”抑何哀豔!
二十三洪稚存題某官《散賑圖》雲:“河東來不可當,憶昨魚鱉升君堂。官卑方攝丞簿尉,天險
合江淮黃。河
決城已旬
,散賑遂呼尉官出。尉官耳聾年六十,驗粟呼人百無失。大者屋角狂狐奔,小者樹底飢鷹蹲。頭顛頸縮三
餓,共聞賑粟來空村。持瓢舉釜復攜鬥,已見千人立沙
。黃衫小吏足不停,村後村前更招手。深泥沒髁無肩輿,尉來村北跨一驢。行籌散盡整鞭去,不遣索米來豪胥。淮陰太守知君績,早晚臺端奏賢跡。君今所補非寸尺,不見遺黎活千百?”二十四裴晉公笑韓昌黎恃其逸足,往往奔放。近
才人,頗多此病。惟王太守夢樓能
之使遒,煉之使警,篇外尚有餘音。錄其《在西湖寄都中同年》雲:“星河雲海望迢迢,八度花朝與雪朝。徼外蠻煙空目極,楚南芳草易魂銷。
身我本疏慵慣,奮翅君方搏擊遙。豈是升沉關氣類?輕舟相繼返林皋。”
“增城瓊苑蕊珠宮,香案西偏紫閣東。夢裡似曾聞廣樂,歸來但覺任樵風。蓬瀛消息無清鳥,煙水生涯有雪鴻。近愈諳禪悅味,繁華清淨兩俱空。…‘每向東華散玉珂,相於花下酌紅螺。歐、梅自許賢豪聚,蘇、李偏教闊別多。棋局居然更甲子,酒壚真自邈山河。何戡解話當年事,也與樽前喚奈何。”
“棧道連雲粵海霏,星軺先後有光輝。去歲芷塘典試四川,頃竹虛典試廣東。詩喜得江山助,問字欣添玉筍圍。舊雨定知縈遠夢,野雲端不耐高飛。年來自署西湖長,佔取蘇堤作釣磯。”二十五唐人句雲:“鄉心正無限,一雁度南樓。”宋人句雲:“正思秋信到,一葉墜中庭。”古今人下筆,往往不謀而合。
二十六吳中詩人,沙鬥初、張昆南外,有張玉谷,詩工古風,在家漁洲處一見後,遂成永訣。僅記其《烏夜啼》雲:“參橫月落庭烏啼,窗前有女猶鳴機。聞聲停梭低頭思,烏何夜啼想烏飢。老烏辛苦飢常忍,小烏啾啾老烏憫。勸烏且莫啼高聲,嬌兒甫眠恐驚醒。”玉谷尤長樂府。有義婦袁氏因夫作竊,勸之不從,乃沉水死。其事其詩,俱足千古。惜太長,不能備錄。
二十七佳句有無心而相同者。張寶臣宗伯《晚步》雲:“竹枝風影更宜月,荷葉香偏勝花。”厲樊榭《遊智果寺》雲:“竹陰入寺綠無暑,荷葉繞門香勝花。”王夢樓《遊麴院》雲:“煙光自潤非關雨,水藻俱香不獨花。”梁守存《看新荷》雲:“似經雨過風猶揚,未到花時葉早香。”二十八週幔亭:“山光含月淡,僧影入松無。”魯星村:“酒中萬愁散,詩外一言無。”方子云:“香篆舞來簷際斷,水痕圓到岸邊無。”陳古漁:“花陰拂地香方覺,橋影橫波動即無。”四押“無”字,俱妙。前人《詠始皇》雲:“憐君未到沙丘
,知道人間有死無?”尤奇。
二十九七夕,牛郎、織女雙星渡河。此不過“月桂”、“烏”、“乘槎”、“化蝶”之類,妄言妄聽,作點綴詞章用耳。近見蔣苕生作詩,力辨其誣,殊覺無謂。嘗調之雲:“譬如讚美人‘秀
可餐’,君必爭‘人
吃不得’,算不得聰明也。”高郵
筋祠,說部書有四解:或雲:“鹿筋,梁地名也;有鹿為蚊所齧,
筋而死,故名。”或雲;“路金者,人名也;五代時將軍,戰死於此,故名。”或雲:“有遠商二人,分金於此,一人忿爭不已,一人悉以贈之,其人大慚,置金路上而去。後人義之,以其金為之立祠,故名路金,訛為
涇。”所云“姑嫂避蚊者”乃俗傳一說耳。近見雲松觀察詩,極褒貞女之貞,而痛貶失節之婦:笨與苕生同。不如孫豹人有句雲:“黃昏仍獨自,白鳥近如何?”李少鶴有句雲:“湖上天仍暮,門前草自
。”與阮亭“門外野風開白蓮”之句,同為高雅。
三十詩有幹無華,是枯木也。有無骨,是夏蟲也。有人無我,是傀儡也。有聲無韻,是瓦缶也。有直無曲,是漏卮也。有格無趣,是土牛也。
三十一古詞奇奧,多不可解。大抵本其時之方言,而傳失真。如《盤庚》之“吊由靈”《國語》之“暇豫之吾吾”《巾舞歌》之“來吾嬰”伯牙》之“軟欽傷宮”古樂府之“收中吾,羊無夷,何何,吾吾”《尚書大傳》之“舟張辟雍,鴿鴿相從”皆是也。北魏繆襲仿其體,作《尤
經》,拗澀不可句讀,殊覺無謂。
三十二選詩如用人才,門戶須寬,採取須嚴。能知派別之所由,則自然寬矣;能知采之所在,則自然嚴矣。餘論詩似寬實嚴,嘗口號雲:“聲憑宮徵都須脆,味盡酸鹹只要鮮。”三十三楊、劉詩號西昆體,詞多綺麗。《宋史》:楊文公之正直,人皆知之。劉筠知制誥時,不肯草丁謂復相之詔。真宗不得已,命晏元獻草之。後晏見劉自慚,至掩扇而過,其剛正不在楊下。可見“桑間”、“濮上”之音,未必非賢人所作。
三十四楊龜山先生雲:“當今祖宗之法,不必分元祜與熙豐也。國家但取其善者而行之,可也。”予聞人論詩,好爭唐、宋,必以先生此語曉之。
三十五從古講六書者,多不工書。歐、虞、褚、薛,不硜硜於《說文》、《凡將》。講韻學者,多不工詩。李、杜、韓、蘇,不斤斤於分音列譜。何也?空諸一切,而後能以神氣孤行;一涉箋註,趣便索然。
三十六《三百篇》不著姓名,蓋其人直寫懷抱,無意於傳名,所以真切可愛。今作詩,有意要人知有學問、有章法、有師承,於是真意少而繁文多。予按:《三百篇》有姓名可考者,惟家父之《南山》,寺人孟子之《萋菲》,尹吉甫之《崧高》,魯奚斯之《閟宮》而已。此外,皆不知何人秉筆。
三十七人但知寥寥短章之才短,而不知喋喋千言之才更短。人但知滿口公卿之人俗,而不知滿口不趨公卿之人更俗。予嘗箴一名士雲:“詩羞作野才子,行己莫為小丈夫。”三十八阮亭《詩話》,道晚唐人之“布穀啼
雨,杏花紅半村”不如盛唐人之“興闌啼鳥緩,坐久落花多”餘以為真耳食之論。阮亭
中,先有晚、盛之分,故不知兩詩之各有妙境。若以渾成而言,轉覺晚唐為勝。
三十九或言八股文體制,出於唐人試帖,累人已甚。梅式庵曰:“不然。天成就一文人、一儒者,都非偶然。試觀古文人如歐、蘇、韓、柳,儒者如周、程、張、朱,誰非少年科甲哉?蓋使之先得出身,以捐棄其俗學,而後乃有全力以攻實學。試觀諸公應試之文,都不甚佳;晚年得力於學之後,方始不凡。不然,彼方終舊用心於五言八韻、對策三條,豈足以傳世哉?就中晚登科第者,只歸熙甫一人。然古文雖工,終不脫時文氣息;而且終身不能為詩:亦累於俗學之一證。”四十休寧布衣陳浦,字楚南,白髯偉貌。壬辰年,與陳古漁同來,投一冊詩而去。餘當時未及卒讀,庋之架上,蠹蝕者過半。庚子
,偶擷讀之,乃學唐人能得其神趣者。問古漁。曰:“死數年矣。”餘深悔
臂而失詩人。其《廬山瀑布》雲:“噴雪萬峰巔,風吹直下天。長懸一匹練,飛作百重泉。松近無晴鬣,村遙有溼煙。因知元化大,江海與周旋。”《秋月》雲:“秋月一何皎,照人生遠哀。閉門不忍看,自上紙窗來。”《孤雁》雲:“月因孤影冷,夜以一聲長。”《鄱陽湖》雲:“岸闊山沉水,天低
入雲。”七言如:“遠水無邊天作岸,亂帆一散影如鴉。”
“割愛折花因贈妾,攢眉入社為詩。”皆不凡也。其可憐者,《醉後題壁》雲:“貧歸故里生無計,病臥他鄉死亦難。放眼古今多少恨,可憐身後識方幹。”嗚呼!餘亦識方幹於死後,能無有愧其言哉?
四十一明季秦淮多名,柳如是、顧橫波,其尤著者也。俱以
藝受公卿知,為之落籍。而所適錢、龔兩尚書,又都少夷、齊之節。兩夫人恰禮賢愛士,俠骨稜增。閻古古被難,夫人匿之側室中,卒以脫禍。厲樊榭詩云:“蛾眉前後皆奇絕,莫怪群公欠致身。”較梅庚“蘼蕪詩句橫波墨,都是尚書傳里人”之句,更覺蘊藉。
四十二或問:“太白樂府‘元氣是文康之老親’作何解?”餘按:周舍《上雲樂》曰:“西方老胡,厥名文康。”此其所本。然樂府語多不可解,如:《烏棲曲》之“目作宴填飽,腹作宛惱飢,刀作離婁僻”措語奧僻。又曰:“既死明月魄,無復玻璃魂。…‘明月魄”可解也;“玻璃魂”不可解也。周宣王時《採薪歌》曰:“金虎入門元泉。”
1.教師白潔全傳(王申)
20925人在看2.阿慶亂史(阿慶)
5185人在看3.媽媽林菲菲的一滴淚(X313860119)
9229人在看4.家有美母的極致鏽惑(青魔冷槍)
16829人在看5.我的母親(兮夜)
3827人在看6.美豔誘人的媽媽(嬴公子任好)
7933人在看7.邪惡變形系統(吉它)
9899人在看8.被我出賣的一家人(不詳)
5622人在看9.沉淪的媽媽(綠母)(不詳)
11647人在看10.我的江湖h(古魚)
6775人在看11.情種(第一部)全(小手)
6344人在看12.欲之淵(騮溜溜哥)
4896人在看13.復仇之路(血親熟女控肉文)(周建高)
7155人在看14.教師母親的柔情(120章vip版)(諸葛大力)
7468人在看15.調教清純老婆五年有感(不詳)
14447人在看16.洛玉衡的墮落(大奉打更人同人)(玫瑰聖騎士)
30643人在看17.妻子的慾望之傻兒子(感性生活)
5960人在看18.周挺陽之風流歲月(更新至60章)(budabc)
12719人在看19.無法理解的愛(xb客)
10774人在看20.原神同人:豐乳肥臀的冷豔神女申鶴在跟旅行者成親結婚以後(暮色魚湯)
4564人在看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