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 搜小说

大宋金手指 二三八仁心妙手驚杏林(1/1)

聖者晨雷/ 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自动滚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果然不出朕所料,這個趙曼卿,到了哪兒總能惹出事端來。”看完趙景雲的信,趙與莒自己的額頭,半是調侃地説道。

魏了翁是實誠人,聞言行禮:“陛下,此事自古便有之,非趙曼卿所為也,陛下慎言!”

“魏卿,你這人也特無趣,若是崔與之在此,必是另一番説法,便是葛洪,也至多默不作聲,偏你要與朕較真。”趙與莒埋怨了一聲。

趙景雲如今正在荊湖南路,不過他沒有去那個李楚雄的故鄉,而是停留在岳陽,因為他在此發現的情形,讓他觸目驚心。

“荊湖一帶,多有得蠱症者,其腹腫大,病作者哀嚎垂死,慘切無倫。學生隨一鄉野奇醫踏訪,十室之中,必有五六如此,民多苦之。學生以為,此必疾疫也,然則州縣牧令習以為常,皆言此惡水之故,無可治也。”趙景雲洋洋灑灑寫了千餘言,説的是在域疾病大起之事,他是外人,進了庭便覺得這般生病比例實不正常,而地方官員則久知風土人情,説是由於“惡水”引發的地方症,沒有辦法治療。

趙與莒心中一動,從趙景雲記錄的症狀來看,這很有可能是血蟲病,血蟲困擾江南時間非常久,如今大宋的經濟重心在南方,如果不能夠得到有效控制,一來對於勞動力的損害會非常大,二來醫葯費用對於患病人家也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不過現在這個時候,治療血蟲並沒有什麼特效葯,只能先放一放了。

他又繼續向下看去,只見趙景雲寫道:“學生為此入返查問,方知二十年前,此症於岳陽重,其餘諸府並不多聞,十年前荊湖南路重,荊湖北路、江南西路並不多聞。而今則不然,荊湖北路、江南西路亦似有疾起,學生極是惶恐,若是惡水引發。豈大江兩岸處處惡水乎?”趙與莒目光馬上變得嚴竣起來,如果只是岳陽一地的事情,那麼還可以緩一緩,可是牽連到如此多的地方,這血蟲之疾已經威脅到大宋政權的安危,就不得不全力防治了。

“魏卿。你户部有天下户籍。這二十年來荊湖南路人口滋長情形如何?”

“人口倒不顯如何。這二十年來。荊湖南路人口年增長約是千分有四。”對於人口增長數據。魏了翁信手拈來。本不用去查看。趙與莒對此相當滿意。真德秀、魏了翁是迂人。卻不是蠢人。他們真正做起實務來。都是相當負責能幹地。

“與其餘地方相比呢?”他又問道。

“兩浙為千分有六。”魏了翁簡單地説道。也即是説。荊湖南路人口增長率。比之兩浙要少千分之二。而兩浙地狹人稠。增長率受地域限制大。可荊湖南路尚未完全開發。增長率原本應該比兩浙高才是。這也從側面證明趙景雲地擔憂不是沒有道理。

趙與莒心中暗暗罵了自己一句。他穿越來地時代。血蟲雖然還有。已經沒那麼嚴重。故此他並未重視此事。雖然在努力建立包括全國地基層醫葯體系。可那此將來要承擔此重任地少年們現在還只是在學習。至少要過五到八年。他們才能派上用場。

“時不我待也。”趙與莒半晌之後嘆息了聲。

全國的醫療衞生工作。必須現在就開始,不能坐等時機成了。

炎黃二年五月二,《大宋時代週刊》刊發了天子親自撰文的《荊南蠱病及其防治》之文,為了讓官民都重視此事,這一次趙與莒沒有再用“趙一”這個化名,而是用了“趙昀”這個名字,鄧若水當然不敢將這個名字印在報紙上,於是這篇文章的署名最終變成了“當今大功復興皇帝”禮部想方設法想要讓趙與莒接受地尊號。出現在報紙署名上。也算是趙與莒默認了“大功復興”這個尊號的合法

此文之中,對於民間稱為蠱病的疾疫進行了全面分析。指出之所以被稱為“蠱病”便是因為有眼所不見的蟲子緣故,並且結合趙景元傳回的資料,提出滅其滋生之源、積極防疫以免其擴散。原本對於蠱病和鼓脹之症,杏林便多有爭論,特別是主攻派與主補派爭執不休,但隨着趙與莒這篇文章一出,全國名醫盡皆啞然。

倒不是他們真的服了趙與莒,而只不過是因為面對天子威權,他們不敢發聲罷了。

六月二十九,來自全國各地的名醫因天子之詔齊聚岳陽,被他們圍觀的是李漢雲和趙景“此蠱病也,乃寄蟲為祟,蟲卵若塵埃,眼不可見,遊於水中,沾膚則入,循血而進,直至人腹。”面對這些天下名醫,李漢雲有些怯場,因此本不看着他們,而是指着身後的圖紙,那圖紙上畫着血蟲的模樣,看上去猙獰惡心。李漢雲面上浮起一層淡淡地紅光,他努力平抑住自己的心情,向趙景雲看了一眼,趙景雲點了點頭表示鼓勵。

他神情一陣恍惚,覺得自己有如在夢境之中。

趙景雲寫給他老師魏了翁的信很快便被轉呈給了天子,天子不僅非常重視,延攬天下名醫,探究治療之法,而且還御筆親寫了一封信給了李漢雲,專門指示他當如何去研究蠱病。

李漢雲原本就追蹤這一病症二十年,以前因為方法不對,這才摸不着頭緒,被趙與莒一指點,有意識往肝脾處去研究,沒多久便尋着了那傳説中的蠱蟲。這讓他看到徹底剷除蠱病的希望,也讓他極為動,原本對當今皇帝的懷疑,也馬上轉變為死心塌地地忠誠來。

“今將與眾為先達前輩一起,親見這害死無數人命的蠱蟲現形!”李漢雲定了定神,然後又道:“這位便是來自求的名醫,姓秋名,字風清的!”秋默默從人羣中走出來,抱拳向在場的數十位名醫、御醫行禮。

“秋風清?可是《東遊記》作者?”醫儒不分家。名醫往往也是大儒,故此便有人想起這兩年來風行大宋的《東遊記》來。

“不敢,正是秋某。”秋再次抱拳,他是接着趙與莒之令。自求趕到岳陽,中間風塵卜卜,若不是蒸汽船,他還未必能在這麼短地時間到來。

原本眾人見他年輕,還對他有幾分不屑:醫術比不得其餘學問可以有神童天才,行醫都是靠着幾十年的經驗積累。但聽過他名聲不由都肅然起敬,遠赴海外揚威萬里,這豈是常人所能為之!

“秋先生刀術之天下無雙,晚生親眼見過,故此須得秋先生執刀。為眾位先賢前輩演示。”李漢雲道。

不一會兒,便有兩個力士抬來兩頭牛,兩頭牛已經死透,被放在台上,眾名醫都是面面相覷,不知是何意思。

“左邊之牛便是蠱症而死。”李漢雲又道。

戴起一雙皮手套…這種用杜仲膠製成的手套價格昂貴。然後他又拿起小刀、剪,一個戴着口罩穿着白衣地少年在旁邊為他託着木盤。秋按着程,破開左邊牛腹,取出牛肝、脾,舉給眾人看。

緊接着他又破開右邊牛腹,取出肝脾,有戴着口罩地白衣少年上來,用木盤託着兩副牛肝、脾在從人面前…呈過。很明顯,得蠱病而死的那頭牛肝部腫大。眾醫生都頻頻點頭。

當眾人都看過之後,秋又將那副壞的牛肝剖開,自其中用夾子取出數條小蟲,李漢雲指着那蛔蟲般的蟲子,渾身發抖,聲音發顫:“便是這個…便是這個壞了無數人命了!”眾醫生不由得圍了上去。他們能闖出這般名聲,被官府招來,當然對蠱症也有所研究,知道這蠱症不知害了多少人命,看着那些蟲子,眾人都不覺心中發

“我想起了,《宋書-顧凱之傳》中記有一事,沛郡相縣唐…唐…”那名醫想得一半,卻又忘了。

“唐賜之事!”有人提醒道。

“正是。正是唐賜!”眾名醫都是議論紛紛。正這時,李漢雲與秋換了一個眼。秋點了點頭,接着兩名力士將牛抬出去,倒是一僧一道進得這屋中來。

“僧人道士來做甚?”眾醫都是驚訝。

片刻之後,兩個力士以門板抬着一人過來,那人面焦黃身體僵硬,早就死得透了。眾醫生都驚得呆住,那僧人道士開始唸經,念過一番經文之後,秋、李漢雲都是捻香對那人拜了三拜。

“以牛為證,尚不足説明,故此須以人為證。此人為蠱病而死,我等雖為救人,但仍得毀其屍骸,故此延請名僧道德之士,為其唸經訟德超度往生,其捐一軀,必救人無數。天子憐其不幸,欽命褒賞其德,為其樹碑揚名,也特恕我等之過。”

“諸位請看。”行完禮之後,秋換了一副刀具,掀開蓋在那死者腹部的布,只見那人腹脹如鼓,正是蠱病症狀。秋一刀而下,動作迅捷暢,那些名醫都是見慣了生死地,可看了秋這刀法,都不覺得身上發寒。

刀法如此嫺,分明是練過許久的,無怪乎那個主持此事的李漢雲不親自主刀,而讓這位求名醫來主刀。就憑這一手刀功,也不知用了多少人練出來。取出死者肝臟之後,仍是呈給眾人觀看,接着刮開肝臟,又取出其中蠱蟲來。確認真是這種蟲子每年都造成大量死亡之後,天下名醫都是一陣唏噓。

“竟是如此…竟是如此,若不得剖屍,如何得見之?”一位名醫嘆息道:“顧凱之誤矣,誤天下蒼生八百年矣!”

“《廣武行記》亦曾載絳州僧事,亦如是乎?”秋將肝又放回死者體內,然後飛快地做了縫合,片刻之後,名醫們還沒有反應過來,他已經完成了整個過程,然後洗手。捻香,再度三拜,力士又來要將那屍體抬走。

“此人雖死,德澤後世。吾等醫者,豈可不拜?”一個醫生大聲道。

“正是,正是,當拜之以完其德!”另一個白髮蒼蒼的老醫生道。

示意力士暫緩抬走屍體,在場的名醫無一例外,都是恭恭敬敬地對着那屍體三拜。

這次事件《週刊》也進行了全程報道,直接後果之一便是對天下醫生起了一次啓發。原先靠望聞問切來診斷病情,靠陰陽調和五德始終來治病地,現在才發覺在這套理論之外,竟然還可以通過解剖來判斷病因。秋的刀術讓他們疑惑。也有人試探着問起,對此秋也不諱言,直道是在戰場之上用敵軍陣亡兵士屍體練的刀,並説求醫者以此之術,在台莊大捷中活我大宋忠勇官兵無數。

歷代以來,殘損屍體便是不道不法之事。但敵我雙方食其寢其皮尚可,何論其餘,這些名醫心知秋的將軍醫術地一片新天地,不免便有人動了心思,要去求學行求醫術,對此秋也是來者不拒,到後來乾脆每人都發出請柬,請他們在方便之時前往求。

趙與莒計劃中地醫學院,正需要這些天下名醫心中藏着地秘方。

隨着《週刊》頒行天下地。還有趙與莒撲殺釘螺的明旨,要求凡是臨水州縣,都必須將田間池塘裏的釘螺盡數撲滅。在官府不遺餘力催促下,百姓都知道這釘螺竟然就是讓他們談之變的“瘟神寄主”哪有不踴躍積極地道理。

除了撲殺釘螺之外,諸如注意處置病人病畜糞便。不接觸疫水,積極替得病之人治療等等措施。為此,趙與莒再命户部撥款,內庫支持,募集人手為疫區打井、宣講防治之策,免費提供葯物,為防止井水也被污染,他們打得是壓水井,這項發明因為其方便。很快從疫區傳到其餘地區。

“今荊南奏章中説。田湖之中已不見釘螺蹤跡,百姓處置糞便。也依陛下所言,以石灰漚過。”崔與之對於這些民政之事非常關注,他在朝會時奏道:“只是有些僻壤荒山,蠻侗之所居處,官府管轄不到,恐有遺漏。”趙與莒對此也無可奈何,便是他穿越來之時,也沒有徹底斷血蟲病,在那位唱出“坐地行八萬裏,巡天遙望億星河”之後不過數十年,血蟲便再度死灰復燃。

“長抓不懈,唯有如此,今後凡疫區官吏考績之時,都要將這蠱疫納入其中,若有蠱疫犯者,不唯追究當時主官之責,其前任主官,也須為此擔責。”趙與莒想了想道:“民為貴,社稷次之,不愛其民,如何忠於其君,此事亦着為永例!”(修改加入:月票月票啊,看着下面一大堆的註釋,區區查資料的辛苦,也值當列位看官打發幾張月票吧?)注1:荊湖南路人口增長千分之四,不是在下杜撰,乃是搜來的數據,若有誤,請免責。

注2:《宋書-顧凱之傳》:“時沛郡相縣唐賜往比村起母彭家飲酒還,因得病,吐蠱蟲十餘枚。臨死語張,死後刳腹出病。後張手自破視,五藏悉糜碎。”當然,在封建時代裏,子殘毀丈夫屍體,而兒子不阻止是不法地,所以這個事情最後的結局非常不好,在顧凱之建議下,兒子被處死,子被終身監,故此後面有名醫認為顧凱之誤天下蒼生八百年。京劇、豫劇中有一折《大明魂》,便是據這段史蹟改編,有興趣的可以搜索一下。

[章节报错] [推荐作品] [更多相关作品]
目录
肉便器 #綠帽(1) 母女花 #姐妹花 #無綠(1) 藥物(1) 偽娘(1) 好文筆 #女性視角 #破處(1) 小馬拉大車 #性奴(1) 快穿(1) 姐妹花 #NTL(1) 母女花 #調教(1) 全家桶 #NTR(1) 目前犯 #熟女(1) 女性視角 #墮落(1) 異世(1) 異國(3) 靈異(1) 好文筆 #監禁(1) 改造 #骨科(1) BE(1) 戀足(3) 異世界 #後宮(1)
大家正在读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私藏小説網 | 
Copyright © 私藏小説網(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