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 搜小说

明末風暴 五九三羈旅進退不自由一(1/1)

聖者晨雷/ 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自动滚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主公!”王浩然見到俞國振時,心情非常動。

他第一次獨當一面指揮作戰,雖然過程有些變化曲折,戰爭從他最先預想中的陣地戰轉變成了水淹戰,但終究還是勝了,而且是一場大勝。

“正之兄,你這一次做得漂亮啊,如你下棋,臨機應變之能堪稱一!”俞國振向他狠狠挑了一下大拇指。

原本俞國振以為,王浩然能堅持到他的援軍趕到,那麼就算完成了任務,卻不曾想他趕到時,只是來打掃戰場的。他自然不吝誇讚之辭,至於水淹之舉導致的百姓受損,他也讓王浩然全部登記下來,然後安排人負責賑濟賠償。

此事不能拖延,在俞國振看來,這與戰事同等重要。

特別是夏季的淤泥和淹死的人畜,容易造成瘟疫,都必須妥善處置。王浩然聽他説到這些,笑着道:“主公放心,我已經做了預案,將士們去打掃戰場時,我可也沒有閒着。不過,我恐怕要食言而肥一回了。”

“哦?”

“我當初説所有高傑、劉良佐部盡皆處死,只是針對他們屠戮百姓之舉,那是戰時,此際怕不能如此。目前統計出來的降者數量已經超過兩萬,我準備將這些俘虜組織起來,清淤埋屍。”

“你做得對。”俞國振想了想:“不過此前的皆誅令也不可立刻取消,這樣,令四鄉之民和俘虜舉告,凡有屠戮百姓之舉者,軍官皆誅之,軍士皆苦刑,餘者以勞役代罪。”整個山`東半島。如今就是一個巨大的工地。但是必須承認,現在這座工地還沒有什麼太大的產出,可以説。無論是修鐵路也好,還是修普通道路也好,新襄在半島上的建設。都只具備長遠的戰略意義,眼前的現實利益卻並不多。俞國振已經接到通報,新襄體系下不少工廠、農莊,百姓開始有些怨言,覺得新襄如今切實控制的地方基礎設施都不全,本沒有必要在山`東半島投入如此眾多的人力與物力。

這是人之常情,俞國振知道完全靠壓制想要消滅這種聲音是不可能的,而只靠講大道理疏導同樣是畫餅充飢,最重要的還是讓新襄百姓知道。在山`東這一切都有實實在在的利益。

自古以來,華夏百姓便有急公好義的傳統美德,這也是構成華夏道統的核心因素之一。但急公好義是有限度的。華夏百姓總不能因為急公好義。將自己的生存權與發展權讓與別的種族,特別是那些敵視華夏一慣的種族。俞國振也不想將新襄人養成宋襄公。因此他回給章篪的信中,一則強調要進行大義宣揚,支持山`東乃是民族大義,二則也要多宣傳山`東能夠給新襄帶來的巨大利益。

義與利向來就該並行,舍利取義只有在實在無法兩全的情況下這樣選擇,而且也只能是短時間的選擇。

山`東煤礦很早就進行開發了,石英石礦也極多,石墨、石膏等新襄如今正需要的礦藏儲量極大。這是礦產資源,除此之外,山`東的氣候適宜棉花種植,土豆也能在這裏很好地生長,因此只要通便利,這裏完全可以成為新襄體系在北方的樣板。

而且天下總要歸於太平之時,以山`東為基地,新襄的物產隨着道路的延伸將深入到北方的各個角落,將中原大地上的活動都發出來,又化成無盡的財富——既有物質上的,也有神上的。

“這一位是?”王浩然欣然領命,然後他看到被虎衞押着的閻應元,有些好奇地問道。

“這位是閻先生閻應元,字麗亨,原是京師通州人,後在江陰隱居,卻被劉良佐邀來以為謀主。”俞國振笑道:“水灌兗州之計,便是他出的,幸好你發覺得早,將計就計,否則這一戰還有得打。”

“便是他淹了兗州,一時半會也休想破城,主公都應該到了這附近,堅守個兩三還是不成問題的。”王浩然笑道:“不過,這位閻先生只是在陣前看了一圈,就能想到水淹之計,倒是多謀善智之士。”

“哼!”閻應元冷哼了一聲。

“看來閻先生還不是很服氣啊?”王浩然子也是烈的,要不也不會拋棄縣主儀賓的身份跑到新襄去投靠俞國振,更不會拋下閒適的科研工作非要加入虎衞了。

“若我領的兵,有虎衞一半鋭,裝備相當,我必勝你。”閻應元當然不服氣。

“我們主公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戰爭從來是綜合實力的較量。”王浩然傲然道:“我這邊綜合實力比你強,你若是不服氣,很簡單的事,來幫我們主公,看看同等環境之下,是你立的功多還是我立的功多!”閻應元在那一剎那間幾乎要説“好”了,他原本就容易被人。但旋即他意識到,王浩然當着俞國振的面説出這番話,只怕是另有用意。

“哼!”他只是以一聲冷哼回應。

“我準備立刻去聊城,那邊李闖已經開始圍城了。”俞國振道:“這邊的事情就給你,正之兄,還有這位閻先生,也給你看管,讓他見見被高傑屠戮的百姓家屬,認識一下他幫的都是些什麼貨,差不多了就送去青島口,先把他放在羿城吧。”

“將岸一定會嘮叨,什麼人都往他那兒。”王浩然笑嘻嘻地道。

“等一下,將岸?”閻應元原本不想搭理的,但聽到這個名字,他心中一動,揚眉問道:“將岸…可是字息霜的那一位?”俞國振有些訝然,將岸雖然在新襄內部甚為有名,但閻應元是如何知道他的字的?

“正是他,閻先生與將岸有舊?”俞國振心中一動,若是兩人有情的話,倒是方便安排了。

“崇禎九年時在京師曾見過一面…難怪,難怪,當時他便在推銷據説產自趾的狄公酒…”閻應元不由自主想起了七年之前的事情,不曾想當時在京師相遇的那位年輕人,竟然是俞國振的手下,聽俞國振與王浩然的口氣,他的地位還頗高!

“哦,崇禎九年起,將岸便去了耽羅,在耽羅島經營至今,如今他是新襄治下耽羅總督,統管朝鮮、倭國事宜。羿城便是他的治下,閻先生既然和他有舊,那就再好不過了,到那邊見見故人吧。”閻應元雖然頑固,卻不是蠢貨,而且此人心中華夷之辨極重,俞國振深信,他雖然忠於大明,可絕對不會忠於金陵小朝廷。當然,這個人能力還是有的,把他送到耽羅島去,暫時不能讓他和崇禎見面,否則他一時動,鼓動崇禎逃亡,那就不妙了。

軍情緊急,定下此事之後,俞國振便要動身前往聊在,就在這時,突然急促的馬蹄聲響起。

“主公,活捉了劉良佐與高傑!”來的是李青山,他滿臉喜,帶着兩個護兵。還遠遠的,他便揚聲高喊。聽得他傳來的消息,滿城都是歡聲雷動,不僅僅是虎衞高償,就是兗州城中的百姓,也打心底深處歡喜。

虎衞與金陵小朝廷,誰為百姓着想,百姓心中自有一竿稱。

閻應元得到這個消息原本是要一聲長嘆的,這是在他意料之中的事情,經此慘敗,劉良佐與高傑能逃才是奇蹟。但嘆息尚未出,就被滿城百姓的如雷歡呼堵了回去。他愣愣地看着周圍一個個欣喜若狂的百姓,這是他親眼所見的,沒有任何虎衞強迫,甚至連暗示都沒有,百姓們就開始為虎衞的勝利歡呼了。

這一刻,閻應元腦中突然浮起一句話:得民心者得天下。

他抬眼向俞國振看去,俞國振臉上也有歡喜之,但很淡,彷彿捉到的只是兩個普通將領,而不是此次挑起戰端的兩位金陵小朝廷的重將。

“這兩人公審之後宣判。”俞國振道:“我就不見他們了,爭取這一次將李自成也留下來。”他説完之後,揮了揮手,便領着衞兵出城,當真是片刻也不停留。閻應元知道他絕對不是因為軍情緊急,因為他方才説李闖攻聊城時神態還是很輕鬆的,分明是因為他本沒所謂的江北四鎮放在眼中!

無怪乎他只帶着兩萬餘兵力就在山`東大模大樣地開始救濟災民組織建設。

俞國振走這麼急,確實不是因為怕李闖攻破聊城,聊城的地勢比起兗州更好守衞,雖然兵力不是太多,但是距離濟`南比較近。在李闖偵騎出現在運河之側時,濟`南府裏的張秉文便已經將附近的虎衞和民兵一起組織起來,一股腦兒讓他們去援聊城了。

無論是李闖還是祖寬、高傑和劉良佐,他們在戰略上都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去攻取有重兵把守的堅城。實際上俞國振兵力雖然散開,可是因為情報和通得力,收攏、反應非常快,因此攻擊堅城失去了突然,面對的將是武裝到極致的防守。除非象閻應元那樣想出水淹城池的計策,否則缺乏重炮的聯軍,還是會在城防前碰得頭破血

兗州至聊城,足有三四百里路途,當李自成得到兗州的消息時,已經是四天之後了。他惱怒地將手中的軍報扔在地上,掀開簾子大步走出營寨,口中憤怒罵道:“廢物,廢物!”他知道自己將面臨的是什麼局面,三鎮的兵敗,也就意味着他將獨自面對俞國振的怒火。遠眺前方的聊城,他心中突然想起李巖來。

“戰,還是退?”

[章节报错] [推荐作品] [更多相关作品]
目录
肉便器 #綠帽(1) 母女花 #姐妹花 #無綠(1) 藥物(1) 偽娘(1) 好文筆 #女性視角 #破處(1) 小馬拉大車 #性奴(1) 快穿(1) 姐妹花 #NTL(1) 母女花 #調教(1) 全家桶 #NTR(1) 目前犯 #熟女(1) 女性視角 #墮落(1) 異世(1) 異國(3) 靈異(1) 好文筆 #監禁(1) 改造 #骨科(1) BE(1) 戀足(3) 異世界 #後宮(1)
大家正在读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私藏小説網 | 
Copyright © 私藏小説網(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