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 搜小说

帝國的榮耀 第一百五十章風雲變幻的高麗(1/1)

曾鄫/ 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自动滚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訓月十五,李成桂率軍趕到高麗王庭行在一安再,逃到l七”高麗王和世家豪強大臣們終於鬆了半口氣,開始安心與江南講和,而在這時,江南的講和條件也被送至安東。第一,高麗國成為江南和劉浩然稱帝后的新帝國的附屬國,具體條件若干;第二,高麗國成為江南自由貿易區,江南百姓船隻可自由出入高麗,江南貨品在該國轄區內不得徵收關税,與江南協商後可酌情徵收部分易税;第三,高麗國最高只能保持五萬人的軍隊,其國家安全由江南負責提供“共同保護”;第四條,高麗國正式承認耽羅島已經由江南從元廷手中收復,是其不可分割的領土;第五,賠償五千萬江南銀元的軍費;第六,懲戒“殺害解救高麗百姓”的紅巾軍兇手,兇手總數為二十萬高麗將士,等等,和談條件讓高麗君臣嚇了一跳,第一到第四條捏着鼻子勉強能夠接受,可,第五和第六條簡直就是要了高麗國的命,五千萬銀元的賠償,按照高麗國那耗子都搬家的國庫來算,得賠到猴年馬月去,而且就算分期支付,江南雖然也同意,可是已經言明那要另計利息,時間越久利息越久,高麗户曹的人算過,如果二十年付清的,利息差不多和本金一樣高了,這叫高麗如何支付?

第六條,二十萬個兇手,雖然名單列得含含糊糊,但是你總要出二十萬顆人頭來,江南也言明瞭,這二十萬顆人頭必須是高麗青壯的人頭,你不要隨便拿阿貓阿狗的人頭來充數,這個數字是據高麗國宣稱的斬殺二十萬紅巾軍來對算的,高麗君臣是有苦説不出,早知道就用不着吹那麼大的牛了,當年紅巾軍不過來了幾萬人而已,其餘的都是跟着起來造反的高麗泥腿子,風向一變這些人早就跑得沒影了,這是這幾萬紅巾軍就已經把高麗國鬧得夠嗆了,要是紅巾軍真的來上二十萬,高麗國早就滅了,當初吹噓二十萬不是給自己貼金嗎,想不到江南真的就抓住了一個把柄。

經過烈的爭論,高麗朝中分成兩派意見,以崔瑩為首的部分世家大臣堅決不和“狼子野心”

“殘暴無德”的江南媾和,而是要求與元廷講和,再聯手起來對付江南,他們的理由比較充分,元廷經過國內戰亂的動盪和高麗國的反抗,已經實力大損,但是並不是它就是人見人欺的軟蛋了,他們的數十萬騎兵還保持着一定的實力,這個時候高麗國靠過去,元廷正好需要一個盟友來支持它,高麗國在這個時期剛好可以坐地起價,要求抬高身價,與元廷共同對抗江南,而孤立無助的元廷很大可能可以接受這個條件,一旦高麗與元廷和好結盟,憑藉數十年在元廷編織的關係,足以影響元廷派出才生力量來幫助高麗驅逐江南,而只要才元廷的“無敵鐵騎”加盟,打敗跨海作戰的江南“孤軍”應該不是問題。

另一派卻是以典校主薄鄭道傳為首的中層朝官,他們認為元廷是輕虜,是蠻夷,絕對不是代表儒家正統的中原王朝,高麗可以成為中原王朝的藩屬,但是隻能成為儒學正統王朝的藩屬,絕對不是蠻夷王朝。而且江南很有可能會驅逐蒙古人,建立新的王朝,屆時高麗還是要向其稱臣,既然是遲早要臣服的,又何必現在撕破臉,要不然到時江南的要價會更高,現在江南提出的條外是苛刻了一點,但是正所謂商人所説的,漫天要價,坐地還價,我們難道不可以好好去談談嗎?只要我們抱着一個真心臣服的心,想來講仁德布天下的儒學王朝不會過於為難,而慶千興等人則保持中立,高麗王被吵得暈頭轉向之後,終於和大臣們達成協議,做好兩手準備,一邊以慶千興為使,繼續與江南講和,一邊遣密使嘗試與元廷聯繫,第三方面便是命令李成桂做好作戰準備,過了二十餘天,慶千興回來了,帶來了新的條件。第五條的賠償軍費減少到三千萬,分十年償還,利息從優,第六條懲戒兇手,江南那邊接受了高麗方面的解釋,對兇手人數做出了大幅度調整,只要求斬殺三萬餘與此有關的高麗將士,不過崔瑩等一批冒出來的親元派被指名道姓地列出來了,至於曾經做為主將和大將的慶千興小李成柱則被有意無意地無視了,/x/s/5/5/5崔瑩看到這個條件,氣礙手都在發抖,為什麼同樣是在剎滅紅巾軍殘部中立下功勞的人,自己與其他人的待遇怎麼這麼大呢?自己充其量不過是參謀策劃的參軍,可慶千興是全盤指揮的主將,李成桂是當時最大的功臣,怎麼名字就不用上呢?還不是因為一個是主持講和的中立派,一個是手握重兵,暗地裏支持鄭道傳的講和派,你當我好欺負是吧,氣得鬍子都快豎起來的崔瑩立即帶了一幫位高權重的世家大臣,把高麗王堵在了門口,堅決要求與江南決一死戰,高麗王頭都被他們吵炸了,加上元廷遼東行省那邊帶來了一些好消息,高麗王便順水推舟地答應下來,任由崔瑩他們去賭一把,獲得指揮權的崔瑩要求李成掛立即出兵,李成掛也滿口答應下來,可是第二天數千將士把崔府圍得個水不通,眾人齊聲叫嚷着,要我們與江南決一死戰可以,不過先把老子的賣命錢發齊了再説。

崔瑩頭大如鬥,他知道高麗軍中欠餉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可是這個緊要關頭你讓他上哪裏想辦法去,國庫是不用想了,那裏比高僧的光頭還要乾淨,雀瑩一咬牙準備把家產拿出來,可是一算五萬多人幾個月的軍餉彙總上來,那點不算少的家產的確少了些,崔瑩只好到各世家大臣那裏去化些齋,可是這些拍着脯把與江南決一死戰口號喊得震天響的世家大臣們一個個都變成了苦瓜臉,苦口婆心勸説了一番,崔瑩連三分之一的數都沒湊,u三一一,一,,垣眼看着江南大軍開始接管各的的險要,並開始逐步穩定地方局勢時,崔瑩一咬牙做出了一個讓他後悔莫及的決定,拿佛寺開刀,高麗王室和貴族從元廷皇宮傳染了一種壞病,信佛,奢華的信佛,從高麗王到貴族,數十年來不知佈施了多少良田給寺廟,光是安東附近的十幾座寺廟裏存儲的糧食錢財就足夠五萬人頂一眸子的了,而學儒出身的崔瑩對佛教原本就談不上什麼好也談不上什寄惡,但,緊要關頭,無計可施的崔瑩選來選去,最後看中了這個看似無害卻肥得油的冤大頭,拿着崔瑩的命令,數千將士衝進數家當地最大的寺廟,將裏面的東西洗劫一空,充為軍用,僧侶稍有反抗便刀槍相加,高麗將士原本就對這些養尊處優的和尚很反,老子們拼死拼活連飯都吃不飽,你們幾個禿驢嘴巴念念經就家產萬貫,良田數百傾,所以他們動起手來也是絲毫不客氣,比對陣“僂寇”和“江南軍”時還有兇悍三分,消息傳出,寺廟的僧侶們不答應了,他們紛紛跑到安東和高麗王面前訴苦,要求嚴懲“佛敵”崔瑩,這些佛門僧侶原本就與貴族大臣們關係深厚,幾經勾結後不少崔瑩這派的老對手們便開始落井下石了,八月中,安東爆發兵亂,一幫從開城護駕而來的“御林軍”在佛門僧侶和一部分世家大臣的支持下突然發難,打出了“清君側,除賊”的旗號,混亂了一夜,崔瑩等數個位相連的大臣們死傷慘重,可以算得上,家破人亡,還沒芋這幫御林軍清點好搶掠來的戰利品,李成桂突然指揮兩萬軍隊打着“清君側,除逆賊”的旗號衝進安東城為雀瑩報仇,在慶千興等大臣的支持下,李成桂迅速斬殺了三千多亂軍,接管了御林軍,控制了整個安東城。不過在這次平亂中,佛門和世家大臣又遭受了一次大洗禮。數百名僧侶被斬殺,數十家大臣家破人亡,剛消停幾,正當慶千興再次趕赴漢陽與江南談定和談事宜時,一夥自稱是奇氏和權氏餘黨的盜匪在路上伏擊了慶千興,將這個“肆意迫害忠良,與賊媾和”的高麗大臣刺死,並留下“與元廷共抗南賊”的親元口號,事件震驚了整個高麗,兵權在手的李成桂趁機大開殺戒,以“勾結元賊,刺殺重臣”的名義搜殺了上百家世家大臣,整個安東可以説是殺得血成河,而支撐高麗的世家大臣們也在這幾次內亂損失殆盡,幸運存活下來的也是緊緊地看着李成桂的臉,絲毫不敢輕舉妄動。八月底,李成桂接受了守門下侍中之職,算是完全控制了整個高麗朝堂,而高麗王成了他手裏的愧儡,九月中,代表高麗的鄭道傳與江南軍達成和談,高麗戰事告一段落,按照協議,高麗王開始準備遷回開城,而被江南承認高麗守門下侍中之位的李成桂則忙着湊人頭數,此前內亂產生的上萬顆人頭收拾一下還可以用,其餘兩萬人頭李成桂就把注意打在了寺廟和地方豪強身上了,李成桂知道,現在江南已經暗地裏承認自己的地位,接下來怎麼做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李成桂分析了一下,自己最大的敵人是世家大臣和地方豪族,自己出身不算高貴,如果掌握大權甚至更上一步這些人肯定不會答應的,不如藉着這個機會先下手為強,至於寺廟,他們與貴族王室關係深厚,一旦自己想取王氏而代之,估計這幫禿驢會在中間作梗,還不如趁機剷除以絕後患,李成桂是個殺伐決斷之人,當即開始動着剷除元黨餘逆的旗號對高麗五道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清洗,上百家寺廟被洗劫一空。稍加反抗的便是一刀,其餘僧侶被強令還俗,數百家世家和地方豪強被扣上勾結元廷、圖謀不軌的帽子斬殺一空,人頭被拿去充數,他們的家產被李成桂充為軍用,用來鞏固在軍中的威望,時間延續到十一月份,李成桂終於完成了和談條件中所要求的兇手人數,而高麗王也回遷開城,繼續做他的愧儡國王,只不過是由李成掛手裏的愧儡變成了江南手裏的愧儡,李成桂則是繼續升官加爵,除了知平章省事小守門下侍中等代表高麗國相的官職一個不漏地落在李成掛頭上。還有鎮國上護軍等代表最高軍職的官職也落到了他的頭上,儼然高麗國除高麗王之下第二人,不過這位高麗國第二人一直駐居在安東,做為一位梟雄,他當然知道做一些自保手段。他原本不打算讓高麗王遷回到開城,想一直將其挾持在安東。但是江南不答應了,質問李成桂是不是想挾高麗王對撫江南,李成桂思來想去覺得不放高麗王回去的確不是個,事,內內外川小都無法代,只要自己好好掌握着五萬多軍隊,江南應該不會輕易動自己,李成桂滅了許多家世家和豪強後,獲得了不少錢財,足以讓他收買上下軍心,所以他對掌握這支高麗最後的武裝力量很有信心,於,在鄭道傳等人勸説下,李成桂終於將高麗王送回了江南控制下的開城,隨即,江南將原本留在咸興老家後來落入江南控制的李成掛一家子送還到安東,其中還有做為質子的李芳雨,看到江南如此仁義,李成桂便放下心來,還在想着是不是自己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準備去開城與江南主將正式見個面,十一月初九,高麗國王突然頌布命令,任命久未面的真平侯辛睡為權知平章省事,主持國事,封金英蘭為安東侯,封其弟金英浩為再興君,金英為南保侯,並授金英浩為門下贊成事,金英為上護軍,消息傳出,李成桂立即品出味道來了“//

[章节报错] [推荐作品] [更多相关作品]
目录
肉便器 #綠帽(1) 母女花 #姐妹花 #無綠(1) 藥物(1) 偽娘(1) 好文筆 #女性視角 #破處(1) 小馬拉大車 #性奴(1) 快穿(1) 姐妹花 #NTL(1) 母女花 #調教(1) 全家桶 #NTR(1) 目前犯 #熟女(1) 女性視角 #墮落(1) 異世(1) 異國(3) 靈異(1) 好文筆 #監禁(1) 改造 #骨科(1) BE(1) 戀足(3) 異世界 #後宮(1)
大家正在读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私藏小説網 | 
Copyright © 私藏小説網(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