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 搜小说

明末風暴 三三二勘破執念思後手二(1/1)

聖者晨雷/ 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自动滚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莫爾庚額猛地站了起來,向四周望了望。

夜幕還未完全退去,雖然東方已經出了魚肚白,但看遠處時仍然顯得有些陰暗。莫爾庚額隱約覺得,方才似乎聽到了什麼聲音,但他確信自己在值夜時並沒有睡着,所以那聲音可能是風吹折了樹枝發出的吧。

對於不能去象別的滿人一樣劫掠,莫爾庚額並不遺憾,據此次出兵之前天聰汗——不,現在該稱皇帝陛下的旨意,凡是劫掠所獲,出手者與留守者都須有分,因此能在這裏睡大覺,免得去風塵卜卜的奔波,倒也是件好事。

若是自己的弟弟席特庫,只怕就會覺得失去了建功立業的機會吧。年輕人就是這樣,總覺得自己無所不能,自己十多年前也是如此啊。

“莫爾庚額,吹響號角,讓他們都起來!”他聽到身後的札蘭章京命令道,莫爾庚額抓起牛角,吹出嗚嗚的聲音,不一會兒,住在村子裏的滿人都紛紛出來,在各個牛錄額真、達旦章京的命令下,開始整隊。

自成努爾哈赤立八旗制度之後,這些滿人入則為民出則為兵,每都得演騎與搏擊之術,因此人人悍勇。即使是在外出徵,只要駐紮休息,也少不得演。與他們相比,反倒是明軍現在的演形同虛設,固此明軍此際不僅在單兵戰鬥力上不及八旗,就連原本農耕民族最擅長的團隊戰鬥力上,也已經遠遠遜於八旗了。

看着那些建虜相當正規地演着騎式與隊列,隱伏着的俞國振心裏微微凜然。雖然此時皇太極已經在為八旗兵的墮落而大發雷霆,但總體來看,八旗兵仍然保持着他們的傳統。

想想就在不到四十年後三藩之亂,這支部隊就已經不堪大用,不得不借助於綠營,俞國振的心中更是大為警惕。興亡忽的教訓,必須要謹記,新襄虎衞現在雖然紀律嚴明,但隨着他控制的地盤增加,人數增多,終有他無法完全顧及之時。

所以要預先擬好約束制度,練兵、用兵,都要直接關係到軍官的升遷,完善的典章制度,再加上相應的考核制約機制,應該能將戰鬥力下降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內。

想到這,俞國振向着眾人做了一個撤退的手勢。

遠離了這座村子之後,他沉聲道:“霍彥,你果然找到了大魚,建奴竟然將大炮都留在了此處!”

“真不知建奴是什麼意思,有炮不用,卻全部堆在這裏。”霍彥得到俞國振的肯定,也是非常興奮。

“想必是要加快行軍速度,他們連克寶坻與定興,都沒怎麼用上大炮吧。”俞國振沉了會兒:“只是村中有數千建虜,想要襲擊,極為不易,得另外想個法子。”

“乘夜摸入其中,燒完了事。”田伯光道。

“我覺得還是盯着,建虜絕對不會放着大炮不用,當建虜攻城時,定會調動大炮,從戒備森嚴的村子裏出來,那個時候或許會有機會。”

“建虜調動大炮,必然會遣眾多軍士護衞,怎麼會給我們機會?”田伯光搖頭道:“乘夜入襲,一擊便走,這才是最好的方法。”兩人説的都有道理,俞國振猶豫了好一會兒。在無法找到小隊建虜進行襲擾的情形下,攻擊對方炮隊,確實能極大地重創敵人。但若是需要他付出極其慘重的傷亡,那就絕不可能了。…,商討了好一會兒,雙方都是各擺理由,卻誰都説服不了誰。俞國振心裏也猶豫不決,就在這時,他聽到一個聲音響了起來。

“其實…為什麼非要打建虜的炮隊,為什麼非要此時與建虜戰?”説話的是紀燕,他如今的職務與霍彥相當,此次北上,俞國振身邊帶的主人家衞首領,除了齊牛、田伯光,就是霍彥與紀燕二人。在俞國振心目中,這二人雖然還不如田伯光他們成,但只要再經歷個一二戰,便可以提拔了。

他這話説出來,讓俞國振微微有些驚愕。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田伯光與霍彥齊聲道。

紀燕頓時有些窘,見俞國振衝他一笑,他遲疑了一下,這才道:“咱們來此,雖是保國安民,卻不是要把自己的一點本錢全摺進去。初時官人不是説了,咱們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走,決不爭一時勝負。既然如今咱們無機可乘,為何非要現在動手?”

“那你意思就是説,放着這些大炮不管?”

“便是這次我們將炮炸了,建虜就不攻城了?若是這些大炮真如此重要,建虜也不至於將之放在此處!”

“可咱們總得要打建虜…”

“要打是要打,卻不是非要現在打,也不是非要在這裏打。這裏沒有機會,我們可以去別的地方尋找機會。”俞國振啞然失笑,發現自己果然是太過執著,險些就失去了本心,幸好紀燕的話提醒了他。

他原本就不該拘泥於一時得失的,不僅僅是建虜的大炮,還包括進入京畿的建虜本身!

他在京師實力明顯不足,而建虜的兵力卻集中於此,既然如此,自己為何以己之短,去擊敵之長?難道説他真的要在崇禎面前表現自己,為着這位剛愎自用的皇帝賣命?

即使眼見着京畿百姓受苦心有不忍,他此時身而出,也只能救可以救的,卻阻擋不了大勢。如今之計,他只有一個選擇,就是退!

退不是逃,而是換一個戰場!

想到這裏,他的思路頓時開闊了,為什麼就只想到在京畿尋建虜主力作戰呢,建虜擄掠所獲,要送到遼東去,那麼在長城以北必然會留人接應。而出長城的口子就那麼幾條,接應的人為了不提前讓明廷注意,也必然不會太多!

“走,回神機馬坊!”一念至此,俞國振當機立斷。

“不打了?”田伯光與霍彥都有些鬱悶。

“當然要打,但不是在這裏…咱們回去重新商量一下。”俞國振雙目炯炯:“要去尋一下章先生,有些事情,非章先生出動不可!”田伯光與霍彥對望了一眼,都覺得有些沮喪,他二人爭執了好一會兒,結果卻是便宜了紀燕。

他們此時卻不知,經過這一次艱難地抉擇,俞國振在戰略佈局上又有了突破,不再拘泥於局部,而戰術設計上,也往往有出人意料之舉。

章篪此次跟着俞國振來到京畿,當真是慨萬千。

他在史可法幕下的時候學着騎馬,自認為也自騎術,可跟着俞國振他們行了一段,便消受不了,只能留守於運河之畔。這次見俞國振他們空手而歸,沒有半點收穫,便知道此行不順:“俞公子全師而歸,便是大勝,敵眾我寡,一律應以保全自身為要。”俞國振哈哈一笑:“章先生,此次俞某有求於章先生了。”

“哦?”

“章先生為幕十餘載,聽聞友人遍於朝野,俞某想問章先生對薊鎮諸文官武將中誰比較悉,我要尋一位勇於任事而且敢於同韃子戰的實權官員,能調得動兵的。要麻煩章先生前去勸説,請他派兵與我出一趟。”

“什麼?”章篪聞言愕然。

這個時候,他不是應該在京畿尋找戰機麼,怎麼會想着要出

“京畿建虜勢大,阿濟格雖然狂妄,但行兵還算謹慎,我兵力薄弱,又無援手,難以與之戰,故此想要去外走一遭。”俞國振道:“建虜慣於斷我大軍糧道歸路,這次咱們就斷他歸路!”

“這個…究竟是怎麼回事?”俞國振想到章篪不擅長軍略,便知道自己有些心急,當下解釋道:“你記得那擒獲的那個焦玉標麼?”

“記得,記得。”章篪臉上浮起一絲厭惡。

他不僅記得,而且還知道這個焦玉標,此人與另外一位姓沈名文奎字清遠的,都是上虞人,和他一樣,也是幕僚師爺,四處遊幕。只不過這二人同遊遼東,崇禎二年時在遵化為清兵擄去,自此便為滿人效力。章篪此前就從無為知州的幕僚駱會口中得知,沈文奎甚為虜酋皇太極所重,而焦玉標口中得到的消息,更證實了這一點,就在今年,皇太極稱帝之後,便任命沈文奎為宏文院學士。

只不過焦玉標這人實在沒有本領,就連虜酋都看不上他,在韃子那邊不得重用,於是自請為阿濟格嚮導,結果又因為馬拍得太過噁心,被阿濟格打發給了伊拜。

“焦玉標曾説,建虜此次南下,每一旗一官,每一牛錄一兵,隱於長城之下,準備接應俘虜。”俞國振道:“如此算來,這接應的建虜數量不會太多!”(注:史載如此)何只不太多,此時建虜不過是三百餘個牛錄,其中純滿洲牛錄只有二百個左右,每牛錄出一人,也不過是三百餘人。就算略有出入,總不至於對上幾千敵人!

此前俞國振一直沒有往這個方向想,是因為這些接應之人都在長城之外,擊殺他們,並不能改善京畿的局面。但現在他跳出京畿這一戰的框架,從整個戰局來考慮,那就不一樣了。這些接應之人一定有某種方法與阿濟格的大軍保持聯繫,或者是信使,或者是內,如果阿濟格得知接應之人被擊滅,明白自己的退路難保,他在京畿之內繼續掠奪的意志就會動搖,或許還會提前撤走。

而且失去接應之人,阿濟格攜帶大量掠獲的財物和民眾出關,其行動必受影響,便給了明軍大隊銜尾追擊的機會!

[章节报错] [推荐作品] [更多相关作品]
目录
肉便器 #綠帽(1) 母女花 #姐妹花 #無綠(1) 藥物(1) 偽娘(1) 好文筆 #女性視角 #破處(1) 小馬拉大車 #性奴(1) 快穿(1) 姐妹花 #NTL(1) 母女花 #調教(1) 全家桶 #NTR(1) 目前犯 #熟女(1) 女性視角 #墮落(1) 異世(1) 異國(3) 靈異(1) 好文筆 #監禁(1) 改造 #骨科(1) BE(1) 戀足(3) 異世界 #後宮(1)
大家正在读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私藏小説網 | 
Copyright © 私藏小説網(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