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 搜小说

泛銀河戰紀 第十一章星門(1/1)

瀟瀟竹中雨/ 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自动滚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時“燕雲號”略微一震,啓動了跳躍引擎,窗外頓時黑暗下來,因為非星門跳躍的躍遷速度以最慢的旗艦級星艦來講也達到了1。5au/s(1au=149,597,870,700米),是光速的498倍(光每秒=300000000米),躍遷速度最快的是穿梭機速度可達7。5au/s“燕雲號”的躍遷速度大致在3au/s,所以窗外是沒有光存在的,常規星艦攜帶的能源只能在恆星系內進行任意跳躍,而想去其他的動輒以光年計算的恆星系必須通過星門,星門的原理在創造了一個人為的空間蟲,可以迅速從一個恆星系穿過摺疊空間抵達另外一個恆星系,不過由於宇宙空間的不穩定所限,只有這種恆星系與恆星系之間的摺疊空間最為穩定。

具體來講,星門的建造是基於人工蟲,且由雙星系統的引力共振形成的。該共振相當於恆星天體引力波之間的摩擦。天體質量越大,它們之間的共振會越強烈。恆星系行星的位置以及大型行星體塵環的複雜結構都受到這種共振現象的影響。由於雙星系統存在強烈的共振現象,因此在一個穩定的雙星結構星系,兩顆恆星的引力場會相互干擾,像從兩個波源發出的波會相互影響一樣。

這些穩定的波形成了一連串的駐波,好像吉他彈奏時琴絃振動所形成的波一樣。最強的共振是1:1共振(稱為第一諧波),該力場存在兩個穩定點,兩顆恆心的心各存在1個。次強的共振是1:2共振(稱為第二諧波),其穩定點存在於兩顆恆星連線的間點(假設兩顆恆星質量相等),之後的依次類推。在節點,兩個快速振盪的反引力場形成的一對反向動力張量產生了強大的切變力。

通常情況下,這對切變力之間的互相作用通過高頻引力輻發散出去,不產生任何顯著的宏觀量子現象。但如果該應力(所述的相互作用)被限制於一個有限的範圍,那麼這個張量場最終會形成一個不斷延伸的高曲率觸手,像時空連續體的結構一樣。具體來説,這個觸手會構成了一個自迴避四維型,使觸手不斷向外延伸。如同時間-空間的磁場一樣,觸手的頂端曲率達到最大點,且足夠大的曲率會使得在遙遠高密度星域形成一個小觸手,兩觸手會觸及並自然融合。

在生活與之類似的現象是當閃電劃擊地面的時候,劃落的閃電頂端實際產生了一個自地面向發散的小閃電,兩者在地面方某處融合,從而形成了一個封閉的電環路。星門主要是由一種被稱作超大玻子球體組成,基於等質量的基礎力場,且與引力波強烈作用。該天體充滿了超大玻子等離子體,它們會反引力波,這與鏡面的光反非常相似。通過調整該等離子體的密度,反高頻引力波從而抵消切變張力,產生的輻會被貯藏在天體,共振點的內部重應力會如狀穩定增長,最終形成高曲率的觸手。

與之相類似的是光,通過反空腔的共振產生極強的干涉密集電磁能量光束。兩個蟲末端的距離取決於雙星系統恆星的質量以及星門位於哪個共振點這2個因素。為了連接兩個星門,試錯法的應用必不可少,而且通常需要持續多年時間。這是因為我們無法預計張量場所形成的觸手會在哪裏出現。但我們可以通過在臨近星系內建立重應力場,無須抵達臨界點,觸手也在不斷延伸。儘管還需要不斷嘗試,但這樣連接兩個星門的可能增大了。這與雷雨天使用避雷針的道理是一樣的。

埃倫人建造的第一個星門有很大的侷限:即一旦形成了蟲並已有一艘艦船從此穿越,那麼另一艘艦船想穿越,必須形成另一個蟲。由於重新連接兩個星門需要幾天甚至幾個月的時間,所以艦船通過星門會花費很多時間去等待觸手重匹配。而之後建造的“星門跳躍”能夠保持蟲長時間敞開,現代的星門可以保持蟲之間的連接在其重置前敞開長達數十年。此外,埃倫人建造的第一個星門一次只能連接並保持一個蟲敞開,而如今,可以保持幾個蟲同時敞開,且星門能夠一次與其他多個星門連接。在一個普通的雙星系統,星門的有效跳躍距離大約是15光年,例外的情況是星門建立在恆星與恆星間的第二個共振點。這是因為這些節點距離恆星系非常遠(通常距離達0。5光年),而且較難被使用,直到最近幾百年它們才開始慢慢被開發。從另一個角度説,在這些點建立的星門一般的星門的距離範圍大得多。

當然,穿越星門也有一些嚴格的限制。首先,由於星門須要建造在共振點,所以只有在擁有兩個或兩個以恆星的星系之間才能實現。這樣的話將有三分之一的星系不具備建造星門的客觀條件。其次,在一個星系,相同時間內只能啓用一個星門。這是由於超大玻子球體產生的共振場內會發生無規則振動,如果在相同時間內同一星系內活躍着一個以的球體,那麼它們會變得極其不穩定,難以控制。要使艦船航行於蟲之間,兩個蟲的末端必須分別連接到對應的星門。

這意味着艦船隻能在能夠創建蟲的常規空間進行跳躍。因為觸手在經度方向會有極度擴張,也意味着在空間座標,蟲在經度方向也會有擴張,同時線呈環狀。如果艦船穿越蟲時,會有很大傾斜,這必然會危及到艦船的整體構造。當然這也可以被臨近艦船的反向作用力抵消。在此,超大玻子球體對於星門的構造也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當飛船穿過超大玻子球體時,一個超大玻子的單原子層會覆蓋在艦船的表面。這個表層可以防止艦船受共振場作用而產生一定程度的拉伸傾斜,這在艦船通過蟲時很好保護了艦船的整體構造。當然,這並不表示傾斜完全不存在,即使是那些經驗老道的飛行員在穿越蟲時,也會體會到艦船向下傾斜的覺。

因為目前的科學技術,由於昂貴稀少的能源所限,一般只有旗艦級別的星艦才配備有超遠距躍遷引擎,不過常規星艦所需的能源在試航時充能完畢,算每天不間斷飛行只要能源倉不破損,也是一輩子不需要補給能量的,平時只要及時保養可以。而旗艦級星艦進行星域間跳躍的超遠距躍遷引擎,常規的能源提供不了如此龐大的能量,只能消耗目前發現的5種各國保密的特別稀有的能源,如華國常規旗艦小型星空母艦以及無畏艦使用的“仙晶”據説超級旗艦大型星空母艦和新研製的彼岸使用的是純度遠超“仙晶”的“神晶”埃倫帝國的“聖光源能”等等,而這些超級能源具體由什麼礦物提煉,這便是國家的最高機密了,本不會對外公佈。

不過,旗艦想要跳躍到某個星域之內的恆星系,在那個恆星系內必須提前準備一個誘導力場進行定位,為了安全和隱秘,一般誘導力場都由具有隱形能力的護衞艦或者巡洋艦在旗艦準備跳躍前進行開啓,不過由於誘導力場的信號波太過強烈,敵方會立即偵測到並提前做好戰準備,但開啓誘導力場時,一般都有大量的常規星艦部隊進行防守,保障釋放誘導力場的星艦的安全,所以很難進行阻撓,當然旗艦也可以在燃料充足的情況下自主進行空間跳躍,但這種據不同恆星引力場的判斷進行的跳躍不能準確跳躍到想要抵達的恆星系內的位置,往往需要在跳躍後進行方位修正,進行第二次恆星系躍遷,這種風險係數較大,一旦常規戰鬥星艦不能及時前往保駕護航,很可能被敵方提前抓住而被羣毆集火損毀,這樣損失可慘重多了,因為一艘普通的小型旗艦的造價便是常規戰列艦的十倍左右,無畏級星艦更是戰列艦的25倍,再往的超級旗艦大型星空母艦造價更是戰列艦的200倍以,更勿論終極戰略級星艦的彼岸了,那更是天價,只有華國,埃倫帝國等等實力雄厚的超級強國才有能力建造。

[章节报错] [推荐作品] [更多相关作品]
目录
肉便器 #綠帽(1) 母女花 #姐妹花 #無綠(1) 藥物(1) 偽娘(1) 好文筆 #女性視角 #破處(1) 小馬拉大車 #性奴(1) 快穿(1) 姐妹花 #NTL(1) 母女花 #調教(1) 全家桶 #NTR(1) 目前犯 #熟女(1) 女性視角 #墮落(1) 異世(1) 異國(3) 靈異(1) 好文筆 #監禁(1) 改造 #骨科(1) BE(1) 戀足(3) 異世界 #後宮(1)
大家正在读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私藏小説網 | 
Copyright © 私藏小説網(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