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圣人之道是可以行走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走的道路;名是可以求得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追求的名。——这种解释是前人从没有过的,前贤解老,开篇即陷入道不可言说论,这就为打开老子道的大门设置了障碍。
开头这十二个字,是通篇的总纲。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
“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圣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人生之道无非是追求自由、幸福、健康、长寿之道,同一条人生道路,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走法。一是走圣人之道,也就是顺其自然,返朴归真之道。一是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
“道”,是老子首创的含有深刻哲理意义的概念。道的本意是“道路”的意思,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秩序、方法和规则。除此以外,老子“道”的哲学内涵是宇宙本原。宇宙本原含有两方面内容:一、道体(有),即“道之为物”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的物质。二、道(无),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的最一般规律。道体、道
不可分离,二者相互对立统一,构成了宇宙的本原。
“道可道,非常道。”前一个“道”同于后一个“道”都是名词“道路”的意思,但前一个“道”特指圣人之道。中间的“道”是名词用作动词,为“行走”的意思。
“常道”指没有体道的平常人行走的道路,亦即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名可名,非常名。”前一个“名”是指沿圣人之道行走所得到的名也即“朴”(二十五章);中间的“名”是名词用作动词,即“求得”、“占有”的意思;后面的“名”指功利之名。
“常名”指常人所追求的名也即功利之名。
开头一句,揭示的是人们的价值观问题,价值观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圣人内求,所得之名,虽虚而实;常人外求,所得之名,虽实而虚。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道。最
本、最一般的宇宙法则是化生宇宙万物的原动力,故“名天地之始”;有:道体。化生万物的最原始、最基本的物质,故“名万物之母”
“有”属于物质范畴,而“无”则是和物质概念相对立的概念。如果把“有”界定为具体的物质,那么,“无”就是具体的物质之所以存在的结构方式、时空关系、运动和变化形式等等,也可以用“自然规律”来概括。
“有”和“无”不可分,有“有”就有“无”有“无”就有“有”纯粹的“有”和纯粹的“无”是不存在的,它们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二章)“有”为实,“无”为虚,道体为实,道为虚。彼此
对立,虚实相合,共同构成宇宙的始母——道。
有和无的对立统一是现实世界最一般的存在方式。把世界的本体看作是神的(无)或者物质的(有),都是主观片面的、非辩证的。老子的有无论是辩证本体论,即从世界的本体上确立了对立统一规律故常无
,以观其妙;常有
,以观其徼。
故:因此。常:常常。道是永恒的、至诚的、无私无
的,我
“观其妙”就必须“无
”这是说自我之
须符合道
。无
:没有自我外在**。自我外在**即目之□□,耳之声
,口之味
,鼻之嗅
,体之亲
和名利之
。自我**在外,而妙景在内,所以,只有无外
,才能进入客观存在的道的境界,体会宇宙之奥妙。妙:微妙、美妙,是就道境而言,是人脑透过心灵对微观世界的直观
受。这一妙境,用庄子的话说,就是“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庄子大宗师》)意思是说:这一境界是最适宜的,妙境来不及应接,心笑来不及安排。其实,这一境界也就是佛祖所说的“极乐世界”、基督所宣扬的“天堂”的境界和穆圣所谓的“天启”的境界。
有:识道之
。因为追求智慧是人的本
。徼:是边际、边界的意思,这里是指矛盾的对立层面。
“观其徼”就是于“观妙”之中寻求矛盾双方的本质联系,揭示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矛盾的普遍和特殊
即共
和个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抗
矛盾和非对抗
矛盾等都属于“观其徼”的范畴。
“观其妙”是同一说,面对的是道的境界,其前提条件是“无”;“观其徼”是对立说,面对的是现实世界,前提条件是“有
”要想实现人生之“大
”必须从“无
”入手。只有“无
”才能进入道境,把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造福人生、造福社会。
“无”是实现“有
”的方式和策略。这里,“无
”和“有
”是辩证的。
“无”是消除自我不符合客观规律、有害于生命的**;“有
”是增强符合客观规律、有利于认识和改造人类命运的**。越是“有
”越具备“无
”的坚强意志;“无
”的境界越高,人生价值越大。因为只有体悟大道,才能取得大智大慧,从而更好地改造自身、改造世界。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两者”指“妙”和“徼”亦即矛盾的同一和斗争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矛盾的事物都具有斗争
和同一
。矛盾的同一
和矛盾的斗争
是相互连结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矛盾的斗争
存在于矛盾的同一
之中,矛盾的同一
包含矛盾的斗争
,故说“同出而异名”
“玄”古字为“”是象形字,即对道的存在形式的形象描绘。玄,作为客观存在,它必然是结构的、秩序的、规则的、运动的,所以,玄还有“旋转”的含义。在微观世界,不论是人体基因组,还是电子、质子、夸克等微粒子,都是以玄的运动形式存在的,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说明了世界的本体即玄是旋转的、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宇宙和人生奥妙、玄机是蕴藏于玄的。把握不断旋转运动着的玄是探索和认识人生、社会以及宇宙奥妙的门户。这是老子的微观认识论。
首章开宗明义,确立了道的哲学概念。道的本意是道路的意思,人的一生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这是由人的价值观所决定的。而正确价值观来源于正确的宇宙观。要获得正确的宇宙观就必须去认识宇宙的本原,因此,老子把宇宙本原赋予道的哲学内涵。道是“有”和“无”即物质和规律的统一体,其形态是不断旋转运动着的玄,玄蕴藏着人生和宇宙奥妙。然而,玄不是人的外部官所能认识的,外官所认识的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属于
认识。要把握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反观内视,开发悟
认识,前提条件是“无
”这就关系到认识论的问题。
老子哲学是彻底的自然主义。马克思说:“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将这二者结合的真理。我们同时也看到,只有自然主义能够理解世界历史的行动。”马克思的这一自然主义的定义,恰如其分地说明了老子的哲学思想。
我们知道,老子把客观存在的最基本的物质称之为“有”把物质发展变化所依赖的结构、关系、秩序、规则和信息等统称之为“无”认为有和无不可分,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共同形成天地万物的始母,也就是宇宙的本原。以后的“有无相生”(二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三十六章),都说明了有和无的对立统一关系。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有)的,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神(相当于无)的,而自然主义则认为,没有物质(有)的规律(无),和没有规律的物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最本的规律,它应当首先体现于宇宙的本原,否则,辩证法也就无从说起。作为辩证法大师的老子正是
据这一辩证本体论来阐述他的道德哲理的。
传统的认识方法是通过人的外部官对现实世界做出反应,如果我们称这种认识方法为宏观认识,那么老子认识世界的方法是微观认识(或称直觉认识)。微观认识是不借助人的外观器官和科学仪器,而是借助心灵对细胞、原子作直觉思维的认识。天地是大宇宙,细胞(包含原子)是小宇宙。
1.贱货吴敏(21G)
5256人在看2.欲与泪之殇(闲鱼不翻身)
6905人在看3.韵母攻略(流浪老师)
46889人在看4.高贵的母亲(天天)
4197人在看5.嬲(魏喜)
7253人在看6.谁的大学不滛荡(733)
4602人在看7.原神 从西风骑士团开始的后宫调教之旅(冷冷滴枫)
12102人在看8.仙路美人图(晓林修改版)(晓林)
9906人在看9.高校红颜的沉沦(dj4000ddr)
8159人在看10.性感的美腿女神改后传(leerock8090)
22302人在看11.画皮女友的攻略日常(全)(渡鸦10492)
4880人在看12.美艳诱人的妈妈(非绿版)全(qinqiyan)
7740人在看13.与萝莉母女的淫靡偷奸(码字姬)
17494人在看14.我的陪读妈妈(pigfast)
14679人在看15.白丝肉便器仙子(枫返)
9207人在看16.即堕!高傲千金女总裁惨遭助理背叛,最终被黑人当作肉便器狂肏并沦为陪嫁的性奴丫鬟(不存在的鱼)
6548人在看17.我的迟钝女友小维-外传篇-淫舞女神(同人扩写)(plo7777777)
3809人在看18.边缘物语(父女纯爱)(酒满)
5601人在看19.夺取(绿母)(夜无常殇)
8621人在看20.无限之生化崛起(三年又三年)
10980人在看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