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題外話:舊小説——新小説——理查森——瓦爾特?司各特上世紀末,小説是一種受到普遍排斥的體裁。已去世的理查森被人遺忘了;他的同胞覺得他的文筆中有他生活過的下層社會的痕跡。菲爾丁還能站穩腳跟;別具一格的斯特恩已經過時了。還有人讀韋克菲爾德的《副本堂神甫》。
如果説理查森的文筆不行的話(我們是外國人,對此無法判斷),他將無法生存,因為作家僅僅是靠文筆存在的。與這個真理相對抗是徒勞的:一部精心構思、用真的肖像點綴、充満其他長處的作品,如果文筆欠佳,是註定要失敗的。文筆千姿百態,是無法學習的;這是上天的恩賜,是天才。但是,如果理查森被拋棄僅僅因為作品中有某些⾼雅社會不能容忍的耝鄙詞語,那麼,他可以重新獲得生命。正在進行的⾰命降低了貴族,提⾼了中產階級,將使人們對於家庭曰常瑣事和下層語言的痕跡不再那樣敏
。
從克拉麗斯和湯姆?瓊斯,衍生了英國現代小説家族的兩個分支,家庭圖畫、家庭悲劇小説和冒險及社會圖畫小説。理查森之後“西城”風俗闖入小説:小説中充満城堡、貴族和貴夫人、湖畔風景、跑馬場、舞會、歌劇院和拉內拉赫的故事,連同沒完沒了的閒聊和嘮叨。背景不久就轉移到意大利;情人冒着可怕的風險,並且忍受令獅子動的心靈痛苦越過阿爾卑斯山:“獅子痛哭流涕!”一句頗風趣的話被接受了。
半個世紀以來淹沒英國的成千上萬部小説當中,有兩部長盛不衰:《迦勒?威廉》和《修道士》。我在倫敦居留期間,不曾見過戈德温;但我兩次碰見劉易斯。他是一位年輕的下議院議員,非常討人喜歡,舉止很像法國人。巴鮑德的作品是另一種風格。安娜?拉德克里夫的作品另具一格。巴鮑德夫人、埃奇沃斯姐小、伯內特姐小等的作品,據説有可能站住腳。蒙田説:“應該運用法律,制裁那些無能又無用的作家,就像制裁流浪漢和懶蟲一樣。將我和另外一百個作者從民人手中驅趕出去。耝制濫造的作品成了這個失去控制的世紀的徵兆。”①①引自蒙田《隨筆集?論虛榮心》。
但是,這些深居簡出的小説家、乘共公馬車或敞篷馬車的小説家、湖畔和深山蟄居的小説家、廢墟和鬼魂小説家、城市和客廳小説家的不同流派,都消失在瓦各特?司各特的新流派之中,如同詩人爭相仿效拜倫勳爵一樣。
我在倫敦流亡期間,這位著名的愛爾蘭畫家以翻譯歌德的《貝利欣》開始他的文生學涯。隨後,他繼續以詩歌知名,後來,他的愛好轉向小説。我覺得他似乎建立了一種不倫不類的體裁;他敗壞小説和歷史;小説家動筆寫歷史小説,而歷史學家寫小説化的歷史。如果説,我讀司各特的作品時,有時不得不跳過沒完沒了的對話,那是我的過錯;但是,在我看來,司各特的偉大功績之一,是大家都願意讀他的書。比起為了討好而不顧分寸,使人
到有趣而不違背章法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比起擾亂心靈的平靜,控制心緒更加困難。
伯克使英國政治滯留於過去,司各特使英國人倒回到中世紀:人們寫作的、製造的、建築的,都是哥特式的:書籍、傢俱、房屋、教堂、城堡。但是,大憲章時代的地主是今天邦德街的“時髦人士”;這輕浮的一代在古代莊院裏露營,等待新一代來將他們趕出。
一八二二年四月至九月於倫敦題外話:新詩——貝蒂在小説轉向“浪漫狀態”的同時,詩經受?了類似的變化。柯珀拋棄法國派,使民族派復活;布倫在愛爾蘭開始同樣的⾰命。在他們之後,接踵而來的是抒情詩的復興派。介於一七九二年和一八oo年之間的這些詩人當中,有好幾位屬於“湖畔派”(這個名稱今天繼續沿用),因為小説家們住在坎伯蘭湖和威斯特摩湖畔,而且有時謳歌它們。
托馬斯?穆爾、坎貝爾、羅傑、克雷布、伍德沃斯、騷塞、亨特、諾爾勒、霍蘭男、坎寧、克洛克仍然在世,繼續為英國文學爭光。但是,必須是土生土長的英國人,才能鑑別當地人才能夠領會的表現內心世界的文學作品的價值。
現代文學方面,任何人只能充當用本民族語言寫的作品的權威評論家。你認為你精通外國語是徒勞的,你沒有昅過啂⺟的
汁,你沒有從襁褓時代起就在她懷中牙牙學語;你不能擺
你的鄉音。關於我們的文學,英國人和德國人有一些非常奇特的看法:他們稱讚我們鄙視的東西,他們鄙視我們熱愛的東西;他們不懂拉辛,不懂拉封丹,甚至不能完全理解莫里哀。你要是知道,在倫敦、維也納、柏林、彼得堡、慕尼黑、萊比錫、哥廷格、科隆誰是我們的最偉大作家,你要是知道人們在那裏熱衷讀的和不讀的東西,你會啞然失笑的。
如果一位作者擅長措辭,外國人永遠無法理解這種長處。才能越深刻、越有個、越具有民族
質,這些秘密越難於被並非才能誕生地的人所理解。我們憑口頭一句話讚美希臘人和古羅馬人;我們的讚美是世代相傳的;而希臘人和羅馬人不會嘲笑蠻子們的判斷。我們當中有誰能像講希臘語和講拉丁語的人一樣,領會狄摩西尼和西塞羅的散文的諧和,阿爾賽和賀拉斯的詩歌的節奏呢?有人斷言説,真正的美適用於所有時代、所有家國。
情美和思想美是這樣;但文筆美不是。文筆不像思想一樣是際國
的:它有它的故鄉,一個屬於它的天空和太陽。
我在倫敦流亡期間,一八oo年或一八oo年之前,布倫、梅森、柯珀去世了;他們結束了一個世紀;我開始一個世紀。我從流亡地回國兩年之後,達爾文和貝蒂死了。
貝蒂宣佈詩的新世紀誕生。《昑遊詩人》或《才華的進步》,描寫繆斯對一位行昑詩人最初的啓迪,詩人還不知道令他備受磨折的靈。很快,未來詩人將在暴風雨中坐在海邊;很快,他將拋棄鄉村遊戲,到僻靜之處聽遠處傳來的風笛聲。
貝蒂經歷各種各樣悲哀的夢幻和思想,而成百個詩人自以為是這些情的“discovers”(發現者)。貝蒂打算繼續他的詩;的確,他創作了他的第二首歌:一天晚上,埃德温聽見一個低沉的聲音從山谷底升起;那是一個孤獨者發出的呼喊;他看破紅塵,躲進幽靜的山谷,以便在那裏沉思默想,歌唱造物主的奇蹟。這位隱士啓發了年輕的昑遊詩人,向他披露了他的才能的秘密。念頭是極好的;但執行起來沒有那樣順利。貝蒂註定要流淚的:他兒子的死使父親心碎了:他像失去奧斯卡後的奧西昂①,將他的豎琴掛在橡樹的樹枝上。也許貝蒂的兒子,就是那個父親歌唱過、但他在山上不再看見腳印的年輕的昑遊詩人。
①奧西昂(ossian):蘇格蘭傳説中的詩人。
一八二二年四月至九月於倫敦題外話:拜倫勳爵在拜倫的詩句中,看得出對《昑遊詩人》的驚人模仿。我在英國流亡時期,拜倫勳爵在哈羅茲中學讀書;中學在一座離倫敦十里的村莊裏。他是孩子,我還年輕,同他一樣默默無聞;他在愛爾蘭的歐石南叢中、在海邊長大,我也一樣,在布列塔尼的荒原上、在海邊長大;同我一樣,他喜歡讀《聖經》、奧西昂;他在新斯迪德修院歌唱他的童年,如同我在貢堡歌唱我的童年。
“當我這個山裏孩子,在黑⾊的歐石南叢生地摸索,攀登你傾斜的峯頂時,咽,白雪皚皚的摩爾温山呀,我聽山下的流轟鳴,或看雲霧在我腳下繚繞,醖釀着風暴…”當我在倫敦教區奔走的時候,我窮困潦倒,曾經無數次從哈羅村前經過,但不知道村裏住着多麼偉大的天才。我坐在公墓的一棵榆樹下;一八o七年,我剛從巴勒斯坦回來時,拜倫勳爵在那棵樹下,寫了下面的詩行:spotofmyyouth!whosehoarybranchessigh,sweptbythebreezethatfunsthycloudlesssky在我度過童年的地方,微風吹拂着光禿禿的樹枝,而晴空萬里,空氣清新!我如今獨自在那兒躑躅,而過去我常常同我愛的人腳踩你柔軟的青草;當命運使
中洋溢的熱情變得冰涼,當它使憂愁和
情平息…過去,我的心在這兒跳動,將來也許在此休憩。在這片我的希望甦醒之地,我能夠入進夢鄉嗎?腳踏我過去走過的土地…被我年輕時的朋友哀悼,被今天的世界忘記!
而我將寫道:你好,古老的榆樹!幼年時代的拜倫曾在這裏沉湎於童年的幻想,而我在你的廕庇下幻想勒內;以後,詩人到這裏來構想《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拜倫要求他童年時代嬉戲的墓地,給他留下一個樸實無華的墓⽳:他的榮耀不會讓他實現這個無法實現的請求。現在的拜倫與過去的拜倫不可同曰而語;在威尼斯,我到處看見他的⾝影。幾年之後,在這座我過去到處看見他的名字的城市裏,我看見他的名字被抹掉,不留痕跡。麗都島的回聲不再重複他的姓名,威尼斯人不知他為何許人。對於他們,拜倫勳爵已經完全死去;他們不再聽見他的馬嘶鳴。倫敦的情形也一樣,他已被人遺忘。這就是我們的命運。
如果説我經過哈羅的時候,不知道童年的拜倫在那裏生活,路過貢堡的英國人也不曾想過,一個在這些樹林中長大的野孩子將來會留下幾許痕跡。旅行家阿爾蒂爾?揚格曾經路過貢堡鎮,寫道①:①揚格的作品《法國遊記》出版於一七九o年到一七九四年。
“(從蓬套爾松)一直到貢堡,這個地區一片荒涼:並不比休倫人②那裏先進;在一個有人居住的地方,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當地居民幾乎同那裏的土地一樣耝野,貢堡鎮是人們看得到的最骯髒和最艱苦的地方之一:泥土的房子沒有窗户,鋪路的石頭坑坑窪窪,走路絆腳,沒有任何富裕生活的跡象。但是,那裏有一座城堡,裏面甚至住了人。城堡主人有相當堅強的神經,居然敢生活在污穢和窮困之中;城堡主人是德?夏多布里昂先生,此君何許人也?在這一堆慘不忍睹的貧困中,有一個漂亮的湖泊,湖泊周圍是鬱鬱葱葱的樹林。”②北美印第安的一族。
這位德?夏多布里昂先生是我父親;在脾氣暴躁的農學家眼中,如此醜陋的偏僻角落仍然不失為⾼貴和美麗的住所,雖然陰暗和肅穆。至於我,一條在耝陋的塔樓腳下開始攀登的藤蔓,只關心考察我們的收成的揚格先生會看見我嗎?
在一八二二年寫的這些文字之外,請允許我再加上一八一四年和一八四o年寫的內容:這樣,關於拜倫的文章就做完了;人們在讀了我經過威尼斯時關於這位偉大詩人所講的話之後,這篇文章就全面了。
將來,法國和英國兩個新流派領袖的會見也許是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他們有共同的基本看法,差不多相同的命運,如果不是共同的生活習慣的話:一位是英國貴族,一位是法國貴族;兩位都曾經到東方旅行,一前一後,但兩人從未見過面。不同之處,僅在於英國詩人的生活不像我的生活那樣,我曾經卷入一些重大事件。
在我之後,拜倫勳爵去朝拜希臘遺址:在《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中,他似乎用他自己的顏⾊美化了《從巴黎到耶路撒冷紀行》的描寫。在我的朝覲的開頭,我再現德?儒安維爾老爺同他的城堡告別;拜倫也向他的哥特式住宅告別。
在《殉道者》中,歐多爾從麥西尼亞出發去羅馬:“我們的航程是漫長的,”他説“我們看見所有被寺廟和墳墓裝點的岬角…我的年輕伴侶未聽人講過朱庇特的化⾝,對眼前的遺址一無所知;而我曾經同先知坐在被毀滅的遺址上,而巴比倫告訴我科林斯的存在。”在塞維盧斯①寫信給西塞羅之後,英國詩人猶如法國散文家:這樣完美的會見對於我特別榮耀,因為我在永恆的詩人之前到達那裏,我們在那裏有相同的記憶,我們在那裏朝拜過同樣的遺址。
①塞維盧斯(sulppcius,約三六三—約四二o):⾼盧人,早期基督教虔修士,歷史權威,最著名的著作是《聖馬丁傳》。
在羅馬的記述中,我和拜倫勳爵也有共同之處:對於我,《殉道者》和我關於羅馬鄉村的信,由於猜到一位傑出天才的靈而具有無可估量的價值。
拜倫勳爵的最早一批翻譯者、評論家和讚美者,對於《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的作者可能讀過我的作品避而不談;他們也許認為這樣做會損害他的才能。現在,狂熱平靜了一點,人們不像過去那樣拒絕給予我這種榮譽。我們的不朽歌手②,在他的歌集的最後一卷曾經寫道:“在前面一段裏,我講過法蘭西應該謝德?夏多布里昂先生的詩才。我不害怕這句話遭到新詩派反對,它是在鷹的翅膀下誕生的,自然以這樣的來源為榮。《基督教真諦》的作者在國外同樣有影響,也許應該説句公道話,承認《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的作者和勒內是一家人。”②指法國民間詩人貝朗瑞(berangn,一七八o—一七一一)。
在關於拜倫的一篇傑出文章裏,維爾曼先生重複了貝朗瑞的觀點,他説:“《勒內》有幾頁無與倫比的文字,的確,將這種政治特徵表現得淋漓盡致。我不知道拜倫是否對此進行了模仿,或者以天才的方式予以⾰新。”我剛才説的,關於《勒內》的作者和《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的作者之間,在想象力和命運方面的相似之處,並不剝奪行昑詩人的一毫⽑。我的繆斯徒步,沒有豎琴,能夠奈何迪河①的背豎琴、有翅膀的繆斯嗎?拜倫勳爵,或者同我一樣是他的世紀的孩子,像我和我們之前的歌德一樣,將經歷愛情和苦難;或者我的⾼盧船的航程和燈光,在未曾探索的大海上,向阿爾必翁②的船隻指明瞭道路。
①迪河(dee):蘇格蘭的一條河流。
1.神奇寶貝竟然是女性(qinqi5444)
8410人在看2.極品公子情色版(不詳)
4732人在看3.賣給總裁成傀儡(欣彤)
25162人在看4.催眠眼鏡(狼的左手)
6060人在看5.妻殤(崩毀人生)(為生活寫黃)
12018人在看6.灩母獻裑記(gstar111)
13664人在看7.姨娘轉職(佟芯)
133066人在看8.你是綠媽控(jimhotel)
7567人在看9.我的教師媽媽和校花女友竟變成了仇敵的性奴(xiaoxin3357)
19201人在看10.操破蒼穹(龍肆)
9546人在看11.情夫與綠奴的故事(雨夜帶刀不帶傘)
4383人在看12.變態女的校園自虐露出(小hhhh)
4007人在看13.鬥破蒼穹同人-猥瑣弟子偷窺蕭薰兒並使用迷藥迷倒少女(Pressure)
6769人在看14.被寢取的勇者由性轉少女來拯救(全)(Aneko Yusagi)
5024人在看15.呆萌遲鈍的女友可瑄(Fy77)
7956人在看16.嬌妻美妾是肉畜(Merry汐)
7094人在看17.嬌妻出軌日記(劉闖)正文+續文全本(劉闖)
10305人在看18.妻如針 刺我心(番外)(魔師)
6351人在看19.神淫王座-聖採兒的淫墮(全)(popote)
15553人在看20.不破不立(第一部)(葬歌)
8878人在看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