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广阔的冰川上,飞舞着一层层细碎的冰屑,时不时从裂隙中出的冰柱,在空中散开如银杏树一般的冰花。稀薄的大气中蕴含着微量的氧气,虽然相对于地球大气层的氧含量来说,这点含量
本不值一提。
站在白茫茫的冰川上,小半个天空都被庞大木星占据,一直从空中嵌入地平线,让人产生一种如果一直朝着木星走,就能走到木星上的错觉。
由于抄袭锁定的缘故,那颗庞大的星球永远悬停在哪里。大部分的光都是来自木星反的
光,至于太
本身,从这里看去只是一抹柔和的亮点。因此,朝向木星的一面永远是明亮的,冰川被照的雪白,而背对着木星的一面,则是永无止境的黑暗。
赤道的温度在零下160度左右以下,两极温度更是负200摄氏度以下,木卫二表面的冰层厚达数公里,而在那数公里厚的冰层之下,则是一片比地球还要深的海洋。
不过总的来说,这里的气候环境还是要比木卫六上好得多。
坐落在两座冰川之间的,是一座通体黑的殖民地。
至于为什么要选择与背景格格不入的黑,自然是为了从那有限的光照亮中,更多的汲取到来自木星的光和热。
就在这时,殖民地的舱门缓缓开启,一辆太空车从车库中开出,向着不远处的钻井开去。
“这里是编号Z1214,已经抵达目的地,钻井平台运转情况良好,正在更换电池。”
“收到……请随时汇报状况。”
“了解。”穿着厚重的宇航服,一名工程师从太空车上跳下,打开了太空车的后备箱,从里面取出了一块约莫手提电脑大小的电池,向着钻井平台的方向走了过去。
他的名字叫谭明,来自华国,属于地球防卫同盟木卫合作开发计划的第一批移民。在踏上这片土地之前,他在月球上只接受过一个月的适应培训。至于现在提在他手上的,是一块核电池,里面装着氦三和氚,外面由厚厚的铅隔层包裹。
木卫二上的重力环境比木卫六稍好一些,大概是地球重力的七分之一左右,略低于月球。但凡是在广寒市接受过太空行走方面的培训,这种程度的重力都能够轻松适应。
跳到了支架上,谭明从身后取出了扳手,扭开了固定在电池接口上的螺栓,出一
数据线连接到了手臂上的腕载电脑,键入了解锁的密码。
随着一声漏气似得轻响,固定电池的活动门弹开。
练地将电池从钻井平台上取下,然后他将提在左手的电池
进了凹槽中,接着将电池舱门重新关上,拧紧了固定的螺栓。
“这里是编号Z1214,电池已经更换完毕,钻井供电正常。”
“检查钻头。”
“正在检查中……”谭明在腕载电脑上键入了几个按钮,看着进度条读,然后松了口气,继续说道,“钻头状况良好,要我打开它吗?”
“打开吧。”练地从钻井平台的支架上跳下,那名工程师稳稳地飘到了地面上。
伴随着顺着脚底传来的隆隆声闷响,身后的钻井平台开始重新运转。
不远处的前哨站内,所有的科研人员,无论来自哪个国家,此刻都围在前哨站的指挥室内,安静地望着屏幕中那不断向下的红线。从钻井平台立起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在等待着这一刻了,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据科罗大学外星生物研究所的分析,适宜的海底温度加上丰富的氧资源与海底火山光照,木卫二的冰盖之下很可能存在生命活动。所有的钻头和探测器都经过无菌处理,为了避免地球菌落或者病毒对木卫二的海洋造成污染。
那颗标志着钻头的红点不断向下,回传的震波开始由弱转强,距离冰与水的界面也越来越近。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天就是破冰的那一刻!
就在这时,另一幅全息屏幕上,震波突然出现了剧烈的抖动,警报的信号灯响起,整个指挥室内就像是沸腾的开水一样,所有工作人员立刻忙碌了起来。
“冰层开裂,侦测到大量气体上涌!”
“停止钻进,引爆孔装置!”
“收到!”得到了长官的命令后,坐在指挥台前的工作人员,立刻握住了那红的把手,用力将它推到了底。
在木卫二上,热量比水更重要。这里的水资源异常丰富,甚至比地球上的水还要多。地球上的水基本上都在表面上,而木卫二的水却是全都装在肚子里。
很久以前NASA就做过这方面的横向对比,通过数据建模的方式将地球水资源和木卫二的水资源堆叠成一个球体,而最后得出的结论也是如此。
汐力导致木卫二自身总是处在反复拉伸和收缩的运动状态,这种运动产生的能量加热了冰层下面的海水,与海底火山活动共同为海底生物生命活动提供热量。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汐力导致的拉伸和收缩运动,使得木卫二的冰盖极易发生类似于地球板块运动的挤
,从而产生裂
隆起的冰川和断裂的冰谷。木卫二上经常可以看到几百千米高的水柱从裂
中
而出,而在超低温下瞬间凝固成冰晶的壮观景象,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几乎就在把手被推下的一瞬间,深入冰盖数公里的钻头上方,突然闪烁一瞬间的火光。电磁弹爆开的锚勾,狠狠地扎进了挤
着钻杆的冰盖中,将钻头死死地固定在了冰层中。
与此同时,钻头的下方爆发出剧烈的抖动,一道道裂纹从冰盖的背面开始向上蔓延。几乎被钻头的冰盖,从背面开始大片的断裂,直到那一道道裂纹触碰钻头的瞬间,整个冰盖就如用被刺破的气球,海水混杂着高的气泡,一瞬间撞向了那颗钻头——“该死!钻杆断裂!”
“编号Z1214,立刻撤离该区域,重复一遍,立刻撤离!”受着脚底传来的震颤,谭明一脸惊恐地后退了几步,当他听到了耳边传来的声音后,二话不说立刻向太空车的方向爬了进去,一边发动引擎,一边大吼道。
“草!你们刚才做了什么?!”
“我们什么也没做……下面的情况可能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的多……总之你快点离开这里……”后面指挥部那边有说了些什么,他已经没注意去听了。坐上了驾驶座后,他用最快的速度发动了太空车,几乎是将油门踩到了极限,而就在他不要命地狂飙出五六百米的时候,只听见一声沉闷的巨响从椅子地下传来,几乎要将他从座位上掀起。
“草!”头猛地往前冲了下,谭明下意识地回过头看去,便看见那座数十米高的钻井平台,被如同火山发一般的冰柱轰上了天。盘旋向上的水柱在空中散开了一圈圈洁白的冰屑,如同从地上生长出来的龙卷风一样,在空中飞舞着
旎的姿态。
踩着油门的脚不由自主地松开,已经开出危险区域的太空车缓缓停了下来。一颗颗绿豆大的冰雹轻轻地撞在玻璃窗上,而他的视线则被死死的凝固在了那里。
谭明可以发誓。
这绝对是他这辈子,见到过最壮观的一幕……
第1543章预想之外的发现星环城航天指挥中心内,坐在一座座电脑前的工作人员同样在等待着木卫二那边的消息。
虽然木卫二上的前哨站安装了量子通讯装置,但通讯依旧存在微小的延迟。当钻井平台被炸飞的画面传来的一瞬间,航天指挥中心内几乎所有人都屏住了呼。
过了大概半分钟左右,工作人员们默默地摘下了耳机,不少人发出了郁闷的叹气。
与这些科研人员心中那些沮丧和懊悔之类的情绪都不相同,望着全息屏幕中被炸飞的钻井平台,江晨只觉得心中一阵痛。
就这么一次“井”,至少得二十多个亿打了水漂,同时也意味着木卫二前哨站一个月多来的努力化作了泡影。
上涌的海水会在短时间内将好不容易钻开的裂隙回填,用不了多久就会被重新冻上。好在那些殖民者们及时启动了孔装置,将钻头和钻头背后的深海机器人留在了冰盖下面,这一个多月来的努力才不至于一无所获。
不过想到殖民木卫二的经费大半都由其它主要成员国承担了,江晨的心里还是稍微好受了点,至少赔钱的不只是他一个人。
“钻井取水是个错误的选择,海底水高的难以想象,我们的钻头距离冰盖底部还有大概两百多米的时候,地下海洋就直接将下层冰盖冲裂,导致了后来的井
现象。”透过轨道卫星的视角,看着全息屏幕中那座伞状的巨型
泉,克尔温的眉头紧紧地锁在了一起,陷入了沉思。
“深海机器人的情况怎么样?”江晨问道。
“运行状况良好,等待洋环境稳定就可以启动。”听到江晨的发问,克尔温伸手指了指全息屏幕右下角那行参数,“这里是
力环境,可以看到参数正在剧烈变动,我们的深海机器人大概正在……”
“会不会被一条大鱼给下去?”克尔温愣了下,随即才发现江晨在用揶揄的口吻和他开玩笑,于是笑着说道。
“不存在的,在这样原始的生态系统中,不可能存在体积过于庞大的生物,否则无论是有机物消耗还是热量供给都存在很严重的问题。毫不夸张的说,只需要一头鲸鱼,就能将整个木卫二的生态系统给垮。”
“那可说不好。”江晨笑了笑,看向了那行变动的参数,“我们刚踏上火星的时候,不也是认为那里就是一片沙漠吗?但沙子底下,总是能钻出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在揭开真相之前,谁也无法保证自己的推论就一定正确。
当然,站在投资者的角度,他还是希望木卫二底下千万不要蹦出些什么古怪的东西来,否则除了增加星环贸易开发木卫二的成本之外没有任何好处不说,这太系也未免太过热闹了点。
“你这算是乌鸦嘴吗——诶哟!”头上被轻轻地敲了下,林玲捂住了白皙的额头,气鼓鼓地瞪了江晨一眼。
1.纵横天下绿帽版(xuzhipeng)
7524人在看2.离婚后我娶了岳母(不详)
5688人在看3.神医圣手(小小羽)
4953人在看4.我的妈妈是大明星(luqi7540)
6735人在看5.姨娘转职(佟芯)
133067人在看6.熟女的卻望(寂寞倍孤独)
7940人在看7.我的教师妈妈和校花女友竟变成了仇敌的性奴(xiaoxin3357)
19267人在看8.陪读老妈(liya978426)
6042人在看9.善良的迟钝女友小瑄(Fy77)
4631人在看10.黑人巨屌征服我全家(社区老狼)
10883人在看11.柯南之毛利小五郎(柯南之最强大叔)(逝川流)
12029人在看12.大学表演社团(不详)
7119人在看13.斗罗大陆 斗罗淫传之小舞化奴记(月隐云海)
6407人在看14.群仙之即堕受孕大会(catcmx)
5281人在看15.江南大学校花系列(江江)
9986人在看16.烟雨江南(公媳文)(cyjp123r)
25289人在看17.我在末世有套房加料修改版全版(不详)
15505人在看18.熟美岳母的欲火(摩丝)
13536人在看19.左京之郝叔的无奈(全)(不详)
9285人在看20.我所喜欢暧昧的清纯学妹变成了追求者的飞机杯(露幽梅)
4007人在看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